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
2021-02-12魏胜男
魏胜男
幼儿阶段是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幼儿的启蒙认知与综合能力初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及家长对幼儿进行引导与教育,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为幼儿的生活实践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教师在幼儿阶段开展语言教育,有利于促進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
(一)满足幼儿的社会实践需求
教师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旨在满足幼儿的信息表达需求,帮助幼儿在社会实践中与他人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使幼儿能准确地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参与语言课程,能在与他人的沟通交互中获得良好的社会参与体验,并在课程中积累社会化的语言交互经验,进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交生活。因此,教师在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能切实满足幼儿的社会实践需求。
(二)满足幼儿的思维发展需求
幼儿阶段是幼儿思维初步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语言教育能使幼儿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综合性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此外,幼儿通过参与语言活动课程,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理解教学内容,并接受与处理教学信息,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认知。
(一)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
当前,幼儿园教师缺乏对语言课程的设计意识,导致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机械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缺乏灵活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在语言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简单,如“老师讲话幼儿听”“老师演奏音乐,幼儿听音乐”等,营造了一种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幼儿对课程逐渐丧失兴趣。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幼儿参与语言课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其难以获得良好的语言实践体验,从而不利于提高的幼儿语言能力。
(二)不重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幼儿发展各种技能的时期,但这一阶段的幼儿身心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对教师有着较大的依赖性。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只是“鼓励孩子们玩耍”,而忽略了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导致语言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幼儿的社会实践参与需求与思维发展需求,从而难以使幼儿掌握相关语言技能,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在发展幼儿的语言技能时,教师应集中精力建立活动框架,让幼儿在团队活动中充分运用语言技能,通过小组活动提高语言能力,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师。幼儿教师可以基于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对幼儿园语言课程的活动组织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形式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参与语言表达活动。
例如,在“欢迎参加春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动画片帮助幼儿了解了春节的含义及春节期间的一些节日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班级中开展了模拟春节的语言游戏活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模仿了包饺子、拜年等传统习俗,并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利用语言进行了信息传递。教师对语言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游戏化的创新,能满足幼儿的需求,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游戏实践,并自然地展开交流活动,进而发展语言技能。此外,教师能利用游戏轻松地模拟环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交流体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敢于与他人交流,并在交流中准确地传递信息。
(二)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改变幼儿的想法,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加强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幼儿的语言技能提供合适的环境。教师需要鼓励幼儿自由发言、积极交流,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应尊重、关爱和照顾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一些幼儿不喜欢说话,偶尔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教师要用温柔的言语、真诚的态度和强烈的爱心影响幼儿,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沟通,使幼儿敞开心扉。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与其进行科学的交流,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促进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班级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整个班级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会抑制幼儿的创造力,使教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在教室里开展语言游戏,以努力发展幼儿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应构建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创造符合幼儿主观意愿的语言活动环境,使幼儿能在自己喜欢的主题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在语言活动课堂中向班级成员介绍自己的玩具朋友。在活动中,幼儿不仅积极地介绍了玩具的特征,还向其他幼儿讲述了玩具的由来及自己和玩具相处的经历,他们以稚嫩的语言描述着玩具的吸引力,从中获得了良好的语言表达体验。由此可见,教师应创设开放性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语言交流实践,从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通过鼓励和聆听提高孩子的交流意愿
幼儿阶段也是幼儿比较敏感的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教师或父母的批评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过于苛刻,会抑制幼儿的表达热情,从而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幼儿不能过于严格,应多鼓励幼儿。教师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如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表现良好的幼儿,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幼儿在学习或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给予耐心的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
此外,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构建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应通过开展家长会或是组织线上群组交流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幼儿阶段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向家长传递专业的教育知识,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更加专业的语言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良好的呼应,从而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是幼儿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时期。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提供各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机会,及时纠正幼儿语言表达中的各种错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此外,家长需要加强与幼儿教师的沟通,与教师合作促进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区直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