如何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21-02-12王小艳
王小艳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曾说过:“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先生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美国散文作家爱默生曾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诗经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这些名人名言都说明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完整、和谐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离婚率逐年增高,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对于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如果教师或家长不能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困扰,如自卑、敏感、孤僻、沉默寡言、任性、逆反等。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关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笔者从教20年,遇到过很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希望为各位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对于生活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与父母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机会,容易对其他同学产生羡慕之情,因此变得自卑、敏感、孤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以及与困难做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一)保护好孩子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担心同学会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而瞧不起自己,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这个时候,作为教师,要保护好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私人信息。笔者曾经带过一名二年级的女孩晓晓,她平时文文静静的,从来不与同伴发生冲突,但有一次她却把一名男同学周周打得直哭。笔者当时没有急于批评她,而是先找她问清缘由,原来晓晓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平时很难见到妈妈。当时,周周嘲笑她说:“你没有妈妈,你妈妈不要你了。”听完周周的话,晓晓直接拿起一个文具盒朝周周砸了过去,随后不管不顾地跟他扭打到了一起。了解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笔者对全班同学面说到:“晓晓同学的父母亲只是由于工作原因没有住到一起而已,但是他们永远是晓晓同学的爸爸妈妈,他们都爱她,爸爸爱她,妈妈也爱她,请同学们以后不要再说晓晓同学没有妈妈这种话了,这是很不礼貌的。”多年过去后,笔者收到了来自晓晓的一封信,她在信中提到了这件事,她说:“感谢您那次维护了我,让我有了在班上立足的底气。”她说自己一直记得笔者那天说的话,她现在和妈妈的感情非常好,生活很幸福。看完她的信,笔者热泪盈眶。作为教师,在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时,不要粗暴地批评说教,而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有助于他们的终身成长。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来自于教师和同学的关爱、尊重。教师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他们近距离的谈话、玩乐,和他们保持平等的交流沟通,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自信、自强。
(二)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足够的爱与呵护
由于缺少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机会,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和其他同学共同合作,给予他們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使他们明白理解、爱护、尊重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克伦威尔说:“友谊之光像磷火,当四周漆黑之际最为显露。”教师要鼓励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多交朋友,让他们和同伴共同学习、共同玩耍,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在学校组织校园活动,如运动会、作文竞赛、数学竞赛、诗歌朗诵等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参加。笔者曾经带过一名三年级的女孩琦琦,由于她的父母离异,且身体比同龄人长得胖实,她本人非常自卑。为了缓解她的自卑情绪,促使她正确认识自己,笔者鼓励她报名参加春季运动会的掷沙包项目,她一开始羞答答的,觉得不好意思。笔者便私下里给她打气,做思想工作,告诉她同学们和笔者都很看好她,让她参加比赛时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即使比赛输了也没关系。在笔者的鼓励下,琦琦不但报名参加了这项比赛项目,而且还拿回了班里唯一的一枚金牌。笔者在班里表扬她为班争光的可嘉精神,同学们也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琦琦非常自豪,也很感动,她对着全班同学袒露心声:“曾经我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优点长处,但是现在,我用事实证明了,我还是有用的,同学们也都是非常友好的。愿以后的日子,我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成为最亲密的兄弟姐妹!”教师要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参加各项活动,帮助他们为班级争得荣誉,缓解他们内心自卑的情绪,促使他们融入班集体,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养成他们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对此,教师要找到和他们沟通的桥梁,和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一)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发掘单亲家庭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肯定、表扬,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提升进取心。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家庭孩子发表自己的创造性见解时,当他们为班级做出贡献时,当他们与人为乐、共同分享时,教师要结合这些闪光点与他们进行沟通,以“打开”他们的心扉。
(二)善于发掘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潜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要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要给予其表现自己兴趣、特长的机会。教师要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往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为了提升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建立心理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有效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每学期,教师至少要组织两次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评估和随访追踪,建立孩子心理档案,一旦发现他们有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就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干预。
只依靠教师来引导、帮助家庭孩子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联合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在进行个案研究时,除了要和学生深入沟通外,也要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培训会、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教师要和学校、家庭联合,共同教育好孩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教师要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爱心、真心和细心,用鼓励的眼神、甜甜的微笑和温馨的问候温暖他们的身心,促使他们健康、全面发展。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下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21】PLG484。)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