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减压疗法用于结直肠术后化疗患者对负面情绪及知觉压力的影响
2021-02-07杨艳
杨艳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安徽蚌埠 233000
目前,手术是结直肠癌患者常用的一种根治手段,常同时辅以免疫治疗、化疗等。由于对疾病知识、治疗术式、预后等相关知识有充分认识,同时加上病痛的折磨,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疾病诊治、康复过程中生理及心理均承受巨大压力,易出现严重焦虑、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1]。相关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加强科学护理干预,在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2]。常规护理干预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可获得一定效果,总体护理质量及效果均有进一步提高空间[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患者在疾病诊疗期间对护理质量提出越来越高要求。正念减压疗法属于一种基于正性念力的心理疗法,目前在慢性疾病患者护理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并表现出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4]。该研究简单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各35例。常规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3~70岁,平均(53.29±3.67)岁;病变部位:直肠15例,结肠20例;术后化疗方案:均采用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OX4);化疗耐受程度:耐受差3例,比较差10例,良好22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高中及中专20例,初中及以下10例。干预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2~72岁,平均(53.34±3.61)岁;病变部位:直肠16例,结肠19例;术后化疗方案:均采用FOLFOX4;化疗耐受程度:耐受差2例,比较差10例,良好23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及中专17例,初中及以下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且接受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术后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未伴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及严重急、慢性疾病;意识清醒,认知功能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肿瘤远处转移者;伴有心力衰竭、其他肿瘤者;有完全肠梗阻或腹部手术既往史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最近参加过其他心理干预研究者;有认知或精神性疾病,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术后化疗期间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结直肠癌化疗护理方案干预。护理内容具体包括:给予患者常规性健康宣教,讲解疾病诊治相关知识、化疗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等;针对患者负面情绪给予情绪安抚、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指导患者术后化疗期间饮食安排、作息安排及注意事项等;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
1.3.2 干预组 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化疗护理方案干预的同时再接受正念减压疗法干预。
(1)组建正念减压干预专业小组: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心理咨询专家作为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均统一接受专业学习和培训。学习内容主要为正念减压疗法理论知识及干预措施。经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护理干预。
(2)正念减压干预措施:①第1周进行正念认知干预。护理人员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正念减压疗法的相关知识,包括正念减压构成、背景资料、干预手段、干预时间、注意事项、既往应用及效果等。重点讲解正念减压疗法的干预手段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下载“八分钟冥想”、“冥想休息瑜伽”等程序,并讲解程序使用。鼓励患者注重自身情绪调节,想象该种疗法给自身带来的益处,提高患者参与干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念认知练习时间为约为60 min/d。②第2周进行正念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正念饮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吃葡萄干过程中慢慢感受正念的力量。进食前先认真、仔细地观察葡萄干的特点,然后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想象该种食物的来源,用肢体触摸感受其质地,用嗅觉感受其气味,用味觉感受其味道,慢慢体验咀嚼至吞咽葡萄干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饮食练习时间约为60 min/d。③第3周进行呼吸冥想干预。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静坐冥想、呼吸冥想的相关知识及具体方法。同时提前给患者讲解正念呼吸可能会出现的相关状况,引导患者客观对待脑海中可能出现的想法或事件。指导患者静坐时保持意识清醒,放松身心,呼吸与思维跟随音乐及讲解放松,慢慢感受呼吸道气流的呼出,将注意力转移至鼻端的气流或腹部的起伏,想象自己身体在发生变化。患者进行冥想训练时间约为60 min/d。④第4周进行正念觉知及行走干预。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正念觉知训练及行走冥想知识和方法,指导患者专注进行觉知训练。嘱咐患者每日交替进行正式与非正式行走冥想锻炼。正念步行训练时,患者保持平心静气状态,细心观察周围环境的气味、光线,仔细聆听周围各种声音,体验身体内在感受、想法及情绪。以自身状况为根据逐渐调整患者的锻炼速度,避免患者过度疲劳。觉知训练时,患者保持取舒适体位,注意力逐渐集中于机体呼吸,放松身心,感受呼吸产生的内在感觉。训练时间约为60 min/d。⑤第5周进行躯体扫描干预。通过健康宣教给患者讲解身体扫描内涵、具体要求、锻炼方法,再指导患者进行躯体扫描干预。患者保持平卧位,身心跟随轻柔的背景音乐慢慢放松,将双眼自然闭上,根据指导语,慢慢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的特定部位,从脚趾头逐渐向上,扫描至头部结。扫描过程中集中精力体会相应部分感受,加强自身觉知能力锻炼。扫描部位出现疼痛感时指导患者客观面对该种感受,想象疼痛会随着呼吸缓解或消失。干预时间约为60 min/d。⑥第6周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在患者进入正念呼吸,同时配有轻柔背景音乐基础上,引导患者跟随音乐仔细体会脑海中出现的想法、情绪及思维状况等,体验它们出现-发展-消失的过程,指导患者学会专注地聆听、客观看待每一种情绪、想法、思维等。冥想时间约为60 min/d。⑦第7周正念瑜伽干预。训练前先与患者进行10 min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学习感受及心得。正念瑜伽练习包含正念站姿、躺姿瑜伽两个部分,经典动作练习共有8个。指导患者进行瑜伽练习时,用心体会关节、肌肉拉伸及扩张的感觉,关注自身呼吸、动作及情绪变化状况。患者训练过程中出现明显肢体疼痛感时,引导和鼓励患者观察、体会疼痛,并想象通过训练可缓解疼痛感。练习时间约为60 min/d。⑧第8周正念情绪调节干预,并做练习总结。干预前先与患者进行10 min沟通交流,引导并倾听患者讲述经前面相关干预后身心变化情况,然后再指导患者进行正念情绪调节练习。引导患者慢慢融合正念呼吸和冥想,体会自身情绪变化,调节情绪状况,减轻或消除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同时指导患者将正念态度充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练习时间为60 min/d。练习总结时,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20 min的沟通交流,让患者分享正念减压干预对自身心理及生理状况产生的影响,并邀请患者对几周学习和训练感受、效果、自身想法进行总结和分享,激发患者从自身行为上进行改变,逐渐形成正确思维方式及良好生活态度。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护理干预8周后进行效果评估。
1.4 观察指标
①负面情绪评估:在干预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6]评估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情况。HAMA总评分>14分、HAMD总评分>20分表明被评估者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焦虑症状,且评分越高,表明负面情绪程度越严重。
②知觉压力及癌症疲乏评估:干预前后均采用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7]评估患者对生活压力的感知程度。该量表共包含14项内容,各项内容设5个答案,具体为总是为、时常为、有时为、偶尔为、从不为,采用5级计分法进行计分,总分在43~55分为感受压力过大,29~42分为压力较大,0~28分为正常。同时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8]测评患者疲乏状况。该量表共包含情感、躯体及认知疲乏3个维度,共有15个条目,各条目计分1~5分,总分高提示疲乏状况严重。
③干预前后通过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9]评估患者身心舒适情况。评估内容包含生理5项、环境7项、社会文化8项、心理10项,最高分为120分,分数高提升舒适度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负面情绪测评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估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 P<0.05
?
2.2 两组知觉压力及癌症疲乏测评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PSS、CF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CPSS、CF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PSS及CF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PSS及CFS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 P<0.05
?
2.3 两组身心舒适度测评结果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GCQ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化疗能够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结直肠术后化疗患者通常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紧张、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受到明显影响,进而影响疾病临床疗效及预后。既往研究显示,癌症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同时加强科学护理干预,在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效果提高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10]。
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源于佛教,以“正念”为基础,涵盖心理治疗以及运动要素的系统性干预手段[11]。该种干预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可通过专题课程、教学指导、相关资料相互配合实施具体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逐渐激发自身的潜能,以促进身心康复为目的,坚持进行相应的学习、训练[12-13]。目前,正念减压疗法已在癌症、慢性病、亚健康患者护理中获得广泛应用,并能够有效引导患者客观、准确认清和对待形势,提高判断及选择的正确性,可良好促进患者获得更好康复。该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者正念减压疗法干预8周后,该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10.06±3.14)分、(12.27±2.06)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同时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73±5.25)分、(16.25±2.52)分,患者干预后CPSS评分为(29.51±5.14)分,低于常规组的(39.15±6.49)分(P<0.05)。该结果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干预的实施可有效帮助结直肠术后化疗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减轻负面情绪和知觉压力,缓解癌症疲劳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究其原因可能是: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冥想、正念呼吸、正念知觉及行走练习等,能够引导患者更好与自身生理及心理功能状态良好相处,客观看待自己身心状况,不加评判,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信任、接受心态,避免患者因无法接受自身疾病而陷入一系列悲观、负性情绪的困扰,降低压力相关皮质醇水平,减轻知觉压力,改善患者总体心理状态[14-15];正念减压疗法相关正念学习及练习可帮助患者转变认知偏差,提高自身情绪调节及控制能力,进而使其内心能够保持宁静平和状态,提高负性情绪的处理能力,从而使自身心理状况得到改善,提高舒适度[16];正念减压干预,可帮助患者提高自身专注力,能够有效激活患者情绪调控脑区,对相关脑皮层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发挥精神状态调节作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可使患者能够以平和的身心状态正确看待躯体疼痛和疾病,学会以正确态度及方式去管理和掌控自己身体,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护能力,进而保证病情得到更好控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17]。周娜等[18]研究中将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应用于10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8周后,该组患者Kessler10量表评分相比干预前及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高春辉等[19]研究中将正念减压干预用于49例行TACE术患者后,该组患者CPSS评分为(30.03±2.51)分,低于对照组的(34.71±3.26)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分别为(10.78±2.12)分、(10.43±2.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70±2.04)分、(14.31±2.70)分(P<0.05)。该研究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在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知觉压力缓解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与该研究结果保持良好一致性。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综上所述,结直肠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加强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效果,减轻患者知觉压力及癌症疲乏程度,能够促进患者身心舒适度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