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微观教育公平:班主任能做什么

2021-02-11褚宏启

中小学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平班级班主任

褚宏启

推进教育公平,并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就教师而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比,可以做得更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主要承担班级管理之责,与相对抽象的学校相比,班級是更具有实质性教育意义的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学习知识、与同学交往、与教师互动,班级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享有绝对的权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班主任比科任教师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班级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确定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全面了解、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事项涉及实实在在的利益分配问题,如谁来做班干部、如何评选优秀学生、如何排座位、如何给学生写操行评语、家委会成员如何构成等等,这些都关涉学生对于教育公平的感知与评价。而班主任往往在这些问题上拥有决定权,能否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都会产生深刻影响。生活在班级里的学生,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班主任对待学生是否公平,学生们感受最深。如果一个成年人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会耿耿于怀,会影响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性,甚至会形成反社会心理,而孩子对于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对待会更加敏感。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受到班主任的歧视,心灵创伤可能一生都难以愈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微观的班级管理层面,班主任对待学生是否公平,甚至比政府层面的宏观公平政策还重要得多。

推进班级层面的教育公平,班主任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进平等性公平,给每个学生以平等尊重与平等机会。平等权是一种基本人权,只要是人,不分贫富、性别、民族、信仰等,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情感上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同等关切,不能厚此薄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基于平等人格的“情感关怀”是虚的东西,其实不然,虚的东西往往是最实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为珍贵,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是最为重要的,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不是因为缺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是因为缺少尊重与关爱。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尤为关注那些弱势的学生,如家庭经济条件拮据的、随班就读的、学习困难的、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情感上给予他们同等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出于怜悯,更不是为了恩赐,而是源于人人平等的信念。

“平等尊重”不能只是停留在主观情感层面,必须以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机会均等”予以强化。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政策的最基本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要给予每个学生或家长平等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平等的推选权与被推选权。涉及班干部、小组长、课代表的推选,学生评优评先,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班主任不要只根据个人好恶独自决定人选,要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让人人都有推选与被推选的权利,这种程序公正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班干部、小组长不要搞“终身制”,要轮流担任,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即便某些学生因为能力问题不会被推举为班长,也要给他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机会。(2)排座位中的平等权。排座位是一种重要的利益分配过程,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把好位置留给与自己私人关系好的、来自权贵之家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排座位要根据平等的原则进行,要采用定期轮换的排法。(3)学生家长的平等参与权。家长的平等参与权是程序意义上的,但是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实体性权利。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班主任应该征求所有家长的意见,以保障所有学生包括处境不利家庭学生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在班级家委会成员的构成上,要体现参与度与代表性,不能只是选择有权、有钱、有闲、高学历的家长担任家委会成员。例如:如果一个班有40个学生,其中一半学生是随迁子女,那么家委会成员中就应该有一半的家长是随迁子女的父母,这样才更有利于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

第二,推进补偿性公平,给予弱势学生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关爱。弱势学生主要指贫困学生、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这种弱势不是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主要是由于其家庭背景导致的。这些学生的家庭资本不论是经济条件、文化条件还是教育条件都比较薄弱,对于这些学生,只是给予“平等”对待是不够的,要给予更多的资源与关爱才能对冲不利家庭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班主任对于这些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情感上更多一些关心,在学习上更多一些帮助。

第三,推进差异性公平,根据学生个体身心差异因材施教。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有很大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只是给予“平等”对待是不够的,要尊重这些差异,并给予差别性的对待,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最好的教育不是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教育,而是适合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化教育。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同时班主任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多与科任教师、家长沟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自负外向的学生,可以适当使用批评的方式;对于自卑内向的学生,则要以鼓励表扬为主。班主任尤其是中学阶段的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在班委会推选中,也可选择不同性格特点与兴趣专长的学生加入,让每个人的专长都发挥出来,以收到互补之效。

班主任还要给予两类极少数特殊学生以特殊的关注,一类是随班就读的轻度残疾儿童,要给予此类学生更多的生活关心、心理关爱与学习支持,并引导其他学生关心支持此类学生;另一类是被俗称为神童的英才儿童,即天生禀赋优异的儿童,他们特殊的教育需求也应该予以满足,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义。在创新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对于英才儿童的教育应该纳入我国的政策议程,班主任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这类学生以特殊的支持。

总之,推进班级管理层面的教育公平,班主任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其所作所为是他人不可替代的。

(编辑 孙金鑫)

猜你喜欢

公平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