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1-02-11陈达
陈 达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1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指重新规划课堂内容与课外学习环节,打破教学领域长期存在的积习,由传统的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教师课前在学习平台发布课件内容,学生课前自主在平台学习教师发布的任务,或自行整合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截然不同。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改变了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大挑战。课前,教师需要录制15分钟以内的视频资源,视频中会清晰的呈现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点,同时上传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解答,可采取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展开,这一形式在翻转课堂中占有重要位置;课后,教师展开个别辅导教学,帮助学生巩固与拓展知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思考,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清楚的知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可以进行个性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到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制作课程视频,这一环节在翻转课堂中尤为重要,但是不能取代教师课后个别辅导环节。
2 翻转课堂中“教”与“学”的影响因子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分别是“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信息传递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吸收内化是学生在接收信息后靠自己独立完成。但大多数情况下,吸收内化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对学习失去信心,原因在于部分学生没有教师和同伴的陪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而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学生观看教师上传的课程视频进行预习,教师也可在线上进行疑难解答及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这种方式相比传统教学更能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教师讲解的知识点。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真正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负荷,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这些理念有效的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2.1 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性,让学生对学生有了真正的认知,教师和学生处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教学环境中,因而能成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最佳方法。“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翻转课堂的目标。①”翻转课堂对于时间的把控相对自由,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是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的有效手段,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需求。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师生以及设计师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设计中也是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挑战。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中,是传承中国非遗文化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不同地区非遗的文化特征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筛选翻转内容,选择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针对阳新补贴的概念、演变历史、发展起源、文化意蕴等作为翻转的内容,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同时组织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发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文创产品设计的调查问卷”,从问卷结果分析得知消费者非常喜欢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并且愿意为此买单。这对于师生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后期的非遗文创设计中做的有的放矢。
2.2 翻转课堂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负荷
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最先提出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在学习或工作中储存记忆信息,知识与经验根据信息元素的组织来运用知识,它可以减少工作记忆负荷,在教学中对优化学生的认知负荷结构,促进学生积聚最大认知资源具有指导意义。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多数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翻转课堂的“视、听、想、论、做”模式内容的实践,有效地将实践教学的形式立体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通过不同的教育活动,学生可在翻转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能够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尤其是在课前阶段,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这一举动,已经说明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说明学生实际上已经为接受实践的主动学习任务做好了准备。例如非遗文创设计项目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按照教学进度,学生根据前期的调研问卷,按照2-3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并且绘制思维导图,清楚地知道项目的各个知识点,随之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为视觉符号,有条不紊地展开。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课前调研与预习、课中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思路清晰,对课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点熟练于心,提高了“内化”认知负荷,降低了“外在”认知不清的负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得学习方向,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翻转课堂有效的促进教学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师来说,便于教学手段的实施,轻松的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专注于学习,内化程度更高一些。在《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一文中,作者杨春梅提出“有效教学”一词,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有效教学既是人们的长时期追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②以学习通为例,在翻转课堂中通过使用学习通平台开展选人、主题讨论、随堂练习、抢答、分组任务、投票、生生互评等活动,可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事实证明,教师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课堂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教学,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艺术设计专业翻转课堂实践教学为例,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成果目标等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如教学指导环节,灵活的教学手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会截然不同。教师在这一环节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与良性引导,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基本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要立足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实践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焕发出教学活力,促进学生实践成果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翻转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认知以及能力拓展水平,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便于学生独立地学习及思考。例如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学生设想如何将汉绣文化和现代产品相结合,了解汉绣工艺与其他绣种的不同,将汉绣工艺与材质相结合进行设计,教师只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实地考察,进行网络与市场调研,最终选择特殊纸材与纺织纤维材质相结合进行书签、笔记本等产品的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教学内容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科学地安排实践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布置相关命题,教师详细讲解命题特征,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发挥,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工艺设计、材质的选择、视觉设计以及软件技术问题,一一说明,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选题,查阅资料,提出1-2个解决方案以及选题的创作思路。在教学成果目标环节,依据教学内容中的教学目标,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扩展学生视野,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艺术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教学重点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材和相关资料合理设计和重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整合教学所需展示和讲授的内容,明确微课所需呈现的内容,制作和设计微课,制作真正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视频录制和实际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在视频中可以将教师授课的真实场景放入,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
教师设计艺术课程微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艺术性更要提高视觉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着重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可对画面进行重点标注或特殊音效处理,使学生提高注意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致,提升了教学效率。
教师应注意学生记忆和思考的周期性,合理安排微课时间,制作的单个微课视频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设计制作完成后,教师应将微课上传至学生共享网络平台上,设立在线讨论和答疑环节跟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3.2 课堂内化阶段
在课中知识答疑阶段,教师应解答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中提出的疑问,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类型,对逐个问题分别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们互相交流,通过讨论可掌握学生解决问题情况,特殊重难点问题可与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③
3.3 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综合考查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针对特殊重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并归纳出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共享网络教育平台上发布具有创新性的优秀设计案例,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学习案例,教师应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并要求学生完成拓展任务。
4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启发
4.1 整合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实景往往为主体,视频课件通常为辅助教学作用,因视频冗长缺少镜头切换和分解,往往难以突出重难点内容,更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再发生,教师应积极主动改变原有“翻转课堂”视频制作方式,在视频中可直接体现教学重难点内容,配合不同的镜头切换和转场,可穿插教师讲课过程,也可通过丰富的动画和文字,配以现在学生喜欢的短视频背景音乐、符号等,与课程串联的相关案例和影片,与此同时,教师应整合单元知识的重难点,突破以往教学视频冗长,重难点不清晰的弊端,将以往长达45分钟的教学视频进行精简,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视频过长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翻转课堂”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实施,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问题,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因材施教,艺术课程中案例举例,优秀作品赏析,艺术理论学习与探讨等教学环节,在“翻转课堂”中都可完美结合。
4.2 展现“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研究表明,“翻转课堂”不仅仅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和互动,而且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促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性,“翻转课堂”的设计模式为:课前,学生进行微课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答疑,课后,教师总结学生问题并拓展探究。
4.3 协助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学生无法准确认识到问题以及无法自主解决问题,老师也不能更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主体的问题,尊重学生,使得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可进行自主的问题探究,这样也可以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的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引导,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也提升了教学效率。
注释
①陈玉琨.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3.
②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1):59-63.
③王海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