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窗术治疗白内障术后连续环形撕囊口纤维膜闭

2021-02-08颜管根段宏辉张令洁伍海建

关键词:囊袋开窗滴眼液

颜管根 段宏辉 张令洁 伍海建

作者单位:台州市眼科医院 台州市立医院眼科中心 318000

目前,超声乳化吸除术已成为白内障的主流手术,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少见的术后并发症。除与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i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CCC)有关的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ar contraction syndrome,CCS)外,我们也陆续发现了数例术眼前囊膜CCC开口完全膜闭的病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视力。而且Nd∶YAG激光已无法切除,唯有手术处理。本研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前囊膜CCC开口完全膜闭的患者采取膜开窗切除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囊膜CCC开口完全膜闭行膜开窗切除术的15例(1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9眼),女6例(6眼);左眼6只,右眼9只。年龄41~65(53.3±12.5)岁。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

白内障手术距就诊时间约1个月的2眼,2个月的4眼,3个月的4眼,5个月的3眼,6个月的2眼。既往史中9例患有糖尿病,其中糖尿病病史约10年者3例,约15年者4例,大于15年2例;白内障手术前后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例(3眼)在5年前患过虹膜炎,白内障术前未复发。余3例既往健康。就诊时所有患眼散瞳后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见CCC开口周边的前囊膜呈乳白色纤维化混浊,原CCC开口缩小,可见呈环形增厚的CCC边缘。CCC开口范围内不同程度的白色纤维膜混浊增生。白内障术后1个月就诊的2眼,其CCC开口范围缩小,其内可见淡白色薄纱状纤维增生(见图1A)。之后1个月再就诊,其CCC开口范围内纤维增厚膜变,呈乳白色,覆盖整个CCC开口,窥不清人工晶状体(IOL)光学部(见图1B)。纤维膜与虹膜无粘连迹象。其余13眼均在白内障术后2个月及以后就诊,就诊时即见其CCC开口范围内纤维膜乳白色混浊增生如图1B。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均未见IOL后囊膜纤维化增厚,未见IOL明显变形移位和悬韧带断裂现象。术前裸眼视力(UCVA)检测显示光感者4眼,指数/眼前者6眼,0.02~0.04者5眼,验光视力均不能矫正。

1.2 手术方法

术前散瞳,表面麻醉下做11点处透明角膜切口及2点处角膜辅助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经角膜主切口,用撕囊镊夹起CCC开口内增厚的纤维膜,从辅助切口伸入角膜穿刺刀,刺入夹起的纤维膜内,沿上方瞳孔缘反复划切该处纤维膜,做3~4 mm长切口。在该切口前缘下注入黏弹剂使纤维膜上抬与IOL光学部分离。囊膜剪分别经该切口两端,沿瞳孔缘内侧向3点及9点方向处剪开。再自该两点处向下逐步完整剪除纤维膜并取出。对下方难以剪开者,则从已剪开的纤维膜切口一侧开始,依次将该纤维膜作梳条形剪开至下方瞳孔缘下,再逐条剪除梳条形纤维膜(见图2A─B)。开窗口最好呈类方形,边长4.5~5.0 mm。开窗后适当调整IOL位置,如IOL位置良好,光学部透明平展,襻无曲折,后囊膜清晰,则吸净前房黏弹剂,水密角膜切口。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第1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前房炎症反应情况以及IOL位置,并检查视力和眼压。术后术眼常规予以局部左氧氟沙星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4次/d。2周后停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周后停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随后予以双氯酚酸钠滴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4次/d,持续1个月。为预防和抑制炎症反应,术后予以强地松片10~20 mg每晨顿服,共3~5 d。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复查,复查时均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观察IOL位置及前囊口情况,记录UCVA及最佳矫正(BCVA),询问有无眩光等不良视觉现象。

2 结果

图1.白内障术后CCC开口内纤维膜增生情况A:白内障术后1个月,前囊膜混浊,CCC口缩小,口内淡白色薄纱状纤维增生;B:同一病例白内障术后2个月,前囊膜混浊加剧,CCC口进一步缩小,隐约可见环形增厚的CCC边缘,口内白色纤维明显混浊增生,覆盖整个CCC开口。CCC,连续环形撕囊Figure 1.The condition of CCC fibrous membrane hyperplasia opening after cataract surgery.A:One month after cataract surgery.Lens an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in which the opening of the CCC shrunk with a light white fibrous tulle hyperplasia in the opening.B:Same eye 2 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Lens an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has increased,the CCC opening has shrunk further with a thickening of the CCC edge can be seen indistinctly,white fiber hyperplasia and obvious opacification cover the entire CCC opening.CCC,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

图2.白内障术后CCC口膜闭行开窗术术中情况A:依次将纤维膜作梳条形剪开至下方瞳孔缘下;B:逐条剪除梳条形纤维膜Figure 2.The condition of the fenestration with membranectomy for the opening fibrous membrane of the CCC after cataract surgery.A:Cut of the fibrous membrane and,in turn,the strip to the lower pupil margin.B:After cutting the comb strips of the fibrous membrane one by one.CCC,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

所有术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次日,UCVA为0.2~0.3者4眼,0.4~0.5者8眼,0.6~0.7者3眼。无眼压高者。术后第1周,UCVA 0.2~0.3者3眼,0.4~0.5者8眼,0.6~0.7者4眼。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UCVA为0.3~0.4者4眼,0.5~0.6者9眼,0.7~0.8者2眼。末次随访时BCVA为0.3~0.4者2眼,0.5~0.6者7眼,0.7~0.8者6眼。术后末次随访时BCVA小于0.4的2眼,眼底镜及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检查显示视网膜散在微血管瘤、渗出斑及黄斑水肿,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术后次日及随访时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所有术眼前房无明显炎症反应,前囊开窗口内透明,未见渗出或纤维增生。开窗口范围大小合适,约4.5 mm×5.0 mm。开窗口周边前囊膜无皱缩。IOL位正无移位,光学部平展,襻无曲折。后囊膜无明显混浊或皱褶。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术眼眩光。

3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CCS屡见不鲜,但CCC开口完全膜闭者并不多见。有研究表明,白内障术后的非特异性刺激导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增生多见于前囊膜下[1]。前囊膜下残存和增生的LEC受手术刺激和IOL材料的接触刺激可产生细胞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等。这些因子很可能反作用于LEC,使之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产生胶原及纤维等。在残留的IOL前囊下和IOL光学部之间形成膜,导致前囊膜纤维组织增厚混浊(Anterior capsular opacity,ACO),并以近前囊膜CCC开口边缘处最厚,且此处纤维母细胞亦最多[1,2]。有学者发现IOL前囊膜下的纤维膜样组织以近前囊膜口处最厚[3]。本研究15例(15眼)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亦清晰可见膜闭最厚处为前囊膜原CCC开口边缘与口内纤维膜连接处,推测增生细胞从原CCC开口边缘渐渐向内蔓延。

有研究表明,IOL光学部材料及设计、襻的材料及设计等对前囊膜的影响不同,从而与ACO有一定关系,如亲水性丙烯酸酯为材料的IOL其光学部与Ⅳ型胶原黏附性弱,因此会增加前囊膜纤维化的发生率[4,5]。而硅凝胶IOL则更易导致前囊膜纤维化[2,6]。

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可能在CCC口内纤维膜闭中起着重要作用[7,8],尤其当本身存在血-房水和血-视网膜屏障不全或恶化的疾病如糖尿病,尤其是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葡萄膜炎等时,白内障手术的刺激更易进一步导致屏障的破坏,引起不易觉察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的病理特点之一即为增生,可导致前囊膜LEC的增殖和前囊膜纤维化及增厚混浊。另外,IOL表面细胞反应可能是术后膜闭形成的细胞基础之一。手术创伤、术中皮质残留、术后炎症反应等使血-房水屏障受损,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致术后房水蛋白质浓度增加,出现纤维素性渗出,沉积于CCC口内的IOL表面,形成渗出膜,并刺激前囊膜下的LEC及纤维组织增殖[9-11]。当前囊膜下及CCC边缘的LEC发生增殖时,可以IOL表面渗出膜为支架,在其表面增生迁徙,并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在CCC口内形成纤维膜。本研究15例患者中有9例为糖尿病患者,3例既往有虹膜炎病史,术后易致血-房水屏障等受损及慢性炎性反应,应与纤维膜闭存在一定关系。

由于此类纤维膜较厚,只能手术切除作开窗处理。对纤维膜不厚者,可先用截囊针侧刃在上方瞳孔缘处的纤维膜上划开3~4 mm,再用囊膜剪分别从该切口两侧向下弧形剪至下方瞳孔缘,切除纤维膜并取出。但对较厚纤维膜者,截囊针很难在纤维膜上作孔,反复划切会牵拉囊袋,造成悬韧带断裂的可能。本研究的15眼中有11眼纤维膜较厚,只能用撕囊镊从主切口伸入,夹起纤维膜,再经侧切口伸入角膜穿刺刀刺向夹起之纤维膜,并向上作类弧形切开。再从主切口伸入囊膜剪,沿瞳孔缘剪开纤维膜至瞳孔缘7点处,再将该纤维膜梳条形剪开数条,各至下方瞳孔缘下,并依次于其根部剪断取出。

开窗术除恢复术眼视力以外,另一目的是缓解前囊膜张力,消除囊袋收缩。术前因前囊膜纤维增生和CCC开口内纤维膜闭,可造成囊袋向心性收缩,前囊膜张力大于后囊膜,囊袋内的IOL可被挤压而致襻曲折或光学部后倾。前囊膜开窗术后,前囊膜向心性收缩解除,前囊膜张力缓解,IOL襻曲折或光学部后倾现象会减轻或消失。但开窗口面积应足够大。开窗口大小以窗缘上下左右略覆盖IOL光学部边缘为佳。若开窗口过小,前囊膜可能遗有收缩张力,IOL位置不能理想恢复如初,如不易觉察的光学部后倾或襻曲折等,术后可有远视或眩光现象。开窗口面积过小多与术中瞳孔散大不理想有关,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故开窗术后应检查IOL襻有无曲折或光学部后倾现象。必要时可于瞳孔内加注黏弹剂使虹膜缘后退,再用IOL调位钩将虹膜缘推向周边后查看。对开窗口面积不足时,可在开窗口边缘纤维膜处加作放射状松解切口,共4~6处,长0.5~1.0 mm,以进一步缓解囊袋张力[12]。若IOL襻仍有曲折,亦可将IOL襻自囊袋赤道部钩出,置于睫状沟和周边残余纤维膜前行IOL睫状沟植入,IOL多能平展。本研究3眼开窗口面积过小,IOL襻轻度曲折,均为糖尿病患者,与术中瞳孔散大不甚理想,手术开窗面积不够有关。2眼行开窗口边缘多点放射状切开后IOL襻曲折消失。1眼为3片式IOL植入者,开窗口边缘多点放射状切开后将IOL襻自囊袋赤道部旋转钩出后植于睫状沟内。此3眼术后IOL位置理想,视力均为0.5~0.6。

术后须密切观察,适当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3~5 d以预防术后炎症反应。尤其是糖尿病或既往有虹膜炎史者,而血糖控制良好者短期用药不致于血糖升高。

综上所述,此类前囊膜CCC开口纤维膜闭的原因与上述诸多因素不无关系,与CCS发生机制可能类同,亦可谓囊袋相关综合征的一种。由于此类纤维膜较厚且韧,难以再次行CCC撕去纤维膜。强行撕扯会造成悬韧带断裂风险,只能手术作窗样切除,故本研究谓之为开窗术。本研究样本量偏少,今后当继续积累病例,并作切除膜的病理检查,以进一步佐证增殖膜的成分。

利益冲突申明本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颜管根:收集数据;参与选题、设计及资料的分析和解释;撰写论文;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段宏辉:参与选题、设计和修改论文的结果、结论。张令洁:参与选题、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伍海建:参与选题、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猜你喜欢

囊袋开窗滴眼液
术后囊袋弯曲形成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清晨别急着开窗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封闭式引流治疗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