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营子里也有个“所城”
2021-02-07蔡玉臻
蔡玉臻
山东沿海一带,在明朝初年就开始构筑军事要塞。从海防军事设施来看,分为卫、所、寨、司四级结构。“卫”是最高级别的军事单位,建有城池,驻有重兵,兵民一体,由军事长官统一指挥。“所”是次一级的军事单位,分布在沿海要害之地。
在蓬莱城东约15公里处的海滨,有一座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的军事备御百户所——营子里,人们又习惯称其“营子里所城”。
该城依地形而建,整个城寨为平面正方形,周围一百八十丈,高二丈五尺,阔一丈三尺。城墙外砌石内填土,南北长五十余丈,东西宽四十余丈。设南门楼一座,城楼三间一檐。东城墙设铜炮两尊,北城墙建龙王庙。护城河呈马蹄形,宽一丈,深五尺,设吊桥一座。南门外设校场和深水井。城东北、西北高处设烽火台两座,高7米,昼烟夜火为敌情联络信号。
城内中部立百户所旗杆,东侧建有关帝庙,庙后另有玄坛庙和土地庙。西侧建有百户所指挥中心和兵营、仓库、膳房等。城门东侧有火神庙,城西南有山神庙。整个城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隶属登州卫中右千户所管辖,设百户3员,领守城军余(军余是没有取得正式军籍的士兵)30名、首墩军余15名。
百户所下设里,每里一百二十户,设里正一人,每十户设甲一人。每里适龄男子平时参加各业生产和操练军事,临战时,由登州卫和千户所调动征战。
按明军建制规定,小旗(军阶)和士官都是终身制军人,生活所需由官府供给,实行世袭制和父子相继制。明初时,服役者都来自南方各地,士官可携带配偶,由官府发给路费,就地安置垦田和繁衍生息。
随着明朝卫所制度的废止,清朝顺治年间,百户所改为行政管理区建制。其体制为州府管理县,县管理乡都里,乡都里管里。营子里便成为乡都里所在地。继明行政建制,一百二十户设里,设里正一人,每十户设甲一人,管理户口治安、兵役登记、田塘山地、畜牧水产等,乡都里每十年造册一次,上报州县。
史载,当时营子里周围各村(里)已先后建立,村庄都是以姓氏命名,而唯独营子里却不能以姓氏命名,因为这个百户所当年留驻的马、朱、王、武、孙、张六个姓氏,以哪个姓氏命名均不妥,故遵照历史百户所兵营的“营子”为首,乡都里的“里”字为尾,便形成了“营子里”这个村名。
据考,营子里村的居民,基本都是当年戍守所城军户的后代。
明洪武和永乐年间,明军两次调动和随军移民大迁徙,山东沿海各千户所和百户所的士官移民大多都来自云南、小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相传,营子里的占山户为曹、周二姓,后绝户。其次为马、朱二姓,再次王、武、孙、张四姓迁入。而今,村中已有马、朱、王、武、孙、张、陈、李、闫、葛等十几姓,是一个姓氏繁杂的小村庄,各姓都来自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族谱。
虽然当年营子里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很快地入鄉随俗,举凡生活习惯、岁时节令、农耕渔猎、衣食住行等,都和当地融和到了一起。连一些民间娱乐活动也和当地一般无二,如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鼓乐队、大杆号等。
他们还和当地渔民一样,每年都举行欢腾隆重的渔灯节。
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四,渔民们都要按照辈分列队,腰系红带,敲锣打鼓,鞭炮齐鸣,载歌载舞,盛装来到龙王庙和海滩上举行祭祀活动。届时,渔船装扮一新,桅杆上挂着大红灯笼,船头上摆上猪头、鱼虾、饽饽、酒菜等供品,渔民们祭海祭船,向龙王和海神娘娘虔诚进香、叩拜,祈盼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活动从白天开始,一直到深夜,场面十分隆重。
Military forts were built from the early years of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coastal areas in Shandong. They were structured in four tiers, namely, Wei, Suo, Zhai and Si, in terms of the military facilities of coastal defense. Wei, the highest-level military unit, had city walls and motes stationed with armed forces integrated with civilians under the unified guidance of military officials. Suo, a subordinate military unit, spread in the key coastal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