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运作模式研究
2021-02-07李蓉
李蓉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惠州516007)
我国生鲜零售业态的演进经历了从流动摊贩、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生鲜电商以及O2O社区生鲜的过程,新的生鲜零售业态不断适应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而获得发展的机会[1]。近几年,生鲜农产品①的销售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企业,如每日优鲜的 “ 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 ” 的到家模式,美菜的 “ 互联网+ ” 农产品集采统仓共配模式,食行生鲜的C2B2F的到家模式,盒马鲜生前店后仓的混合模式,谊品生鲜的社区生鲜店模式,拼多多的社区拼团模式,永辉生活线下向线上融合发展模式,家家悦的农超对接模式,等等。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出现了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
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结构,提高了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物流效率以及配送到家的时效和质量。许多生鲜电商已经实现了 “ 次日达 ” “ 当日达 ” “ 2小时达 ” 以及 “ 30分钟送达 ” 。本文借鉴供应链分为推动式、拉动式和推—拉式供应链的分类方法[2],将生鲜农产品的城市配送模式分为推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拉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和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通过分析比较三种运作模式,探讨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的运作机理,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的时效以及配送质量。
一、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运作模式分析
文章通过相应案例,分析基于拉动式、推—拉式和推动式供应链的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运作模式,并从运作机理、特点、流程、优缺点等角度对三种模式进行分析。
(一)拉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1.概述。在拉动式供应链中,生产和分销是由需求驱动的,这样生产和分销就能与真正的客户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因此,销售企业不需要持有太多库存,只要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的数量。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并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化在短期内做出调整,因此在农产品拉动式供应链中,生产的农产品数量在短期内无法增加或减少,即生产地的库存数量变化不大,但是可降低销售企业的库存数量。在农产品城市配送拉动式供应链中,消费者需要提前下订单,从下订单到收到货物等待的时间较长。但由于需求是确定的,只要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就能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虽然拉动式供应链的配送方式避免了过多的库存成本,但是需要从送货到少量的门店向地理分布更广的单个消费者服务转变,增加了运输成本。
2.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案例——食行生鲜②。苏州食行生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线上预订,线下社区智能冷柜自助提货的生鲜零售、配送企业。采用C2B2F(Customer to Business to Farm/Factory)的模式,用户先通过供应链交易平台预订,后基地采购,然后从基地收购的生鲜产品通过冷链车直达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对生鲜产品实行检测、分拣、包装、配送等作业,再从配送中心到社区智慧微菜场自提柜。该模式实现了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居民餐桌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直供直销。食行生鲜的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食行生鲜的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以需求决定供应数量的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将农产品由生产基地直供社区家庭,缩短了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生产与消费无缝对接,为消费者提供高质低价的农产品。该模式可将需求信息直接披露给供应链上游,指导农民更有效率、更有目的性地生产[3]。当订单量稳定后,更容易通过大数据预测农产品的消费数量和消费品种,从而根据这些数据指导农户生产,促进订单式农业发展,解决上亿农户彼此孤立而使农产品的供应难以预测的问题。
(二)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1.概述。在推-拉式供应链中,供应链的某些层次以推动的形式经营,同时其余的层次采用拉动战略。推动层与拉动层的接口处被称为推—拉边界。推—拉边界可以是物流分拨中心,也可以是门店。以门店作为推-拉分界点,农产品的生产和库存根据长期需求预测管理,即实施推动策略,但是销售到终端需求者是在实际需求发生后再进行,实施拉动战略。在推动阶段,可以利用满载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2.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案例。以美菜网和每日优鲜为例,分析以仓储中心为推—拉边界和以前置仓为推-拉边界的两种运作模式的机理。
(1)以仓储中心为推—拉分界——美菜网②。美菜网以美菜商城为选购平台,一端连接田间地头,一端连接城市餐饮消费,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打造餐饮供应链,为广大中小餐厅、学校和机关单位提供全品类新鲜食材的集采、统仓、共配服务。美菜通过与供应链前端上千家农户、基地和产地加工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采购合同,保证食材供应。根据大数据分析提前采购备货、就近入库。采用智能分布式云仓储管理系统,整合分散于不同区域的实体仓储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供应链另一端的商户提前一天通过美菜商城下单,美菜网在当晚23点集合订单后,在仓储中心进行分拣配货,确保上午10点前将食材配送到餐饮商户。美菜的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美菜的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推—拉式供应链要求降低运输成本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订单做出反应。为了快速做出反应,美菜网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立了子公司及仓储中心,配送车辆1万余辆,业务覆盖220个城市。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美菜网开展了共同配送的方式。主要由智能排线系统对订单总额、商品总重、肉禽蔬菜占比等数据分析,生成订单集合,并结合车辆体积、商户位置等将货与车合理匹配,做到满载运输。
(2)以前置仓为推—拉分界——每日优鲜②③。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主要经营水果、蔬菜、肉蛋、水产、乳品等12大类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生鲜食品购买平台,采用 “ 线上下单、线下配送 ” 的社区O2O模式。在物流与供应链方面,每日优鲜在全国20多个主要城市建立起 “ 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 ” 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推进百城万仓亿户计划,高密度覆盖小区。前置仓为周边3公里用户提供2小时送货到家服务。采购品种丰富、商品质优价廉、有充足的人力和强大的物流作为配送的保障是每日优鲜的核心优势[4]。每日优鲜的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每日优鲜的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与城市仓只能实现次日达相比,前置仓建在社区的周边,使得商品离用户足够近,可实现2小时内送达,不仅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而且提高了配送效率。前置仓的每一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承担着销售、仓储、配送、中转的功能。
(三)推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1.概述。在一个推动式供应链中,生产和分销的决策都是根据长期预测的结果做出的,因此,推动式供应链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农产品的数量。推动式供应链可利用运输的规模优势,采用成批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在推动式供应链中,商流与物流同时发生,消费者即买即得,无须等待,可满足紧急需求。但是,配送中心和终端销售点的库存维持成本较高,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农产品腐烂或者打折销售。
2.推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案例——家家悦②。家家悦成立于1981年,是一家以连锁超市为主业的多业态综合性零售商。家家悦通过与农副产品基地或农业合作社合作,打造 “ 基地+超市 ” 的农超对接模式,引导订单农业生产。通过发展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的物流链,减少农产品损耗。家家悦以配送中心为支点,建设布局合理、区域一体化的高效生鲜农产品配送网络,确保300公里配送范围4小时内到货,300公里以外5小时内到货,保障了生鲜农产品的供应。家家悦的推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家家悦的推动式供应链运作模式
家家悦大力推进托盘、周转筐、货架、叉车、车辆等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农产品从基地采摘、装筐、装车、仓储、运输、配送、到店卸货、门店销售整个流程 “ 一筐到底 ” ,在源头按标准重量装筐,后续各工序不倒筐,门店直接按标准筐上架销售,减少人员与生鲜农产品直接接触的次数,减少农产品损耗。
二、三种模式比较
从目标、成本、订单反应速度等方面比较三种模式(表1),发现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每种模式都迎合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不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需求。
表1 三种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运作模式比较
那么,企业应该采用推动式还是拉动式运作模式,还是推-拉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需求不确定性越高,就越应当采用根据实际需求管理供应链的模式——拉动模式;相反,需求不确定性越小,就越应该采用根据长期预测管理供应链的模式——推动模式[2]。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即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化对其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较低。人们消费的农产品总量是一定的,并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5]。农产品的需求不确定性较低,应该采取推动模式。但是,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不耐储存的特点。例如,果蔬采收后,在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失水达到5%就会出现萎蔫、皱缩的现象,降低了果蔬的质量。因此,生鲜农产品对物流时效性要求较高。鉴于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及对时效性的要求,传统的推动模式、推—拉式模式和更有创意的拉式模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这主要取决于成本、需求的确定性、技术和物流时效。
如何进一步提高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的时效以及质量?本文提出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进一步整合农产品供应链资源,提高农产品城市配送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实现高效城配
农产品供给具有刚性。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产品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生产和供给[5]。因此,通过建立供应链协同,整合供应链资源,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让消费者更快更好的享受到品类丰富的农产品,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本文借鉴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增加集货商和批发市场/第三方产地仓两个环节,在两个环节之间增加 “ 公交化 ” 运营和无人机送货方式,进一步提高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的时效。
生鲜农产品的城市配送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在城市仓的后端采用推动战略,在前端销售采用拉动模式。在城市仓的库存按照长期需求预测管理,从城市仓送货给B端客户、末端配送网点、社区生鲜店、城市批发市场是在需求发生后开始,有利于降低末端库存成本,因为集中库存的成本比分散库存的成本低。从集货商或产地仓/批发市场运往城市仓的农产品可采用整车运输的方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5所示。
图5 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
从供应与集货、农产品进城 “ 最先一公里 ” 、集散地和末端多渠道销售四个方面介绍该模式的运行方式。
(一)农产品的供应与集货
农产品供应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农产品的供应。当前,我国大型的家庭农场的数量较少,农产品的种养殖主要是由农户完成的,销售企业如果向农户一家一户地收购,企业的精力就全部陷入跟无数个农户谈判中了,而且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民缺乏合作精神,只要有收购商愿意多出1分钱都会卖给价高者。因此,要完成农产品的集货,还需要借助中间组织合作社完成[6]。由合作社统一销售,不仅可以降低农户的交易谈判成本,提高谈判地位,而且收购商也因此降低了挨家挨户收购和谈判的成本,达到 “ 双赢 ” 。在收购阶段,可借鉴家家悦 “ 一筐到底 ” 的方式,在源头按标准重量装筐,后续各工序不倒筐,减少直接与农产品的接触。
(二)农产品进城 “ 最先一公里 ”
收购农产品后,可通过 “ 公交化 ” 运营或无人机的方式直接送达县或乡的农产品集散地,也可直接运往城市仓。由于我国农村分布广泛,有些农村离县城的车程达3小时以上,如果全部采用直采直达的方式,前期运输距离与时间比较长。因此,可选取批发市场、产地仓、自建仓等节点作为中转场,从产地到中转场可采用 “ 公交化 ” 运营或无人机送货的方式,提高送货效率。
1. “ 公交化 ” 运营模式。 “ 公交化 ” 运营模式类似于定时定点定路线配送方式。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按实际情况制定发车或到站时间表,按时间表进行配送,用户按规定时间及规定路线接货或发货。这种方式有利于物流企业安排车辆及人员,也有利于客户制定接货或发货计划。目前很多县域客运集团与物流企业合作,共建 “ 公交+物流枢纽 ” ,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 “ 最先一公里 ” 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2.无人机送货。对于偏远地区的农特产品,可采用无人机运输的方式解决 “ 最先一公里 ” 问题。过去村民需要徒步几个小时,靠人背马驮下山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如今通过无人机运输仅需几分钟。例如,针对甘孜松茸等农特产品外运的需求,顺丰制定了全套物流无人机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7]。使用无人机运输,在抵达无人机基地后,再由货车接力运输,将农产品统一发往预处理中心,进行检测、筛选和预处理后,集中打包运往全国。事实证明,无人机配送不仅能大幅降低配送成本,还可提高效率,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难题。
(三)农产品集散地
1.产地批发市场。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不耐储存的特点,要求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环节越少越好,但是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又使农产品在流通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集散。这些集散并不意味着供应链环节的增多,而是追求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与价格最大限度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8]。基于此,产地批发市场不仅不会增加供应链环节,还可以集中货源,实现高效的物流交付和快速的进补货,发挥中转的功能。因此,在当前某些偏远农村的物流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可采取优化批发环节的方式,适当推进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增加产地预冷设施设备和初加工处理环节,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2.建立第三方产地仓。在产地附近建立由第三方运营的产地仓,通过产地仓集散货物。例如,通过公交化配送,把几票小批量的货物整合装运到产地仓,经过简单加工、清洗、包装、预冷等作业,再由仓库按订单将产品分割成不同的组合,分别运送到不同的城市仓。产地仓离产地非常近,可发挥整合资源的作用。通过整合,将分散的物流合而为一,共享人、车、仓。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都能够享受到物流总成本低于其各自分别直接装运的成本,并且能够节省建设产地仓的费用,提高产地仓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例如京东、顺丰、九曳等企业都可提供产地仓服务。
(四)末端多渠道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原来以连锁零售超市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主的销售方式,将逐渐向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类、质量、时效、价格的需求。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和新型销售模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
四、结论
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环节是农产品流通过程的最后一环。高效的城配有利于保障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实现供需匹配。本文分析了三种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运作模式的特征以及运行机理。通过比较,在进一步优化推—拉式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以城市仓为推—拉边界,增加集货商和批发市场/第三方产地仓两个节点,在两个节点之间增加 “ 公交化 ” 运营和无人机送货方式,力求做到最小化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最大化服务水平,保证生鲜农产品优质快速的送达消费者手中,为顺利实施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提供参考。
注释:
①本文的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鲜活水产品、肉、蛋、鲜奶、果蔬等,具有易腐、不耐储存的特点。
②案例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全国城乡高效配送典型案例(第一批)http://ltfzs.mofcom.gov.cn/article/af/202001/20200102928404.shtml.
③案例来源于:每日优鲜官网,https://www.missfresh.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