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与理论分析

2021-02-09姜欣言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文艺学理论分析意识形态

【摘要】从郑慧生先生的学术历程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很明显发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概念,同时也能发现他始终站在开阔的历史事业角度看待问题。郑慧生多年从事文艺批评实践的工作,并提出了文艺学批评这样的理论基础,可以很好的对文艺学的内在规律进行探索,同时,郑慧生也针对性的提出了当下文艺学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推动了我国文艺学的发展。在本文的叙述中,就针对郑慧生文艺学的批评实践与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郑慧生;文艺学;批评实践;理论分析;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1-196-03

【本文著录格式】姜欣言.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与理论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1):196-198.

前言

在郑慧生先生的文艺学批评当中,基本上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针对文艺学当下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利用这样的批评理论进行观点的审视与梳理。其次,是对文艺学批评进行自觉方面的实践分析,以此构建出相应的理论框架。最后,就是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为文艺学批评未来更好的发展,提出一定的可靠性意见。

一、文艺学批评的现实需求

在传统的文艺学发展中,主要分为三方面,分别为文艺学理论、文艺批评、文艺史[1]。其中,文艺学理论是重要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当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文艺理论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中国规带文论、西方文论以及马列文论进行分析。因此,就需要在这三方面研究中,确定好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实现研究中的全面整合分析,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2]。但是,由于在文学的实际研究过程中,受到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出现了诸多文艺理论的一些基础问题。为了良好的实现研究与分析,就要对其现有的文艺理论基础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解释,并成为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这样对自身学术的审视,更加需要利用一种批评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解决与处理,以此保障研究的顺利进展。当下所开展的诸多研究中,都受到郑慧生先生的影响,提出长期的发展中,文艺学存在着较为合理的地位以及意义,因此在文艺学当中,性质以及内在发展规律有着切实可靠的基础。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下,就逐渐的使得中外文艺理论,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自己圈子当中不断内卷和膨胀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文艺学当下所出现的情况,就需要构建出一种文艺学的元科学,也就是构建出文艺学批评[3]。

另外,在当下对文艺学理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方面的理论分歧和理论质疑。因此,在文艺学批评当中,也会面对相同的问题,以此成为文艺学重要的批评实践。在当下文艺学批评过程中,往往对写作有着重要的指标。首先,需要批评者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基于原理、范畴以及标准,同时实现良好的使用。其次,在确定了理论基础、标准以及范畴之后,便可以开展批评对象方面的研究,同时保障写作表述出自身的观点。但是,在当下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对提出的观点,需要基于事实以及逻辑方面,实现严谨的分析。综上所述,批评者需要在当下的分析中,明确出上述三个指标,进而明确出现阶段所需要明确的具体问题,同时开展针对性的问题审理与探究分析。另外,还要加强 与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积极的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平台。

例如,在贾平凹发表了小说《带灯》之后,当时一些学术期刊和一些批评期刊,就发表了一学术研究者所提出的一些批評视角下的文章。其中,刘建梅在文章中,就提出小说当中的女主人公,由于精神完全依附于男人,使得形成了并不独立的人物形象,因此这样也是体现出了男性作家自身的视角局限性。但是,对这样的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阐述和合理性的分析,往往需要日后进一步的进行深入研究与补充,但是也相应的缺乏一定的深入探讨。因此,当下的文艺批评方面,一旦没有一个自觉的文艺学批评意识,或者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就会使得无法充分的利用文艺学当中的理论知识,实现良好的梳理。因此,文艺学批评这门学科还有着较为长远的发展进程。

二、文艺学批评的自觉实践与理论自觉

郑慧生先生是我国文艺学元科学的缔造者,在其发表的文章当中,明确提出文艺学批评与文艺批评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文艺学批评是一种基于文艺学为对象,所开展的一种科学活动[4]。文艺学批评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一些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的科学研究。因此,首先从性质的角度来看,文艺学批评更多的是学术性方面的批评研究。从主体方面来看,文艺学批评则是一种专业研究人员的具体批评活动。从任务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需要在研究中,不断的探寻当下文艺学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关系,以此可以逐渐解决文艺学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就可以推动我国文艺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从学术角度上的事实判断,同时也对其价值进行了判断,更多的是一种学术角度的比较分析,因此更加需要利用实证的方式进行阐述[5]。

(一)文艺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学理研究

在当下开展的文艺学研究活动中,主要建立在文艺理论的一些基础学理当中,因此就是针对文艺学当中的一些具体标准、范畴以及诸多的基础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但是,对当下一些研究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作者在批评中,始终缺乏对一些基础学理的深入了解,并且无法进行准确的运用,这样就会导致在反思、批评过程中并不合理。往往需要文艺学研究中,可以很好的进行检视与交流,这样才可以很好的进行判断分析。例如,在著名学者李春青先生的研究文章当中,就曾明确提出文学本质的界定问题,这样就可以对当下意识形态的具体运用和理解,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当下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就会导致人们对当下文学的功能性、内在发展规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具备着一定启发性的作用。

郑慧生的研究中,就针对这些显著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意见与看法,并发表了一篇《反科学倾向不利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文章。在文章中,提出了“用错概念”“模糊学科界限”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此可以很好的针对本质虚无这样的错误理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因此,对这本书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针对性的批判,使其成为了我国文艺学发展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二)文艺学研究活动中的学术规范与维护

在当下进行文艺学批评的过程中,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学术领域的批评与价值的判断。同时,就成为了一种学术角度的对抗,在进行批评中,格外的需要重视实证与逻辑之间的关联。为了保障对批评对象的合理性,就需要在批评过程中,可以基于实事求是的方式,同时也遵循严格的写作规范,实现针对性的批评文本的细致阅读,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实现批评与分析。因此,所形成的批评文章,要保障呈现出严谨、明确且精辟的文学形式。

在郑慧生先生的批评实践过程中,就格外的体现出了批评伦理当中的具体规范。例如,在王确教授的一书当中,就提出文学经典的生成依据,重要的并不是文学经典自身,而是在人们进行阅读中,受到文学方面的感染,以此让人们很好的认识文学,以此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策略。其次,在人们进行文学现象认识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保障在一个合理的认知范畴,实现针对性的分析。在当下进行研究中,需梳理出明确文学经典概念,并掌握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人们不得不面对诸多的问题,例如针对历史与现实、客观与主观以及变化与稳定之间,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传输,以此有效的保障在批评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身的观点,并明确出具体的观点与内容,充分的保障合理性。

(三)文艺学批评的实效性

在当下文艺学批评的过程中,其重要的时效性在于,需要从敏锐、具体以及及时的方面出发,很好的实现良好的敏锐问题,以此针对当下在文学界当中出现的诸多论调,例如针对一些去经典化的观点,以此对一些在文艺学批评当中出现的非学术化的观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解决。同时,在当下研究中,还需要积极的保障对出现的一些文艺史,在命名中的随意性问题,以此对学术期刊选稿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此形成一种良好的文艺学批评氛围,避免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观点和内容。

在文艺学批评基础理论的发展中,郑慧生先生在自己《文艺学批评实践》当中缔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在之后的其他作品当中,对其基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深化,以此凸显出郑慧生的思想已经有着较高的自觉性。在对其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以此针对当下文艺学批评进行性质的详细界定,同时也相应的明确出了当下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阐述的方式,在文章当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受到了同行的热烈讨论和分析。

其实,在文章发表15年前,郑先生就已经在文章当中提出,任何一个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直接受到研究对象的影响,只有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才可以很好的将研究的主体与其他事物进行有效的区分,以此保障有系统研究的重要价值。在当下的视角来看,这样的文艺学批评发展中,不仅仅需要有事实的基础,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积累,进而实现理论方面的依据,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三、文艺学批评的发展条件

在郑慧生先生的研究中,其编写的《文艺学批评的功能》中,就针对文艺学批评当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作用,并明确出重点阐述观念创新,同时也相应的实现了机制创新,因此成为当下的学术研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出现的诸多学术界的乱象问题,一些关键因素也相对比较醒目,例如一些僵化的学术行政管理机制,就是一种对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些刻板化印象,以此其形成的评价以及管理工作,基本上都需要基于量化、级别化为主要的标准,是一种学术泡沫的体现。

不仅仅受到这样的外部因素影响,同时在当下文艺学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行为的主体需要受到严格的审理。在学术行政管理机构当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其管理行为始终都需要基于对学术的充分理解以及价值方面的需求角度出发,这样就可以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全面改革,以此实现行为主体精神层面与价值信仰方面的分析,但是更多的是抽象的问题。

在当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需要格外的重视起来。首先,要重视起爱智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对真理与智慧方面的价值追求。其次,是需要基于职业与人性方面的基本道德。所开展的学术行为,是否能够成为职业内心的独立性主体,同时可以很好的成为抵御俯冲的权威,使其成为科学研究可以获得关键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當下进行学术行为方面的开展中,为了实现良好的合理性并坚持下去,就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并保障为学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可以推动文艺学批评领域的发展。

对文艺学批评的实践而言,是一种较为孤独且寂寞的研究道路。这是由于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对文艺学方面的批评,同时也涉及到对文艺学理论方面的批评,因此涉及到诸多的内容。在进行批评时,也需要对作品当中的一些人物,甚至是一些文艺界的“巨星”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良好的批评实践,就要具有较为坚韧的人格品质,同时还要在批评中可以有着较为严谨的学术品格,这样才可以很好的针对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与处理。

其次,在当下的研究过程中,文艺学批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得到完善与改进,以此可以扩展文艺学批评实践的发展道路。实践中的文艺学批评,往往需要被当作一种十分重要的理论,很好的保障针对诸多领域当中的内容,实现批评的实践分析。而作为一种理论,需要更多的文献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郑慧生先生的研究中,由于长年的学习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批评实践经验,并具备着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分析能力,以此成为我国文艺学批评领域的重要人物。在发表的诸多文章当中,系统性的为文艺学批评提供了较高的价值,有效的保障在后人的研究中,可以基于特定的标准以及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出发,实现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更加满足当下对文艺学批评领域发展的需求,是一种构建出未来良好批评氛围,同时构建出一个沟通交流平台的重要研究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在艺术界的发展中,为了有效的实现良好的文艺学批评发展,郑慧生先生所做出的贡献,并明确出在进行研究中所需要的诸多标准和研究的态度。为了实现我国文艺学批评的发展,就要明确出具体的研究范畴和发展的方向,以此为后人的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小华.从“学生评教”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形象——以郑惠生教授《文艺理论》教学为个案的调查研究[J].美与时代(下),2020(5):123-127.

[2]黄树芝,崔德香.自由洒脱的教学美——听郑惠生教授讲理论课[J].美与时代(下),2020(5):119-122.

[3]郭德茂.一部敢于批评善于批评的学术著作——读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感言[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4-85.

[4]翁奕波.文艺学批评的寂寞践行者——读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8-90.

[5]易崇辉.着眼于文艺学生态建设的文艺学批评实践——读郑惠生先生《文艺学批评实践》有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91-93.

作者简介:姜欣言(1997-),女,山东省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级文学和文艺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艺学理论分析意识形态
文学学:一门研究话语艺术的学问
美丽的碎片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