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图片会说话

2021-02-11叶红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2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策略

叶红芳

【摘要】看图说话是幼儿通过分析各种图片的画面,把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用完整连贯性的语句进行表达讲述,是中班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创设温馨、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探索提升幼儿看图说话能力的方法和策略、用心评价幼儿的讲述过程,能有效提升中班幼儿看图说话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看图说话;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看图说话是幼儿园中提高幼儿讲述能力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它和儿歌、故事一样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幼儿提升看图说话能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幼儿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中班幼儿看图说话能力现状

中班幼儿喜欢阅读绘本图书,基本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但阅读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在10-15分钟左右。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趋向于边看绘本中的图边听家长讲述故事内容,仅有30%的幼儿能自己观察画面尝试讲述故事,50%的幼儿需要在家长的陪同和提醒下才能讲述,且语言较为零碎。幼儿看图说话问题产生和分析如下:

(一)幼儿语言发展的限制。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语言能力的发展差异尤为明显。部分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可以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而部分幼儿仅能运用单字、叠词或者断断续续的语句并且需要反复表达才能使成人理解他们的意思。

(二)幼儿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画面时不够细致、敏锐,观察事物很粗放,无目的、无顺序,较为随性。

(三)幼儿的想象力限制,生活的积累以及思维的宽度不够。

二、创设温馨、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一)创设让幼儿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和温馨的阅读气氛的班级阅读区环境

首先,将班级阅读区的位置选择在光线充足、空间适量,同时又相对安静的区域,营造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情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适合幼儿的不同类型的阅读的材料,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定期更换图书内容,为幼儿提供好的阅读条件和机会。

(二)变换阅读方式,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有效阅读。根据幼儿的阅读需要和中班年龄特点变换阅读的方式,让幼儿调整对阅读的心里环境。如师幼共读;“故事讲台”幼儿通过看图讲述及ppt讲述的方式轮流分享自己准备的绘本故事,通过自我讲述的活动培养幼儿大胆表现与表达的能力,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与讲述。

三、提升幼儿看图说话能力的策略

(一)以绘本为纽带,精选图片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看图说话活动中图片既是教具,又是幼儿讲述的依据,选择适当的图片内容才能使幼儿的讲述更加顺畅。

1.图片内容色彩鲜艳,形象突出。

孩子天生就具有“识图”、“读图”的能力,而绘本的主体恰恰就是图画,其最大的特点是以色彩鲜艳、篇幅较大的图片和少量的文字相结合,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故事,幼儿不需要认识汉字,光看图也可以明白故事内容,同时可以根据色彩鲜艳的图画进行联想,充分体现绘本的传达性特征。

2.合理利用多媒体及墙面环境,使图片动起来。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原来平面的画面变为动态,将绘本中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也可充分结合区域内的墙面,开展情景化的看图讲述活动,幼儿通过提供的图片的随机组合,想象创造情节,把静态的讲述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讲述情景,让幼儿担任讲述材料中某一角色进行讲述,在游戏化和趣味性的情景发展语言能力和创造性。

(二)科学指导,掌握讲述方法

1.运用各种方式出示图片,调动幼儿讲述兴趣。

根据讲述内容选择适宜的出示图片的方式调动幼儿的讲述兴趣。如在单幅图片讲述时,可采取直接出示,利用画面引发幼儿的直接感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也可结合小游戏(变魔术、翻卡片等方式遮住或放大某部分)进行出示,激发幼儿的兴趣。对于多幅图片的讲述,若有情节但情节无曲折的,则一次性就可展出,让幼儿有一个概括的印象,也可先出示首尾情节,借助开始和结束部分鼓勵幼儿大胆想象、猜测中间部分讲述。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中班幼儿语言较小班有所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词汇量的积累也有所增加,还掌握了简单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所以为他们提供的图片最好是能表述一件事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表情、动作),尝试运用自己掌握的词汇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其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环境,如辅助的动植物、天气等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由分述转化为完整叙述。

3.多种组织形式相结合,帮助幼儿逐步理解、讲述。

(1)利用集体教学有效帮助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

结合绘本展开教学,循序渐进地培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如以“小老鼠学画画”绘本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将“一只拿着一支画笔的可爱小老鼠图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导孩子们说说:“小老鼠想干什么?”孩子们会说:“它正准备画画呢。”“画画时要用到什么呀?”孩子们回答:“颜料。”“那让我们一起随着小老鼠区分不同颜色的颜料吧。”……由此引导他们认识颜色以及让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香蕉、玫瑰花、橘子等的颜色,当他们对颜色掌握得差不多之后,继而引导他们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起来,生成许多新的颜色,使得他们认知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渐进式提升。

(2)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增强幼儿看图说话能力。

让幼儿用图画的方法记录周围发生的事,利用晨间谈话时间鼓励幼儿能够条理清晰、完整地讲述自己记录下的事情,以此达到让孩子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的目的。

四、用心评价,激励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积极的评价能对幼儿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幼儿间的互相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讲述语言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教师所要做到是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地说,因此需要教师用肯定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支持、吸引幼儿,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支持幼儿大胆表现、表达,采用多形式支持幼儿生动、完整讲述,根据幼儿的表现需要,灵活调整策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表达,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8-01.

[2]陈帼媚.幼儿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莉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黎敏.幼儿园语言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06.

[5]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责任编辑:邓羽婷)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