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竭散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肿瘤患者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分析

2021-02-07戎云霞

中外医疗 2021年34期
关键词:癌性吗啡当量

戎云霞

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肿瘤科,江苏丹阳 212300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癌症引起的疼痛是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共同面对的,调查资料显示,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癌性疼痛,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癌性疼痛的良好管理已成为癌症患者迫切需要解决同时医生也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可使超过90%的患者癌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2],然而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约90%阿片类药物使用者存在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等不良反应[3]。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外治疗法是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之一,其中龙竭散等活血化瘀等中医治疗在癌痛中运用广泛[4]。该研究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该院门诊及住院部进行治疗的70例中度/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龙竭散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中度/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选取于该院门诊及住院部进行治疗的70例中度/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等检查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关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5];②符合NCCN癌痛指南中[2]中度/重度癌性疼痛诊断标准,即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分≥4分;③预期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④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过神经阻断治疗,用介入及自控镇痛进行疼痛干预者;②肿瘤疼痛部位因皮肤破溃等原因不能进行中药外敷治疗者。该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知情同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根据患者入组序号的奇偶性,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癌性疼痛的NR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治疗,中度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片(国药准字H10960043,规格:50 mg)口服治疗,50~100 mg/次,酌患者病情可加量至理想镇痛剂量。重度疼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国药准字J20140124,规格:10 mg)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次,12 h/次,据患者疼痛程度追加用量,单次增加30%~50%,调整至理想镇痛剂量。共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龙竭散外敷治疗。龙竭散外敷,方组:血竭5 g、乳香5 g、没药5 g、三七5 g、冰片3 g、青黛3 g、水蛭4 g、山药20 g。药物统一由丹阳市中医院药剂科研磨成超细粉,分装为50 g/袋。用法:每次取1袋,以适量蜂蜜或温开水调匀后覆盖在清洁敷料上,外敷于疼痛部位,外敷时间为6~12 h/次。外敷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状况。每外敷10 d,停4 d,共外敷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类、疼痛部位等临床资料;②根据NCCN[2]采用NR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水平。10分表示预想中最剧烈的疼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水平越高。③镇痛治疗效果进行评价[6]:完全缓解(CR)是指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指NRS评分下降超过1/2;轻度缓解(MR)是指仍有明显疼痛,NRS评分下降不足1/2;无效(NR)是指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缓解,NRS评分未下降。总缓解率=(CR例数+PR例数+MR例数)/总例数×100.00%。④根据文献公式[7],将患者镇痛药物剂量折算为吗啡当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入组诊疗首日吗啡当量及疗程中日均吗啡当量差异。⑤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价其影响生活的程度分为轻度(稍微不影响生活及休息)、中度及重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休息)[8]。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5,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NR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802、5.104,P<0.05);观察组患者癌痛程度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痛程度NR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痛程度NRS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缓解率对比

经秩和检验,观察组患者癌痛的治疗疗效、总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癌痛镇痛效果及缓解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镇痛药物吗啡当量对比

两组癌痛患者入组时的首日吗啡当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日均吗啡当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1,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首日吗啡定量及日均吗啡当量对比[(±s),mg]

表4 两组患者首日吗啡定量及日均吗啡当量对比[(±s),mg]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便秘、恶心呕吐及眩晕头痛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3 讨论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控制癌痛是肿瘤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话题。癌性疼痛三阶梯止痛指南虽不断更新[2],但仍存在OIC等不良反应[9]。中医学认为癌痛的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并以肿瘤阴寒邪气聚集而成,中医“内病外治”在癌痛治疗中运用广泛,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通络等为主[4]。

该研究中,加用龙竭散的观察组在服用更少阿片类药物的情况下,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龙竭散在疼痛部位进行局部外敷可显著提高镇痛疗效。分析其原因,外敷龙竭散方中,血竭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冰片主要有效成分为龙脑,可醒脑开窍、清热止痛、去腐生肌,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冰片与乳香、没药同时作为透皮剂可通过增加局部的血流量而促进其他外用药物的吸收[10]。青黛解毒抗癌、凉血定惊,具有抗炎抗肿瘤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11]。水蛭活血化瘀,可通过多靶点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补体系统、凝血因子水平[12]。三七活血化瘀、止痛定痛,山药性甘,补中益气、强阴健脾。诸药相互协同,全方共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既往多项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中药外敷可辅助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痛,增加其疗效,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13-14]。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冰片、乳香、没药、血竭等在中药外敷治疗癌痛中使用频次较高[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龙血竭可降低动物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值发挥镇痛作用[15]。该研究中,加用龙竭散后癌痛总缓解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62.86%,既往研究中,程三珍[16]采用蟾酥、血竭、冰片、薄荷脑等制成选癌痛贴膏治疗80例中重度肺癌癌性疼痛患者,癌痛贴膏联合氢考酮的总疼痛缓解率为93%,高于单用氢考酮组(78%)。其结果组间差异趋势与该研究一致。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降低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10,13,17-18],提示龙竭散外敷可改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龙竭散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痛,可提高镇痛疗效,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并降低不良反应,可进一步在中重度癌痛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癌性吗啡当量
勘误: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超压测试方法对炸药TNT当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环空附加当量循环密度的计算方法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