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女性精神

2021-02-08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21年2期
关键词:劳力士日志腕表

近一个世纪,“Perpetual”(恒动)不仅是镌刻在每一块劳力士蚝式腕表表盘上的一个词,更是一个哲理,一种精神,提醒和激励着人们对于卓越的恒久追求,不断进步、突破界限、鼓舞他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这也是ELLE创刊75周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全球女性传递的精神。因此ELLE在合作伙伴劳力士的支持下,为你讲述一系列杰出女性的故事。

这一系列动人的故事,以2020年11月刊的封面人物——劳力士代言人李娜开始。多年以来,这位第一个获得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用自己的绝对实力、专业成就,以及幽默、善良和真诚的个人风格,不断鼓舞着我们。此后的两期专题故事,我们讲述了来自探险、艺术和运动领域的4位杰出女性——登山家罗静、艺术家彭薇、帆船运动员徐莉佳和舞蹈家朱洁静的故事,从她们的经历、成就和人生哲学中,探寻什么是鼓舞人心的“恒动之力”。

数十年来,劳力士一直与电影艺术有着深厚渊缘:劳力士腕表不但曾于多部经典电影中亮相,且凭借创艺推荐资助计划支持年轻制作人。2017年起,劳力士担任奥斯卡金像奖的荣誉赞助商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专用钟表。2018年起,劳力士亦赞助了奥斯卡理事会奖年度颁奖典礼,以表扬电影行业的终身成就。此外,劳力士也是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的创始支持者。借着这些合作关系,劳力士支持电影领域的卓越表现,保护电影行业的历史,更推动电影专业知识世代传承。

在本期的专题故事中,我们讲述的故事来自两位耕耘于纪录片与电影艺术领域的女性导演:现象级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导演陈子隽,以及凭借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获得多项国际级电影节大奖的王丽娜。她们将与我们分享关于纪录片和电影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恒动之力”是如何鼓舞着她们的生活和创作。

王丽娜:用镜头抵达世界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过,写诗是这世上最清白无邪的事业,而他唯一的工具是语言。对王丽娜而言,拍电影便是世界上最清白无邪的事业,“它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突然抵达了我,燃烧了我的心”。只有保有最初的那颗一直恒动跳跃的心,才能够抵达未知,抵达希望。

如果将摄像机交给你,你会怎么来讲述故事呢?会用什么样的镜头来描述世界呢?又会对故乡怀抱怎样的情意呢?王丽娜以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奉上了在心中燃烧已久的答案。

这一部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斩获奖项的诗意电影,将触角伸向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透过三个孩子的视角讲述永恒的命题—— 离别。艾萨与母亲离别,凯丽与故乡离别,穆萨与梦想离别…… 无数次的离别织就了一幅辽阔隽永的沙漠生活绘卷,也唤醒了每个人对于成长的温柔眷恋。

跨越国度,跨越了想象和语言

日本东京,《第一次的离别》正在展映,一个白发老太太排了长长的队,出现在王丽娜面前:“谢谢你。我从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有这么纯净的孩子。你让我在东京抵达了这一辈子都不会去到的地方,抵达了世间这么美丽的地方。”她被这种遥远的相似性打动了,隐隐感知到某种无形的力量。那是影像和文字跨越了国度、跨越了想象和语言,抵达了陌生人心灵深处,她很在意。

同样在意的,还有电影里随处可见的真实感。《第一次的离别》选角启用的均是素人演员,在拍摄之前,王丽娜经历了两年田野调查,積累了60万字的文字素材,和孩子们日日朝夕相处,并为他们营造出尽量真实的拍摄氛围。“从我的电影美学而言,为了保护真实感,我一定会在电影中用到第一场戏。”只因那些真实带着生命的毛边感,粗粝且不完美,这才是她所在意的生活的本质。

王丽娜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来形容片中的一场戏,这也是她最心仪的一场戏。当艾萨的母亲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要被送去养老院,镜头掠过了一张张村庄里的老人的脸庞,捕捉他们的神情。这些老人都是素人演员,和艾萨并不相识,但是当王丽娜给他们讲述艾萨的故事,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当母亲将被送走,老人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母亲的离别。瞬间,又沉默无声,一切都是那么地真实。” 电影画面里,还不知道自己就要被送走的母亲远远地出现在后景,微笑着。

在王丽娜看来,沉默无声是应对离别的最好的方式。因此她坚持不为这一场戏加上音乐、渲染戏剧化的情绪氛围,只留下一片沉默。隐约的呼吸声,叹息声,老人手中珠子的摩擦声,风吹过老人胡须的声音,离别正在发生。

那些纯真的,没有被规训的

王丽娜和孩子们的相遇充满着缘分。在为电影选角时,她在上千篇作文里读到了“我是妈妈从外星空带来的,妈妈的耳朵听不到,她也不会说话,我用我的眼睛和妈妈说话”,这样的句子引领着王丽娜遇见了艾萨。而在一次偶然的扫街中,王丽娜看见了凯丽在土坯房前穿着红裙子跳舞,“像个小精灵”。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在那些童言无忌的语言表达中,持续地收获惊喜。“凯丽的弟弟艾奈兹尔站在高高的胡杨树上,喊一句,考试就是靠运气,我才不在乎呢,就把全世界的学生联合到了一起。又或者,外面下雨了,他会说月亮充满了太阳,下雨了。”当天真烂漫的凯丽模仿小羊吃叶子的时候,艾萨说:“你如果吃叶子的话,就像风吹过嘴巴一样。”王丽娜很珍视这些没有被规训过的语言魅力。“孩子的天性,是你设计都设计不出来的。他只需要站在胡杨树上喊一句,人类身上那些共性的、没有被规训的东西全部呼之欲出。”

“我接手的时候有点犹豫。关于新冠疫情本身,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相关纪录片,而从我们本身的制作特点——从历史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去找到现实的叙述点,也并不再是优势。在这漫长的一年里,各种报纸、杂志、公众号已经有海量的相关报道。这个时候,再去做一部纪录片,意义在哪里?到后来还是觉得,这也许不是一部最工整的作品,类似《手术两百年》那种所谓的‘大片;但是如果做,这会是一部只属于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的片子。在我们的全球拍摄中,连影像里最简单的空镜头,比如城市的空镜、人物的空镜,都会和其他任何时候拍摄的很不一样。我们的历史叙述也不会像《手术两百年》那样从零开始,而会更加结合当下进行侧写。”

为了“这点意义”,陈子隽和她的团队遇到了无数之前没遇到过的麻烦。之前拍摄《手术两百年》,团队曾经走访了12个国家,许多重要拍摄都由陈子隽亲自上阵,但这一次,海外的拍摄只能在国内遥控,并且随着疫情的动态变化,每一天都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开机的第一场拍摄,跟随泰国的“病毒猎手”苏帕蓬去曼谷以西的坎查纳布里省猎取马蹄蝠的活体标本。“当时泰国疫情比较严重,只允许泰国本地摄影师进去,即便我们有这个项目敲定好的国际团队也进不去”。又比如在17世纪对抗黑死病的英国的伊姆村,“那是个很英勇的村庄,每一年都有纪念活动,但今年取消了。有些定下来的历史段落、重要的采访,每天都在变”。

好在陈子隽随着项目边拍边调研的推进,还是找到了突破口,给这部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作品,找到了值得书写和记录的角度。“比如我们找到了乔汉 · 赫尔汀(Johan Herding),拍摄的时候,老爷爷已经96岁了。他在73岁的高龄,从永久冻土层里找到了1918大流感时期的4具尸体,成功获取了病死者肺部组织。要知道,早在46年前他曾失败过一次。因为这份珍贵的样品,科学家得以彻底揭开1918年流感病毒的真面目。”

陈子隽说那天她特别激动,“老爷爷的妻子告诉我们,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接受采访。那个瞬间,真的泪目。这样一个低调、普通又伟大的人物,能在这个时候接受拍摄,一定是他也想对现在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慌乱的世界说些什么。在那个时候,好像我们也随着记录他,进入到了某个人类的历史瞬间。这对纪录片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奖赏。”

对手头另一部关于亚运会的纪录片,陈子隽同样要确保能拍出新视角。“我怕做得特别官方。希望这不只是一部关于亚运会的片子。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文化多元,体育文化也非常多元。希望这个片子能跳出亚运会,探讨亚洲国家关系、人和体育的关系。我看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是游戏,我们的祖先在部落时代就会游戏,这是在自己人中间展开的,当我们愿意和别人做游戏时,证明我们没有将他们作为敌人看待了。体育的出现是人类社会面临差异性时想出来的策略。这样的点就非常有趣,能把片子的外沿打开。再比如,我们在资料里发现一个视力只有0.1的射击运动员多次拿到世界最高奖牌。我做的不是他身残志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传奇故事,去讲述射箭这项体育运动独有的训练方式,反复练习、肌肉记忆,以及射箭运动要求射箭手眼睛对靶心色块的瞄准等等。我希望把角度转向这些,这样讲述会比较有趣。”

一分钟的上帝视角

这两年短视频成了新风向,大家对需要花更长时间来看的节目越来越没耐心。陈子隽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但这也让她重新思考系列纪录片的意义。“我会更在乎结构和层次,要从现实和历史中去找寻缝隙和节点,希望每一个点的背后都是有逻辑的,它才会不断有推动力去向前叙事……我们不能因为市场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还是要因为自己的审美和趣味去做。一个个项目完成好,你就会发现,也许特别快的东西和特别慢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是被需要的。”

对她而言,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恒久追求进步不仅仅意味着不停向前奔跑,有时候,更在于拓展和探索生命的宽度。“(《手术两百年》)我是在拍摄过程中越来越进入其中的。这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从19世纪到21世纪这两百年间,手术从原始蛮荒的状态,变成了一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这其中也充满了人类对自己的探索和认知:不停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所克服,有所成长。”很多人看完片子会跟陈子隽说,特别感谢你,给我们很多正能量。“也许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些人类命运感的东西。”

这种命运感也是陈子隽在拍摄中常有的感受。在拍摄“打开心脏”一集时,陈子隽去探访和拍摄了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迈克· 肖恩。67年前,“心脏之王”克拉伦斯· 沃尔特· 李拉海尝试活体交叉循环技术,为肖恩进行心脏修补手术,证明了在手术中用其他设备代替心脏工作的思路是可行的。1958年,人工心肺机正式研制成功,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长期以来钳制着心脏外科发展的天然瓶颈,终于被突破。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此,千百万的心脏重症病人有了重生的机会。这次拍摄结束后,陈子隽万分感慨:因为拍纪录片,可以去记录改变人类命运的时刻,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时刻的见证者,他们愿意跟你分享生命中的一段经历;就那一分钟,你可能代表了一种上帝视角或人类视角的观察者,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时刻。

于她,或许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

正如她们所佩戴的劳力士蚝式恒动日志型及女装日志型腕表,亦成为迎难而上、竭尽至诚、不懈追求卓越的标志。自1945年问世以来,日志型一直是劳力士腕表的标志表款,亦是优雅风格与高效能的代名词。此日历 時计于1957年推出首款女表女装日志型,将高雅气质与独特功能凝聚在一个小巧玲珑的28毫米表壳里,更适合女性纤细的手腕。

女装日志型腕表备有多种款式,使不同风格的女性可以选择符合其个性的腕表。不仅备有多种材质选择,亦备有多款表带及表盘,以营造不同个性。一如所有蚝式系列腕表,日志型均获认证为超卓天文台精密时计。蚝式表壳搭配镶钻石外圈,表壳及表耳两侧折射出淡雅光泽, 令28毫米蚝式表壳的轮廓更突出,倍添魅力。作为劳力士经典女装腕表,女装日志型是品牌经典名表日志型之延续与升华,一直是优雅风格与精准时计的代名词。蚝式恒动日志型31腕表白色黄金钢款,表盘设有特大VI罗马数字,镶钻石。从审美角度来看,不同型号的日志型腕表在经历了岁月洗礼之后,仍然保留着纯粹的美学元素。

也因此,劳力士日志型是一块腕表,更是一种象征。一如追随时间转动的指针不会停止,在生命这一趟恒久旅程之中,恒动不息,不断攀登,不断挑战,不断创造新的隽永事迹。

猜你喜欢

劳力士日志腕表
多彩律动
高效管理日志文件用命令行就可以
读扶贫日志
从奇迹中走来
美妙的诗
女绅士
未来时刻
劳力士的另类促销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