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图式理论,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2021-02-09张宁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应用

张宁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图式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对原有图式的“发现”与“激活”,对目标图式的“建构”与“内化”及对生成图式的“迁移”与“运用”等活动,提升学生在预测推理、理解分析、评价判断等方面的英语阅读能力,由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图示理论;应用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12)。儿童时期是发展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注重词和句的认读活动,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准备阶段,而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开始偏向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能够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和课外读物,并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实践证明,图式理论能够为教师提供新的视角来解读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图式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翻译、阅读以及听力技能的培养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理论认为,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是以单元形式(即图式)建立的,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程晓堂,郑敏 2002)。根据图式理论,阅读需要调动语言、内容和形式三种图式,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的三种原有图式与阅读材料的目标图式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决定了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将图式理论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教师厘清学生原有图式与目标图式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激活原有图式,丰富原有图式,进一步构建新图式,从而有能力读懂各种形式的文本,运用图式围绕话题进行表达,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以译林版英语6B Unit 5 A party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在学生原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激活相应图式,让二者建立联系,并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建构、内化新的图式。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生成图式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一、原有图式:发现并激活

在图式理论的指引下,美国认知学家奥苏贝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了阅读前导的概念。他建议作者应以书面的形式在阅读之前向读者提供所需的背景知识。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将阅读前导分为两类:补缺前导和激活前导。前者指当读者完全缺乏某方面的背景知识时,需为其提供所需图式;后者指当读者已具备所需图式,却因材料中文字提供的信息不足或不清而无法运用时,需帮助其激活图式。

本单元的聚会主题是为学生所熟悉的话题,但教材的材料内容与图片聚焦于课本的主人公,与学生原有图式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教师采用了激活前导的方式。在学生进入文本阅读之前,教师通过图片、问题、板书等多种支架,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内容概要和文章体裁,激活学生已知的信息图式。该做法贯通了学生原有图式与阅读文本目标图式之间的交流渠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

(一)图片归类,激活语言图式

首先,教师用课件为学生呈现了一幅满是食物和玩具的图片,邀请学生加入“看图片说单词”的游戏,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用英语大声说出课件上快速闪现的图片。在图片滚动播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已呈现的物品归纳为Food,Drinks,Snacks,Toys这四个语言图式。然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归入这四个语言图式。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回忆自己所学过的英文单词,通过互相补充的方式激活并丰富了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后面的阅读做好了铺垫。

(二)问题推断,激活内容图式

教师通过“Where can you usually see these things?”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四类物品通常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调动头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而对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和推断也让学生自然地走近文本的主题——party,由此自然引出师生间关于聚会背景知识的交流,教学过程如下。

T: Do you love parties, children?

Ss: Yes!

T: Why do you love parties?

S1: Because I can have my favorite snacks at party.

S2: We always play interesting games with our friends.

T: What interesting games do you play?

S2: Easter Egg Hunt, Musical chairs and so on.

T: Sounds interesting. Maybe we can try it at our party. Does anybody want to share?

S3: Sometimes we wear fancy clothes and go to the party.

T: Thats fascinating! What did you wear last time?

S3: Spider Man costume!

圍绕聚会主题,教师和学生交流聚会上所做的事情以及举行聚会的时间等内容,唤醒了学生脑海中原有的关于聚会的内容图式。

(三)内容预测,激活形式图式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材料以记叙文为主,学生对记叙文的六要素(time, place, characters, cause, process, result)已有一定了解。教师利用学生与阅读材料间的信息差,抛出预测性问题,询问学生阅读材料可能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将学生的置疑和猜测及时板书在黑板上。这样的置疑、猜测的过程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后续形式图式的框架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目标图式:建构并内化

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理解篇章大意、抓住具体细节、把握作者意图,读者有意识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例如猜测词义、内容预测、判断推理和归纳总结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阅读策略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初步运用简单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归类。当新信息经历同化、顺应过程后再与已知信息与经验有机组织起来,新的图式便构建而成。

(一)主旨概括,补充形式图式

上个环节中,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的阅读。因为预测与实际课文间存在着信息差,在听完完整语篇后,学生找到文本中描述了聚会过程(process)的内容。

接着,教师让学生尝试用一至两句话概括孩子们在聚会中所做的事情。学生根据第48页最后一句“What is he going to do for the party?”推断出本页的中心句为“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for the party?”而这句话也是本单元语法部分的重点。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内容相对简单,让学生尝试寻找或概括段落内容,对于学生形式图式的构建大有裨益。快速找到文本的中心句,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章主旨和框架结构。通过中心句的归纳,学生详细了解了聚会过程,知道了要将整个聚会过程分为聚会前和聚会中两个环节,由此完成了对文本框架结构的补充,建立了包容新信息的形式图式。

(二)词义猜测,丰富语言图式

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或难句是常见的。有的学生习惯于“置之不理”,导致文章读不通;有的学生碰到生词就查,查完了继续阅读,降低了阅读的速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插图对生词或难句进行猜测、分析、推断,在通读全文后,再次对生词或难句进行猜测和判断。如此反复,不断验证,逐步提升在语境中扫除阅读障碍的能力。

本单元中有一句话为“A clown appears”。其中有两个生词,第一个词学生根据图片很容易就猜到了,第二个词教师给了三个选项:A.comes B.goes C.jumps,让学生反复朗读上下文后选出最佳答案。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正确答案,他们发现这句话其实是下面对话的旁白,这样就只有A选项是最合适的。大胆的猜测源自于对插图、语境的仔细研读,新的语言图式的成功建构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降低阅读难度。同时,学生的语言图式也通过对词汇、句式的分析判断而逐渐丰富起来。

(三)头脑风暴,扩展内容图式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本案例中,在理解全文、把握细节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归纳文本,补充标题“A party for        ”,并通过小组合作,根据板书的思维导图复述文本,再引导学生以聚会主题为落脚点,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T: What kind of party do you like best?

S1: Halloween party.

T: Why?

S1: Its fun. We can make pumpkin lanterns.

S2: I like Christmas party best.

T: Why?

S2: Because I can get many gifts.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喜爱的聚会,不同的聚会又有着不同的背景文化。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不同聚会的文化差异,既掌握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又在碰撞中积淀了内容图式。

三、生成图式:迁移并应用

迁移是指学习者已取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运用是语言的核心和根本。要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師必须创设适宜的语境,设计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运用语言知识,在运用中内化语言、输出语言,实现新生成图式的迁移。

(一)文本续编,迁移图式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展现个性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立足文本主题,延伸文本语境,结合文本特点,设计一些续编或创编任务,提高学生运用新图式的能力,同时也拓展和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单元文本内容有着清晰的时间线,在学完最后一部分选择疑问句的内容后,教师先向学生提问:If you were the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irst?学生回答后接着追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然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拟出聚会活动的节目单(如图1),并用表示时间顺序的序数词来进行介绍。

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一位学生发言如下。

Childrens Day is coming.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At the party, we are going to have some snacks first, because we want to share nice food with our friends. Next we are going to sing a song together. Its our holiday and we want to sing aloud. T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some fruit as we must be thirsty. Then we are going to watch others playing and clap hands for them. Finally, we are going to dance with all of our classmates. We wish to have a great time.

该环节延续了阅读文本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浸入到文本内容之中。通过想象和展示,学生完成了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迁移,思维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得到了锻炼。

(二)文化比较,应用图式

英语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能够理解文本材料的观点和态度,而且在于经过阅读,学生能够有所启发,能够与教师、自身以及文本材料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杨柳,2016)。教材中的一些阅读内容与文化知识的结合比较密切,教师可以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丰富其内容图式,引导学生将语言图式及形式图式迁移到内容上来,运用所学图式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单元阅读文本围绕聚会展开,但中西方的聚会文化存在不少差异。教师布置学生课后根据中西方聚会文化的不同,六人小组排演不同主题的聚会,并分组进行展示。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让他们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新学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并进一步完善聚会主题内容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文本信息关键处或疑难处引导学生整合语言图式,如由一个词语延伸出一系列词语,进而汇聚成一个图式词汇网络,促进学生对基本语言知识的理解;在主题意义探究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内容图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比较、理解、迁移,形成积极的阅读心向,加深学生对聚会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在回顾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完善形式图式,指导学生自上而下地进行阅读解码,迅速提取阅读材料的核心要素。

由此可见,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遵循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模式。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能提高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实效,亦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杨柳.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12).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22650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应用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