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2021-02-12周雅清

幸福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菌菇班本幼儿园

周雅清

深度学习就是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开展过程中,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其中隐藏的深层价值和意义,并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能力。笔者结合深度学习理念,对本园构建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聚焦幼儿一日生活,找准班本课程内容的切入点

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课程,一个话题、一个游戏都可能成为开展课程的契机。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日常的游戏活动以及以及汲取生活经验,其中任何一个点都可能延伸出诸多内容,尤其是幼儿在当下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以开发适宜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内容。

在“我们的菌菇守护记”班本课程形成的初期阶段,教师发现幼儿对于菌菇的认识普遍很少,大多数幼儿只知道一两种菌菇的名字,但却对应不上实际的植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常见的菌菇,让幼儿探究它们的外形、香味及生长习性等,逐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最终形成了班级主题课程“我们的菌菇守护记”。教师抓住幼儿对菌菇外观形状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深入探究菌菇的生长过程,组织幼儿开展绘制菌菇脉络图、搭建暖房等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幼儿对于菌菇生长的认知水平。

(二)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挖掘班本课程资源

在开展班本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善于挖掘适合本班幼儿的课程资源,引导幼儿不断深入探究,让幼儿在问题情境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在一次户外区域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对于月亮河边新种植的菌菇十分感兴趣,于是通过谈话、提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了幼儿的想法需要,引导幼儿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验证。在实施班本课程“我们的菌菇守护记”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亲手种植菌菇,并提前向幼儿讲解一些注意事项,时刻关注幼儿的动向,扮演菌菇种植顾问的角色,以此保证菌菇种植的成效,提高幼儿的成就感,从而对后续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在探究菌菇成长的过程中会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

(一)重构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种比较隐性的课程,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班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教师进行环境创设时,可以从幼儿的发展需求着手,创设和优化班级环境。通过环境的熏陶,幼儿能形成主动探索的意识,学会主动发现并提出疑问进行思考,达到深度学习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进行“我们的菌菇守护记”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班级的主题环境。同时,随着幼儿探索经验的累积,教师还可以借助互动展板支持幼儿的分享、展示和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将课程故事展示在墙面上,呈现幼儿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除此之外,环境支持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为他们的持续互动提供平台,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

(二)重整视角,观察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在进行班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尽可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活动,并在正式实施课程时结合“教育能满足生活进步需要”的观念进行调整,充分保证课程的有效性。在开展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某一重点认真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开展“我们的菌菇守护记”班本课程时,教师要通过持续性的观察生成游戏案例,同时不断提升游戏材料的层次性、挑战性,促使班本课程更高质量地发展。教师通过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发现课程实施给幼儿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性影响。幼儿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提问,自主探究植物的特征和生长习性,有时还会自己动手种植,感受种植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并评价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合理审议课程实践的意义,从而直观地看到班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三)在课程审议中不断调整建构课程

在开发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关注,充分了解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还要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兴趣的变化情况,对具体的活动安排进行实时调整。在课程的前审议、后审议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求,运用项目学习理念,把握任务性驱动等课程要素来构建有意义的课程。

幼儿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单项深度法”开发与构建相关班本课程,丰富班本课程的内容。不可忽视的是,幼儿本身的兴趣爱好不同,不同教师的关注点也存在差异,教师要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班本课程实施的方法。由此可见,课程后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在进行幼儿园班本课程教学时,教师要转变“离开教材后无所适从”的状态,尊重幼儿、欣赏幼儿,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基于幼儿当下的经验兴趣,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助力班本课程的生成。这样的班本课程不仅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开展班本课程“我们的菌菇守护记”时,教师能在整合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一次简单的菌菇种植,发展幼儿在观察、生活技能、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课程实施就是集体化教学。而现今,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教师发现课程实施不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还需要一些辅助者的参与,幼儿、家长都能成为班本课程的深度参与者。

例如,在实施“我们的菌菇守护记”班本课程时,幼儿可以在晨间活动时观察自己种植的菌菇的生长情况;在美工区域内,幼儿可以使用不同材料设计菌菇生长的暖房,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在建构区域中,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构建暖房,并设计造型不同的暖房。

(三)抓住偶發事件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在“我们的菌菇守护记”班本课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冰块、菌菇的花纹等十分感兴趣。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此基础上生发相关活动,将幼儿的兴趣点、可获得的经验进行再次拓展延伸。

(四)及时反思,关注幼儿的深度学习

教师在实施班本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融入评价和反思环节,还要更加细致地把评价和反思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以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幼儿的深入探究与学习。在小结分享环节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同时借助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批判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构建合理的班本课程能有效增强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幼儿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一日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和内容,并制订科学的措施,积极延伸和拓展班本课程内容,以提高幼儿班本课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华盛幼儿园)

猜你喜欢

菌菇班本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我爱幼儿园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欢乐的幼儿园
蘑菇点点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