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阈下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2021-02-09王暑雅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摘要】深度学习视阈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使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内涵,把握高效学习技巧,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在深度学习视阈下,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知识内容,设置合理的任务,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使之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文章简要阐述了组织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个数学活动设计策略,旨在改善传统低效的教学现状,帮助学生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学习活动;教学策略

一、前言

深度学习源于人工智能领域,具体以发展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整合知识信息并构建全新的知识脉络,将知识脉络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正向迁移的学习目的。小学数学教师设计深度学习活动,符合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深度学习视阈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行思考,逐步形成高阶思维,把握数学学习本质,形成积极的学习内驱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组织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活动是在顺应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开展的高效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在深度学习视阈下,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核心任务,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数感,领悟各种数量关系及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还能够用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数量变化及其规律。此外,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还能树立良好的空间观念,运用几何直观来简化高难度问题,通过合理的分析、判断来体会数据中隐含的信息,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二)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设计形式多样的深度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按照由简入繁的原则设计不同的活动,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供学生选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适时组织开展团队学习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之通过合作来完成深度学习任务,从而培养良性竞争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切实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其追求的是学习的深度,要求学习者深入知识本质,而不仅仅满足于浅表层次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联系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概念、定理、规律等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和体会,建构个性化的理解框架。因此,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开展深度学习活动,教师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习方向偏离轨道

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习质量的必要保障。但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度主导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产生固化思维,这不利于学生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部分教师长期受到传统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片面地认为教师是课堂的核心,未能准确地定位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没有充分認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同时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题效率难以提升

解题效率足以体现学生在特定阶段的学习质量,也可以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2]。而部分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选择直接呈现正确答案和具体解答步骤,忽视了技巧和方法的传授,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依赖性,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解答习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热情会被消磨殆尽,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品格的形成。实际上,由于数学习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变化性,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认真分析已知条件和求解对象灵活地制定解题策略,而在机械固化的解题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灵活的解题思路,自然也无法高效地处理和解决数学习题。

(三)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是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忽视了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选择照搬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未能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同时,部分教师没有对授课方案进行合理优化,没有注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难以提升。在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四)动手实践能力偏弱

实践性是数学学科的根本特征之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应用。为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的实践探究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但部分教师未能注重实践活动开展,也疏于实践引导,致使小部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出无关学习的举动,影响了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于以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即直接根据其考试成绩展开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导致评价没有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激励功能。

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一)创设直观情境,指明学习方向

情境兼具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直观学习情境是高效课堂的保障,为提高教学效率,解决学习方向偏离轨道问题,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意直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指明深度学习的方向。在创设情境时,一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引入生活化的内容,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有效降低其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用好多媒体这一重要的辅助工具,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情境素材,为深度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厘米和米”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创设直观情境,出示不同的测量工具,如米尺、直尺、卷尺等,让学生在了解测量工具的同时,感受不同刻度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书本厚度、课桌高度、桌面宽度、手指长度等,掌握测量的技巧与方法。再次,教师讲解毫米与厘米的知识,并阐述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明白一厘米等同于十毫米,理解毫米与厘米的换算知识。同时,教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讲解分米与米的知识,提问:“一米等同于多少分米?”学生思考后回答:“一米等同于十分米。”最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后小练习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直观情境中做题,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深度掌握测量和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细化习题讲解,传授学习技巧

细化习题讲解有助于传授学生深度学习技巧,因此,为提升解题效率,教师要将习题讲解融入教学活动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下仅仅讲解习题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对解题技巧和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过程,从而增强其解题能力,帮助其突破思维定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运算律”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阐述运算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其初步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知识[4],明白两数相加,加数位置互换的情况下,和不变,这种运算律是加法交换律;三数相加,先算前两个加数或后两个加数的情况下,和不变,这种运算律是加法结合律。其次,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出示习题:邮递员上午骑行( )千米,下午骑行( )千米,则邮递员当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请结合加法交换律的知识,列出不同的算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列出了算式。教师检查后,出示正确的算式,再鼓励学生分别计算两式结果,使之发现两式的和一样。接着教师又出示习题,引导学生按照加法结合律的概念来列出不同的算式,加深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知识的印象,为其他运算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开展合作教学,培养自学意识

合作教学有助于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确保分组的合理性,尤其需要注意使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合理地设计合作式深度学习活动,确保其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促使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自行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趋于均衡。之后,教师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多边形。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抽查各个小组中的组员,检查其讨论成果和学习质量,引申出多边形的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点阵图,绘制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引导各个小组结合教材提示,思考两种图形的面积求法。在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听取不同小组的回答,并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出示公式。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例题,鼓励各个小组在合作中探究问题答案,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加深学习印象。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确保课堂秩序稳定,避免个别学生做出与学习无关的行为,以提高合作探究的质量。

(四)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质量

实践活动是提升学习质量的绝佳途径。教师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學生在深度学习活动中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实践活动应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对应,不能偏离具体的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重难点出发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在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给予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避免个别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做出无关学习的举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乘法”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让学生以观看微课视频的形式回顾分数知识,然后讲解分数乘法并介绍“子乘子、母乘母”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构建分数乘法知识体系,使之通过深度学习来了解分数乘法知识的本质,在完成深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形成高阶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计算抢答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计算不同的习题,使之将学习注意力放在实践活动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还能提高深度学习质量[5]。

(五)着力创新数学课程评价体系

为增强深度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教师需要着力创新数学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程度,对其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进步表现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在开展习题教学、合作教学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对其实际学习情况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评价,使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引导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推动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完善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确保其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真正达到深化知识理解、掌握技巧方法的目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组织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优化深度学习视阈下的学习活动设计,教师应分析学习方向偏离轨道、解题效率难以提升、自主学习意识较低、动手实践能力偏弱等问题的成因,采取创设直观情境指明学习方向、细化习题讲解传授学习技巧、开展合作教学培养自学意识、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质量、创新数学课程评价体系等有效策略,设计优质的深度学习活动,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秋凤.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华夏教师,2020(20):52-53.

[2]刘荣荣.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20(19):55-56.

[3]曹海波,鞠璐.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追问的有效策略探究:基于信息的有效输出与反馈[J].现代教育,2020(06):53-55.

[4]马丽荣.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8):114-117.

[5]程明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04):66-70.

作者简介:王暑雅(1990.08—),女,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三河口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