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DC对中国5G市场的预测

2021-02-10迎九

电子产品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网运营商用户

迎九

摘 要:2021年5月,IDC在京举办了“IDC中国ICT市场趋势论坛”,IDC中国电信与物联网的高级研究经理崔凯做了“5G市场预测与行业应用”的报告,回顾和预测了我国电信业发展趋势、5G建设的市场机会、5G的应用趋势,最后分别向厂商和行业用户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5G;市场;应用;建设

从2019—2020年,5G成为了热门话题。作为消费者,很多人已经用上了5G手机和5G套餐。据IDC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5G手机出货量1.77亿部,占全球5G手机出货量的2/3。

5G产业链可分成两部分,①5G建设市场,如图1左侧紫色框内,涵盖设备供应商、服务商。该市场是相对确定的,在未来几年,中国运营商的5G资本支出会维持在约1 500亿元左右。②图1右边的绿色框内,甚至橙色框内,是未来5G真正的商业机会,例如5G终端,如果把它分成to B(商用)与to C(消费类),其中to C的5G手机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超过1 200亿美元,远远大于通信设备市场,此外,5G终端不只是手机一种形态,还包括一系列5G行业终端、专网终端等,由此可见,5G对ICT行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1 运营商市场

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了重创,但是运营商市场/移动通信市场是为数不多的由疫情带来了正面的影响/驱动。如图2(a),传统的基础通讯业务(黄线)增速平稳,新兴业务(绿线)增速达百分比两位数,新兴业务包含了IPTV、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由于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速业务的数字化,因此运营商在新兴业务的收入会有明显的增长。预计2021年,以及未来几年,5G网络的部署将会加速新兴业务的发展。

从图2(b)可以看到,运营商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增长呈减缓的态势, 人们也能感受到提速降费带来的政策红利。但是,如果希望业务下滑的局面,运营商需要在移动通信业务上有更多的创新。5G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从图2(c)可以看出,每个月的每用户流量会有快速增长,2020年每个用户的流量已经超过了10 GB,预计5G会进一步加速流量增长,加速业务应用的创新。

因此,运营商一定会战略性地投入5G。

2 中国5G建设趋势

2.1 电信业资本支出预测

中国的5G建设与全球的趋势不太一样。另外,相比4G,5G建设也有明显的不同,不能用传统的4G建设的思路来看5G建设的发展。

从图3可见,2018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1)2018年之前,主要是4G建设。4G建设有一个明显的峰值,然后又有明显的回落。4G標准的冻结在 2012年年,全球的4G建设也大约在2012年、2013年开始启动。中国的4G牌照发放是在2014年、2015年,相对来说,运营商建网的时候商业模式已经清晰,运营商只要把网络建起来,马上就会有流量/业务的收入进来,所以运营商在2014年、2015年有一个投资峰值。

2)5G的建设与4G不同。人们常说: 在我国,3G跟随,4G同步,5G引领。可见5G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在5G网络建设上,运营商也是更加谨慎和深思熟虑。因此,未来几年5G的投资,尤其是运营商的投资,会呈平稳的状态,预计在2021年会达峰值,在接下来的一两年甚至三四年,5G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可能会有回落,但是依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准。这对行业用户和厂商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

2.2 5G建设的投资预测

如果把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拆开,可见在5G网络建设上也是与图5维持相对一致的状态,但也会有一些数字的波动(如图4(a))。很明显,无线接入网(RAN)依然是运营商在建设里最主要的部分,包括基站及配套的基础设施。

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在从传统的CT向ICT融合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移动2021年上半年发布了网络虚拟化和网络云化的招标项目。实际上,在IT设备的集采上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图4(b)是IDC对中国5G网络基站的发展预测,中国的5G基站数量会从2020年的72万发展到2025年的近450万。在此,也把中国广电(CBN)考虑进来,因为未来广电也会是5G建设里的重要一部分。广电的投资除了在无线方面,预计在核心网尤其是IT云化的建设方面会有更多的投入。

3 我国5G应用趋势

5G的应用会是蓝海市场,受到4个要素的影响:政策,技术,标准,应用。

3.1 政策

工信部在2021年5月起草编制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公开征求意见。它提出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将超40%,用户数超过5.6亿。这对5G的影响有两个部分: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从政策的制定角度来看,就是供给侧与需求侧应该齐头并进。现在可能是供给侧的需求较多,未来5G的发展一定来自于需求侧。

1)供给侧。未来的5G网络分了两张网,一张是公共网络,一张是行业网络。按照规划,到2023年每万人要有18个基站。据IDC观察,实际的建网速度可能更快一些。5G专网会有非常大的潜力,到2023年会有超过3 000张的移动5G专网。

5G安全谈得较多,例如用于工业互联网等,相信5G安全也是一个可观的行业。例如中国移动2021年上半年有一个5G安全的防火墙招标,是7 000万~8 000 万元的招标规模,这对供应商是利好机会。

实际上,如何加速产业的融合,如何去做上游供应链的安全,这些都需要政策引导。

2)需求侧。从产业上产品形态上分了3类,信息消费、行业融合、民生。第1类更多的是C端,第2类更多是B端,第3类更多的是B端里偏政府、城市的应用场景。

其中有两个比较确定的机会。

①在C端(消费者端),相信5G to C一定会是最快的商业变现方向,不管这个商业变现是通过流量的方式,还是通过行业创新应用的方式,还是通过新的行业终端的方式。预计在2021年、2022年,会有一些新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形态出来。在这方面,国家对5G终端和流量的渗透率也会有一定的牵引。

②5G+工业。国家对工业企业的一个要求是5G的渗透率要超过35%。预计很多的企业,不管是主动或强制性的,可能会有更多5G的应用。在5G应用里,5G不仅指连接,还包括了以5G为代表的边缘计算、专网、私有云等。相信在5G+工业场景里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3.2 技术

业内已谈得很多,但是到底怎么来梳理5G技术,5G技术如何跟业务去结合?有几个方向,首先5G有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连接来看,5G不是连接的全部,实际上连接技术有很多。如何把5G核心能力跟应用场景结合起来?以机器视觉为代表的行业应用,包括C端的VR、无人机等,可能都会是以5G重要的应用场景。

3.3 标准

如图5所示,中间的5G版本是Release 16、17[1],2021年版本往上升级了一代,增加了Release 18。

2020年7月,Rel 16版本已经冻结,Rel 17版本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冻结,Rel 18版本的初步规划在2023年发布。Rel 18还是在探讨的阶段,但是参考3GPP(注:3G、4G、5G等国际标准制定的组织),可以看到在Rel 18版本讨论里,已经不是单纯地探讨的移动通信技术,更多的讨论是如何把移动通信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例如,铁路、交通用Rel 18已经是确定的方向;能源行业也有一部分已经写入到Rel 18标准里。所以在未来2年内(2023年以内),5G跟行业的标准结合会是一个非常快的方向。

那么对用户或者厂商来讲,可以做什么?实际上,很多用户或厂商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甚至参与了 5G+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标准制定会占到一定的先机,例如会建立起你的行业壁垒,建立起在行业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不仅是国内的传统设备制造商,甚至很多国内手机厂商也已经深入到5G国际标准制定。相信随着5G的进一步渗透,对行业用户或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3.4 应用

应用非常多。如图6,在2021年年底,基本可实现城区甚至到二线城市的核心城区的连续覆盖,在2022年更多的是在增强覆盖。到2023年时,会实现毫米波商用。到2024年能够真正实现5G的连续覆盖。所以前文对5G建设的预测,基本上也是到2024年5G的建设相对会进入到存量建设/经营的阶段。

特别提一下毫米波商用,尽管很多行业在提毫米波,但IDC认为毫米波在中国的发展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尽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能会有一些实验场或商业应用,但IDC依然认为毫米波可能到2023年才会相对比较成熟,包括产业链、应用场景、部署等。

4 给厂商和用户的建议

4.1 给厂商的建议

1)MEC(多接入边缘计算)是以连接驱动的边缘计算,这种边缘计算需要跟云端有更多的互动。从运营商、电信行业或5G角度来看,连接一定是最核心的价值。如果致力于把5G与业务结合,一定是大方向。

2)5G专网。我们看到在海外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发放5G专网频率,中国的扬帆计划也提到如何去做5G专网,甚至5G专网频谱是否采用传统的分配模式,未来是否还可以有拍卖的形式?所以5G专网在行业市场来是否还可以有拍卖的形式?所以5G专网在行业市场将非常具有潜力。行业用户对专网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因为能够保证其数据安全、数据不出场,甚至保证数据能够更多地在本地去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的应用。相信5G专网在未来几年也会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4.2 给行业用户的建议

如图7所示,整个运营商通信服务的收入的增长是个位数,但是网络运维的成本增长很快。如何去应对5G的网络建设的投资回报没有这么高,而运维成本非常高的问题?谁能帮助运营商去解决这个问题?运营商一定会非常愿意跟行业用户合作。

1)5G是数字化转型的试金石。從5G最终用户(to B)的视角,首先是不是5G真的能给用户带来投资回报?可能在短期/一两年内没有那么快的投资回报,但是对于很多企业,5G是试金石,就是看你的企业到底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多少,或者你在探索5G部署、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上,你是否真正能够把5G用好,例如利用5G把很多内部的流程打通,利用政策上的扶持(很多地方政府有5G财政补贴、5G专项申报、5G评奖等),甚至帮助你在行业里去确定领导力,通过新技术来实现你的差异化竞争,这些都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中非常重要的抓手。

2)5G不仅是联接技术,还涉及专网、边缘计算、ICT集成。因此,5G能够帮企业带来更多的数字化的应用。

3)联接技术也不只是5G。其实有很多种连接技术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因此对于用户,更多的还是如何去满足自己的业务场景,如何去利用新技术,不仅是5G技术,去实现企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IDC,2021年5月。)

参考文献:

[1] 祝维浩.IDC:5G的重用性、应用及发展建议[J].电子产品世界, 2020(6):1-4.

猜你喜欢

专网运营商用户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我国警用通信专网与公网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