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结合绘本资源开展品格教育活动的有效方法

2021-02-12吕敏

幸福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熊品格教师应

吕敏

绘本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载体。优质的绘本故事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启迪幼儿,有助于健全幼儿品格。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幼儿园应将品格教育放在首位,促使幼儿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切实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使其终身受益。教师应结合绘本定期开展品格教育活动,促使幼儿深入思考绘本故事的主旨,提升品格意识,实现健康成长。

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可提前预测幼儿在绘本阅读时的想法,便于给予他们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教师要探寻促进幼儿深度阅读的方法,尝试营造带有启迪意义的阅读环境,比如在教室内粘贴一些与绘本主题有关的贴画、挂历,提前布置一些体验任务,促使幼儿快速代入绘本中的人物,使其准确地理解绘本故事,提升品格意识。

为了使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要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幼儿探索故事的主旨,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在阅读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应精选绘本资源,预设阅读目标,创设阅读环境,为幼儿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比如,三四岁的幼儿表达能力不足,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情绪问题,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笔者挑选了一些情绪管理类的绘本故事,如《我好担心》《生气汤》《生气的亚瑟》等。

以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亚瑟在生气时做出的破坏行为,为了使幼儿明白乱发脾气会让自己、他人受伤,笔者在阅读准备阶段做了两项准备工作:第一,收集幼儿及其同伴生气时的表情包,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下载一个讲述幼儿和父母发生争执的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完成准备工作后,笔者在正式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播放了幼儿生气时的表情包以及动画,逗得幼儿哈哈大笑,全场氛围热烈。有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后,为了使幼儿进一步认识情绪失控的危害,笔者还播放了幼儿同伴生气时的表情包,使爱发脾气的幼儿意识到发脾气会让小伙伴“不喜欢”自己,甚至想要“远离”自己,进而明白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提问是一种带有指向性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提升幼儿阅读兴趣,促使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中心思想。在提问中,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难度,避免因问题难度过大降低幼儿的自信心,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此,教师应重视阅读提问,但是也要调整提问方式,控制问题难度,遵循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合理设计问题链,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思考绘本故事的实际意义,探索绘本主旨,以促进幼儿成长。

在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笔者会根据绘本故事情节提问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且不设标准答案。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焦虑心理,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提高幼儿参与提问活动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深度阅读的兴趣,突出绘本故事的品格教育功能,笔者会设计一些与绘本主旨联系紧密的问题。以绘本《我爸爸》为例,在幼儿初读绘本故事的环节,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爸爸’会做什么事情?”幼儿马上翻阅绘本,根据画面内容回答“爸爸”能做、会做的事情。紧接着,为了促使幼儿感受作者对“爸爸”的崇拜与喜爱之情,笔者再次提出问题:“‘我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顺着笔者的思路,幼儿很快就根据“爸爸”在故事中的行为总结出了他的形象,如勇敢、有趣等。笔者继续提问:“你爸爸跟书中的‘爸爸’有哪些相似点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爸爸是怎样的人,促使幼儿主动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激发幼儿的感恩之情,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陈鹤琴先生曾多次强调幼儿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为了在绘本阅读实践中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教师应尝试设计角色表演活动,重现绘本故事的主要情节,加深幼儿的阅读印象,让幼儿通过角色表演习得肢体动作,提升语言能力。在角色表演活动中,幼儿可深入体会绘本故事内容,丰富情感体验,思考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合理性,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应以绘本故事为载体组织角色表演活动,促使幼儿挖掘绘本故事的内涵,思考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使幼儿树立品格意识。

以“小熊不刷牙”绘本阅读活动为例,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很多同龄的幼儿一样,不喜欢刷牙,总是在刷牙时跟家长“斗智斗勇”,拒绝刷牙,没有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幼儿理解《小熊不刷牙》这个绘本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使幼儿养成主动刷牙的好习惯,笔者组织了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幼儿扮演小熊、小熊父母、兔子、狼等角色,并帮助幼儿给每个角色设计台词,和他们一起编排动作、准备道具,为他们的表演活动提供充足的支持。

经过充足的准备,幼儿的台词说得越来越流利,参与表演活动的意愿也越来越高,在笔者的帮助下,他们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再现了绘本《小熊不刷牙》的主要内容。表演活动结束后,笔者告诉幼儿要勤刷牙,否则会像小熊一样失去牙齿,不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幼儿很开心地承诺自己会每天刷牙。当晚,笔者与家长分享了这次绘本阅读活动的经验,告诉家长要监督幼儿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监督幼儿每天早晚刷牙洗漱。

幼儿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初始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说”的机会,提升幼儿的记忆能力,使其在讨论、质疑中准确地理解绘本故事的主旨,最终达到健全品格意识的目的。对此,教师则应主动引导幼儿讲故事,使其自由表述绘本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朴、平实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的中心思想,这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发展。

以“妈妈,你还会爱我吗”绘本阅读活动为例,笔者鼓励本班幼儿自主讲述绘本故事的主要情节、核心思想,让幼儿叙述小熊为了证明妈妈一直爱自己而做的事情。在讲故事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与妈妈相处时的感受,几名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还主动说起自己经常会担心妈妈不爱自己。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妈妈的爱,并将其录制成短视频,通过微信群分享给幼儿家长,传递幼儿的爱。在本轮“讲绘本”活动中,笔者告诉幼儿要勇敢地表达爱,主动表现爱,要努力地爱父母、爱同伴、爱老师、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创造温暖的生活。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将品格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探索健全幼儿品格的有效方式。教师应选择多种阅读干预方法,在精选绘本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角色表演活动与阅读表达活动,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熊品格教师应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小熊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可爱的小熊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