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

2021-02-12尤昕

幸福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新旧经验深度

尤昕

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探索性。而深度学习理念与区域活动的这一目标相契合。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深度学习的实践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幼儿自主性不足、新旧知识经验连接不到位、缺乏深入思考等。对此,笔者分析了目前区域活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要求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新思想与新知识,并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深度加工知识与信息,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体系的关联,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将其应用到真实情景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更加复杂,幼儿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探索、反思并应用知识。具体而言,深度学习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一是学习动机。深度学习的学习动机是自我实现,是幼儿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而进行的主动学习,其对学习过程充满兴趣,学习结果能给幼儿带来成就感。二是学习目标。深度学习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促进幼儿社会性及人格的發展,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可以批判性地思考、解决复杂的问题。三是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方式包括主动学习、反思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这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活跃课堂氛围。四是学习内容。深度学习的学习内容是知识体系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及发展规律,幼儿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五是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是幼儿主动地、高投入地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投入行为、认知、情感,并独立思考、主动反思。六是学习结果。深度学习的学习结果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并通过连接新旧知识体系,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发展。教师借助深度学习,能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评价、质疑等,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以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幼儿的发展目标、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在活动区域内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向幼儿提供相关的活动材料,并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开展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的方式,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区域活动的特点:一是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区域活动本质上是教师针对幼儿进行的个性化教育。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以及活动环境。二是活动内容动态化。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强,兴趣变化快,并且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和活动区域,这使得区域活动的内容呈现动态化发展特点。三是幼儿具有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选择不同的活动主题、材料及伙伴,这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四是教师指导间接性。为充分保障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介入幼儿活动时,往往通过改变活动环境、重新投放活动材料等隐性的方式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

(一)幼儿自主性不足

幼儿自主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法自主选择活动主题。教师在确定区域活动主题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预设活动主题时,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幼儿的兴趣,导致幼儿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缺乏探索欲望。二是自主选择活动区域的权利有限。在实际活动中,为了维持良好的活动秩序,往往由教师安排活动区域,如女生通常被安排在阅读区。这会降低幼儿的活动兴趣,不利于实现活动的教育价值。三是缺乏自由活动的机会。教师从成人的视角出发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导致幼儿只能按照教师预设的活动要求开展区域活动,这不利于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新旧知识经验连接不到位

在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幼儿往往通过调整、利用旧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经验的加工与内化,从而实现知识建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调动旧知识经验的渠道,但在帮助幼儿加工与内化新知识经验时,教师的引导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活动总结时,教师会让幼儿分享活动的过程,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很难完整复述具体的搭建步骤,只能简单讲述搭建积木的过程,如“先搭这块”“再把那个叠起来”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幼儿将旧知识经验与新获得的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导致幼儿没有形成新的理解与体会。

(三)缺乏深入思考

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多数幼儿还处于浅层学习阶段,在遇到问题后会先征求教师的意见或让教师帮忙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部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没有注重引导幼儿深入思考问题,而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这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主动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新的学习材料,习得新的知识。教师在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主动性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合理划分班级的活动区域。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尝试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升级为幼儿之间的互动。二是优化区域活动材料。教师应保证活动材料的数量与种类,适时投放有层次性的活动材料,并给予幼儿动手操作、反复尝试的机会,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笔者在课程活动“藕然遇见你”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如在美工区投放了黏土、粉笔、颜料、莲藕等,幼儿可以用黏土制作莲藕,用粉笔、颜料画莲藕,用切开的莲藕作为拓印材料等。此外,笔者还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今天完成了什么任务、用到了哪些材料与工具、活动中与哪个小伙伴进行了合作等。

(二)明确深度学习的路径

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导幼儿连接新旧知识,让幼儿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发现问题,再以探究问题为核心组织区域活动,并将问题转化为活动内容,从而帮助幼儿构建新知识经验。如在“百果园的树”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思考问题:如何测量一棵树、需要用到什么工具、有哪些测量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充分调动了自身的知识经验,并通过在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生成新的知识经验,实现了深度学习。此外,教师要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互动,以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和社会性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其他幼儿的经验,并与其他幼儿合作解决问题。这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欲望,进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三)强化新旧知识经验的连接

教师应引导幼儿调动旧知识经验,并加工、整合新旧知识经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及应用。如在“它们谁更轻”活动中,教师可在活动区域投入泡沫、木头、铁等材料,先让幼儿回忆不同材料的属性,再引导幼儿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连接起来。这能让幼儿将区域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在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主动性,明确深度学习的路径,并强化幼儿新旧知识经验的连接,从而实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高邮市秦邮幼儿园)

猜你喜欢

新旧经验深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经验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深度观察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