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出版工程图书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为例
2021-02-10彭俊玲彭诗雨
彭俊玲 彭诗雨
一、研究背景
2021年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40周年。商务印书馆从1981年开始分辑刊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82年,正式推出第一辑50种,至今已推出19辑共850种,并仍将继续分辑印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所收书目均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被胡乔木誉为“对我国学术文化有基本建设意义的重大工程”,陈原称其呈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丛书的出版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探寻这套丛书走过的出版之路,梳理其在出版过程当中做出了怎样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进入数字时代,出版社怎样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这一规模庞大,并且还将不断加入新品种的图书资源进行管理与利用,对于我们当前重大出版工程的管理、丛书的策划与出版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由来的追溯
商务印书馆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进行着外国学术著作的译介工作,如果将“汉译学术世界名著丛书”放到商务印书馆的整个外国名著翻译史当中来考察,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出版的《帝国丛书》。“1902年,商务约请戢翼翚主持的留日学生团体‘出洋学生编辑所’编译的一套《帝国丛书》开始出版,首卷为《帝国主义》,此即商务印书馆编译和印行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开端。”(1)胡企林. 学术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商务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工作[N].光明日报,1997-05-06.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此后,商务慢慢聚集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进行外国名著的翻译出版工作,为国人引进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在引领社会思潮、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渐渐形成了在外国名著出版领域的重要地位。
汉译世界名著第一次以丛书的形态出现,是1929年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当时,王云五即将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数岁以还,广延专家,选世界名著多种而汉译之”。加上早先出版的各科小丛书,扩充成万有文库。作为万有文库的一部分进行出版。1929年,《万有文库》第一集出版,其中包括《汉译世界名著初集》100种;1934年,《万有文库》第二集出版,其中包括《汉译世界名著二集》150种。这套丛书跟后来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有着类似的名称,但二者在收录范围上存在差别。“汉译世界名著”收入的图书涵盖了科学、文学、社科等更广泛的领域,甚至包括应用技术、犯罪学、军事、宗教、艺术、统计学等更广泛的内容(2)宋伟.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0):179-181.。《万有文库》出版了两集即终止。此后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家处于频繁的战乱当中,商务印书馆仍在继续坚持译介外国学术名著,但未再以丛书的形式出版。
1949年之后,商务印书馆开始了搬迁、改组的进程,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并,只保留商务的招牌进行出版任务。直到1958年,才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分立,成为独立的出版社,同年,中央也重新确定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为“以翻译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为主(3)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5)[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271.”,此前由三联书店联合几家编辑部正在进行的“‘蓝皮书’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翻译选题计划”也全部移交商务印书馆。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翰伯在1963年组织制订了“翻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规划”。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版局重新确认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针任务,主要仍为翻译外国学术著作和编印中外语文词典等工具书。
1979年,陈原在商务印书馆恢复独立建制后主持工作,于1982年商务印书馆成立85周年之际,正式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一辑50种。此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进入正常出版的轨道,在40年的出版历程中,持续分辑刊行推出新品种,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文化发展,为人类思想精髓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追根溯源,我们可以看到,它由商务印书馆积极译介外国名著,昌明教育,启迪民智的优良传统当中产生,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成为在国家的领导规划之下一项重大的出版任务。1984年邓小平同志曾做过重要指示,指出“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世界古今有定评的学术著作都翻译出版”,这一项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的重大出版工程还将延续下去。在下文的研究当中,将从内容生产与更新、产品开发与利用、丛书的数字化建设的角度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资源管理与开发进行研究,探寻这项重大出版工程在40年之后的今天仍保有出版活力、历久弥新的原因,以期为重大出版工程的图书资源管理以及丛书的策划与出版提供借鉴。
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内容生产与更新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虽然1981年才开始正式作为丛书刊行,但其中收录的不少品种自商务印书馆成立以来开始进行外国名著译介工作的时期就出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思潮、语言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里面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一套跨世纪学术出版工程,要进行长期地发展,并维持它在学术出版领域的重要价值,必然要对新品种的选择、内容的修订与更新上进行精心的安排筹划。
(一)对收入丛书的品种进行严谨选择
商务印书馆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图书,大部分是之前已经出版过的图书,或是出版过单行本,或是被收入其它的丛书当中进行过出版。先出版单册图书,再综合社会反响、学界评价、翻译质量等进行综合考量,决定是否编入丛书当中,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的惯例。以第十九辑中收入的11种哲学类图书为例,有10种商务印书馆都已经出版过,海德格尔所著的《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一书,2018年5月在“海德格尔文集”中出版,威廉·麦独孤的《心理学大纲》和库尔特·考夫卡的《心灵的成长》在2015年作为“心理学译丛”出版,帕斯卡尔的《外省人信札》,在2012年也出版过单行本。除了《理性的毁灭》一书商务此前未出版过,但也能找到其它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可以说,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中的品种,都是已经经过市场检验的,在读者当中接受度较高的,被证实有出版价值的图书,能够保证《丛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此外,商务印书馆一直保持着在丛书出版之前邀请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进行选题的规划与论证的传统。从1984年11月,商务主持召开第一次选题规划座谈会开始,一直持续到如今丛书出版40周年之际第二十辑专家论证会的召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每一辑的推出都是受到出版界、学术界关注的盛事。在出版之前严格的专家论证制度,能够使推出的每一辑品种都是最符合当下社会发展潮流的、具有出版价值的选题。
商务印书馆的编审李霞曾介绍到:“‘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要经过四方面考核:按规划出书,选题上一定选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经典著作;保证翻译质量,邀请专业学者担任翻译工作;中译本先出版单行本,再综合图书学术价值、翻译水准及学界评价确认是否入选‘汉译名著’;实行专家论证制度,所有入选的名著均需经过专家充分论证。”正是由于在丛书出版之初就进行审慎的选择和多层次的考核,才能一直保持丛书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让丛书在几十年的出版过程中一直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对图书内容进行修订与更新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收入的作品时间跨度久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变迁,难免会发现许多错讹之处,因此对图书内容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更新,是丛书出版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序文的重新撰写、译本的重译修订、体例的规范统一、稿件的校订修补四个方面。
序文的撰写一直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商务印书馆自1958年开始承担翻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的任务,在几十年的时间当中,社会思潮几经变迁,序文的撰写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批判和消毒工作”。“所谓‘批判和消毒工作’,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通行做法,就是在翻译的著作前加入‘批判性序言’或出版说明。”(4)于淑敏. 思想解放进程的见证 学术丛书运营的典范——陈原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J].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03):124-143+123.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无法正确评价和介绍图书价值的序言必定要进行改写。陈原曾在1990年就丛书的序文撰写问题谈到:“序跋写好很重要。序要具备三个基本的方面:(1)写出这本书的时代背景;(2)写出作者发展了哪些学术理论,精点在何处;(3)后人对他有什么评价,他的书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5)宋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五人谈[J].中国图书评论,1990(02):127-130.
关于译本的重译修订,以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一书为例,商务印书馆最早的版本是1997年出版的,作为译者早期的翻译作品,译文有其不成熟之处,也存在不少错讹。2004年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出版时,由孙周兴重新翻译。译者对一些基本译名有了新的考量,改正了原译本中的不当之处,对一些不必要的译名附文做了删改,增添了不少译注,并且新加入了海德格尔在自己保留的本书单行本样书上作的一些“文字修正”和“作者边注”,更便于读者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进展。
在体例的规范与稿件的校对方面,我们从商务印书馆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进行的校对管理工作中可以窥见其运作模式。2009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400种,这一套书收入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已经出版过的品种,并对作品的体例进行了规范,对索引、参考文献、原文信息、译名统一等方面进行了统一处理。在内容的校对上,商务印书馆成立了“汉译名著专项协调小组”,对校对的组织流程进行完善,进行科学管理。并根据稿件的不同分解任务,“一类是需重排的稿件,计346册,这类稿件与新书无异,必须进行三校一核;一类是有照排文件,不需重排,但按珍藏本版式设计后需倒版的稿件,计144册。第二类稿件,不涉及参见、互见的,安排一校一核就够了。实际操作中,只有40部稿件属于这种情况,其余稿件皆因参见等问题,进行了三校一核。”(6)高小坤. 从“汉译名著(珍藏本)”的校对看商务印书馆的校对管理[J].中国出版,2010(03):62-63.通过校对软件、内部校对队伍、外部校对力量相互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校对工作,提升了丛书的整体品质。
四、《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产品开发与利用
在继续分辑刊行新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不断加入新品种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或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基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进行了重新的策划编排,开发出了不同的产品。笔者将“汉译世界名著”的相关产品做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汉译世界名著”的相关产品数据汇总
基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商务印书馆在产品开发层面的一些特点:
1.珍藏本与分科本的推出,既迎合了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对以往出版物的汇集
据《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一辑的出版已经过去了40年,在这期间,尽管商务印书馆一直在进行旧书的重印再版工作,但是仍有许多书籍已经绝版,难以买到。商务印书馆在2009年推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既是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也是对以往出版过的作品的一次汇总。商务印书馆对于该丛书的特点介绍道“品种全。共计400个品种,490册,集齐了二十余年商务陆续出版的此书的全部品种;较现有平装本多出100余种。一些绝版多年、在旧书市场上一书难求的著作,这次都有出版,是30年来最全的一次总汇集。”2011年推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500种,即是在“珍藏本”的基础上,加上了新出版的十一、十二辑和即将出版的第十三辑的部分图书。2017年和2018年为纪念商务印书馆成立120周年推出的珍藏本和分科本,又在已经出版的第一辑至第十五辑的六百余种的基础上,加上了第16辑和第17辑的部分品种。
珍藏本与分科本的推出是以往出版过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次整体呈现。作为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代化学术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作为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成就的重要标志,将丛书汇集出版进行整体呈现,既能对图书的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与更新,也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2.延伸的产品侧重收藏性,普及性还有待提升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目前开发的相关图书产品当中,主要有精装本、分科本、珍藏本、汉译名著日历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书目提要》几种。精装本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0种名著,在商务印书馆成立100周年之际出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2009年推出的珍藏本进行成套出售,限量发行,并附赠收藏证书,而2018年推出的珍藏本采用布面精装,每册书的平均单价达到120元每册左右,对购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在丛书出版40周年之际推出的汉译名著日历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书目提要》,都主要面向对汉译名著丛书已经建立了情感认同,且希望进行收藏的读者。
在出版普及本方面,商务印书馆也进行过尝试。对于“如何让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从高雅的学术殿堂走到普通读者中间”(7)陈小文.从高雅的学术殿堂走到普通读者中间——《汉译名著随身读》的出版思路[J].出版参考,2003(06):20.,商务印书馆进行了考虑。2002年,推出了《汉译名著随身读》十册。这一套丛书选择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等十本最具代表性的图书,编辑成大约5万字的节选本,以口袋书的形式出版,出版之后在社会上收到了不错的反响,但是后续未见出版。从《品牌之道——商务印书馆》一书中,说明了该系列停止出版的原因:“此套‘随身读’在社会和学界引起的反响不一,有的称赞商务出版的这些‘口袋本’质量远远超过过去流行的那些‘缩水名著’。……但是相当多的读者对这样的处理方式表示怀疑。北大比较政治学方向的一位研究生表示,删节学术名著是不严肃的事情,等于削足适履,结果将是因形害义。为谨慎起见,商务没有续出此一序列。”(8)于殿利等.品牌之道——商务印书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52.商务印书馆的名著普及化之路还在探索当中。
可以看出,基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产品延伸主要面向对“汉译世界名著”有所了解,具有喜爱之情或者有收藏需求的群体。珍藏本面向有购买能力和收藏需求的群体,分科本的推出,也能够满足当下的一些想购进整套图书的图书馆与各类机构的要求。然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中所蕴含的人类思想精华,如果能延伸向更广泛的大众层面,将更能大限度地开发与发挥它的社会价值。让名著走向大众,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五、《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新时期的数字化建设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商务印书馆也紧跟时代发展,启动了以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资源数字化、商务电子化、外部互联网、内部局域网和辞书语料库为主的“四化二网一库”信息化工程(9)《商务印书馆120年大事记》编写组.商务印书馆120年大事记 1897-2017[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二十年的时间过去,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打造了包括电子书、数据库、APP在内的多种数字化产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为一项品种众多、历时久远的重大出版项目,对拥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的编辑加工,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图书资源的管理与传播。商务印书馆也正在积极地进行这项工作。
(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电子书的出版
2014年,商务印书馆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实行纸电同步出版,开启了全媒体出版新模式,并在同年4月与亚马逊达成纸电同步战略合作,开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kindle版,首期上线近200本精选本。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为商务印书馆开启纸电同步出版战略新模式的标志,体现了商务印书馆对这样一套产生持续影响的大型出版工程的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视的。
商务印书馆目前已经与亚马逊、多看阅读、京东、豆瓣等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在这些平台上均可购买或阅读商务印书馆的电子书。笔者对商务印书馆官网和京东阅读APP上的“汉译学术名著”电子书进行了统计,在商务印书馆官网的电子书板块下,显示已上架电子书共393种,其中《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中的品种有107种,占到27%的比重。除了著译者、出版时间、本印时间、读者对象、主体词等基本信息的标注外,部分品种还有出版说明、前言、后记、目录等详细的信息,可供读者参考进行选择。官网上的电子书附有直通亚马逊的购买链接,可以进行试读、购买Kindle格式的电子书,可通过kindle设备或kindle电子软件阅读。在京东阅读APP上搜索“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统计到电子书108种,其中有61种为分科本。另有套装10种,集合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学问家、大哲学家的全集或选集7种,包括柏拉图哲学作品集、笛卡尔作品集、康德著作集、叔本华作品集、卢梭选集、尼采选集、马基雅维里作品集,以及经济学、哲学等套装。
在数字出版时代,电子书的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阅读方式。像《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样的长期、大型的出版工程,积累的图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将以往出版的纸质书进行电子化处理,既有利于内容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也为研究人员,为读者提供了便利,充分发挥其贡献于我国的学术文化基本建设、推动世界文化精华传播的重要价值。
(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数字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正在打造的多种主题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印书馆计划基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从书》,以数据库、知识化、移动化、互动化、多媒体化的方式重新组织、演绎,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面向新的知识服务需求和应用环境,进一步释放、增强其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与经济效益,实现全文主题检索、中外文对照阅读、听书(机读)、社群互动等知识服务功能(10)商务印书馆APP[EB/OL]. (2019-8-23)[2021-11-29]. https://www.cp.com.cn/Content/2019/08-23/1419264431.html.。
目前,“汉译学术名著”的数字图书馆还在开发当中。在商务印书馆APP中,可以看到已经上线的部分功能。“汉译名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汉译名著全文检索数据库以及汉译名著电子书。“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已推出26种名著125集,邀请对相关图书有精深研究的学者专家,对已经出版的图书进行导读,对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学术价值详为讲解,分享独家研究心得,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数据库的建设也是商务印书馆数字化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2006年,商务就启动了辞书数据排版系统项目和工具书在线工程,到了今天,已经完成了《商务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东方杂志〉全文检索数据库》建设。目前,商务印书馆的数据库有三条产品线:工具书、学术著作和历史期刊。学术著作的产品线——《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数据库》主要面向学者,提供分类导航、智能标签导航、知识体系导航、关键字及高级检索查找世界学术名著内容等功能,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很大的便利。电子书产品目前还未整合到APP当中,出版情况在上文已有所分析。
可以看到,现在关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数字图书馆与数据库的建设有许多部分仍处于待开发状态,但从商务印书馆对这项数字出版工程的规划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将会形成一个集电子书、视频课、数据库为一体,既便于普通读者学习阅读,又便于专家学者研究查证的可读、可听、可查的互动化知识服务体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种蕴含的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也能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数字化传播
图书营销就是一个尽可能将出版物信息传达给更多读者,并引起读者购买兴趣的过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出版物通过网络渠道营销是进行宣传推广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商务印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化营销矩阵,通过“两微一端”、直播、豆瓣、短视频等当下年轻人比较关注的平台和方式进行图书信息的传播。
在微博、微信等大家常用的社交平台,主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主题对图书信息进行宣传介绍,并与读者进行互动。比如在微博平台,主要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进行图书信息的发布和推广。如通过“新书速递”“书摘”“重印直达”“每日荐书”“重温经典”等多种板块进行图书推介,也经常开展转发赠书活动吸引读者目光,与读者进行互动。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最近开通了“博格读书”视频号,在微博、B站、微信、小红书平台入驻,也是通过短视频进行图书推荐,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新举措。从直播方面来看,商务印书馆在京东、当当、天猫、快手、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平台开设了直播间,能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使用习惯,积极拥抱互联网渠道,进行图书的阅读推广。相比于当下比较普遍的邀请自带流量的KOL、网红大V等进行卖书的模式,商务印书馆更侧重于围绕主题,邀请学者或是图书编辑,对图书内容进行深度介绍与传达,并结合打折活动进行图书的销售。如以“走进神秘的中亚”为主题,开展了多期专题直播:邀请丛书当中《草原帝国》的译者蓝琪分享她的译书经历,分享自己的中亚史研究心得;邀请历史学博士袁剑为读者讲述神秘的中亚等,为读者介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中的历史类好书。以“读懂一两个大哲学家”为主题,通过著名哲学家陈嘉映与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的对谈,为读者介绍最应该攻读的重要哲学家等等。
商务印书馆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字传播体系,也可以看到,作为拥有百年历史,且已经拥有广泛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一直保持着自己比较严肃、精深的品牌形象,在推荐性博文、微信推文、直播形式上都进行比较深度的信息传达,并不唯流量是图。进入新时代,既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也要深耕品牌形象,以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多出好书。
六、结语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我国学术文化基本建设的重大工程,对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从20世纪80年代社科类丛书大量涌现的“丛书热”当中产生,但并未随着热潮的褪去而消逝,而是成为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版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套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译丛,并还将不断延续它的出版之路。
在出版的40年当中,丛书不断加入新的品种,推出新辑的同时,也在对以往出版的品种进行积极的内容修订和将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和建设的工作,对我国重大出版工程的图书资源管理能够提供重要借鉴。同时,在注意力稀缺的数字化时代,出版社都期望通过丛书的出版来强化品牌形象,吸引读者目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也能够给丛书的策划与出版提供借鉴。同时我们也看到,《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新品种的出版和数字化建设都处于未完成状态,在数字化时代,可以充分开发丛书丰富的内容资源,打造出多样化的知识服务产品,并在普及性方面作出更多的尝试,让这一套代表着人类思想文化高度的丛书被更多读者所了解,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