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时刻
2021-02-07WWD
文|WWD
解锁110年来时尚潮流的巅峰时刻
时尚的巨轮从未停止向前行驶,行驶的轨迹往往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自1910年成立以来,WWD国际时尚特讯(Women's Wear Daily,以下简称:WWD)见证了110年来,世界时尚历史中每一个无与伦比的珍贵时刻,用详实、生动和深入的报道,书写和影响着全球时尚产业的发展进程。
本刊撷取WWD梳理的重要时尚时刻,带读者回溯到那些细碎却极具张力的事件中,使读者认识时尚、把握时尚,并启发新的时尚感官及生活方式。
1921年
运动服时尚之源
20世纪20年代,卡尔·邦威特(Karl Bonwit)设计了一款名为“登月”(获得专利)的裙裤网球装,在网球明星莫拉·马洛里(Molla Bjurstedt Mallory)为其代言后,“网球之月”风靡整个时尚界。1921年WWD曾报道,“马洛里参加网球比赛时所穿的是“登月”的样衣,采用原色棉布制成。”同时,WWD也关注到,由球员变身为时尚偶像的苏珊·朗格伦(Suzanne Lenglen)同样引领了运动时尚潮流。在此影响下,公众更爱运动了,服装也运动范儿十足。
卢西恩·勒隆(Lucien Lelong)在1923年表示,“即便是穿晚礼服,女人们也放弃了华丽而累赘的纱幔装饰。因此,为了迎合当下的审美品味,服装设计师们纷纷设计出让人们行动越来越自如的衣服。”1924年,WWD的另一篇文章报道,每当英国阿斯科特星期天时,女人们习惯穿着的华丽的蓬蓬裙和花园派对连衣裙渐渐被运动款式的衣服替代,例如针织连衣裙和针织毛衣。当时开创运动风格的另一位先锋人士让·巴杜(Jean Patou)说:“上一代女性的人生目标只有两个——要么成为一个母亲,要么成为一个花瓶。现在时代变了,所有女人都或多或少喜欢运动。”
当然,运动服时尚浪潮中也有反对的声音。1926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黎设计师对WWD表示不满:“运动服令人们对于穿衣打扮越来越不上心了。”
1918年
香奈儿的崛起
从香水到“小黑裙”,再到珠宝配饰的引入和高级时装的诞生,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儿(Gabrielle Coco Chanel)的影响力几乎包罗万象、无处不在,她在诸多不同领域都具有先锋精神,不断进行开创性尝试。
而最初,香奈儿的崛起其实是源于针织材料。1918年11月14日,WWD头版头条刊登了香奈儿“针织时尚迅速崛起”的消息。据报道,针织衫引发的这一热潮,还要感谢香奈儿的好朋友、歌剧演员吉纳·维芙(Genevieve Vix)。WWD曾报道:“如果不是美丽的Vix女士穿着香奈儿打造的外套出街,这些衣服可能会一直保存在盒子里,直到今天,再也无人问津。一天早上,她穿了一件淡蓝色针织运动外套站在阳台上,之后又穿着它在巴黎酒店吃午饭,过程中每一个看到这件衣服的女人都发誓要拥有一件。这就是针织热潮的开始。”之后,香奈儿并没有就此止步,她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续写了时尚史的无数华丽篇章。
1931年
穿起长裤的女人们
当我们提起穿搭中的性别模糊、中性风格,都会想到在20世纪60年代末,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大胆开创,设计了第一件女性吸烟装,但早在这几十年前,女人们就开始穿起了男士风格的服装。
1931年9月16日,WWD驻巴黎记者B.J.帕金斯报道了男性化着装的时尚。“大多数从里维埃拉返回巴黎的精明女性,吹嘘自己的衣服是给男人做衣服的裁缝做的。”他写道,“她们想穿男式Polo衫、法兰绒短裤。巴黎裁缝说很多妻子陪丈夫去裁缝铺看衣服,丈夫没有买,反而妻子为自己买了衣服。”在美国,这种男性化的时尚也开始在好莱坞风靡,由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和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公开领跑。1933年2月1日WWD指出:“当WWD不断报道电影圈对裤子的接受程度时,当消费媒体还在讨论‘女人会穿裤子吗?’这个有争议的话题时,至少有两家先进的制造商,已经开始悄悄地设计量身定制的中性服装来满足这一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女明星甚至敢于在晚宴上穿燕尾服。”
1947年
克里斯汀·迪奥与“新风貌”
很难想象,中长裙是曾经轰动全球的“新风貌”的灵感来源。在位于蒙田大道的工作室中,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孕育出这一段传奇。
1947年2月WWD曾报道,“迪奥的首个时装系列包含两种新的廓形:数字‘8’和‘卡罗尔(Corolle)’,WWD称赞其为最新款,“它可以在白天遮住小腿肚,拉长比例,到了晚上用餐时,裙长几乎达到脚踝,赋予下半身饱满的风姿。”
影响深远的“新风貌”时装标志着巴黎作为世界时尚之都的再次崛起,也将迪奥变成一颗冉冉升起的“闪亮新星”。
1938年
彩妆艺术的诞生
1904年,化妆师蜜丝·佛陀(Max Factor)从俄罗斯罗兹来到美国,不久后,便在洛杉矶寻找到一片天地。在那里,他成了电影制作团队里的常客,为银幕上的电影明星化妆。1916年,他将女性的妆容式样改头换面,成为第一个将眼影和眉笔向大众普及的人,从而确保了他作为“彩妆艺术教父”的地位。1920年,他创造了“化妆品”一词,与此同时,他还发明了假睫毛、唇彩和粉饼。
1938年8月,在他去世后不久,WWD写道:“他对影视工作者的荧幕化妆和假发制作技术进行了一次变革。”他也给包括弗朗索瓦·纳斯(François Nars)、芭比·波朗(Bobbi Brown)、罗拉玛·斯亚(Laura Mercier)和凯文·奥库安(Kevyn Aucoin)在内的彩妆艺术家指明了方向,告诉他们如何将化妆这门手艺转变为一种蒸蒸日上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商业模式。
1953年
雅诗兰黛让女人与香水找到彼此
雅诗兰黛(ESTEE LAUDER)于1953年推出的“青春露(Youth Dew)”为美国香水市场带来了一场变革。在此之前,女性不会为自己购买香水,香水仅仅是留给她们的爱人和丈夫的。
根据最初的广告,“青春露”不仅是一款馥郁芬芳的香水,还具有沐浴油的双重功效。该产品的设计初衷为一种洗漱用品,但精油的浓度与香水相当。这款独特味道的香水至今仍在售,事实上,它被认为是一款将浓郁、热辣的东方气息引入美国市场的产品,在创造者心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1978年,伊夫·圣·罗兰推出了鸦片香水,兰黛女士对WWD说道,“鸦片香水像极了我的‘青春露’,但却更加精致。”
1956年
格蕾丝·凯莉与她的凯莉包
芬迪法棍包(Fendi baguette)于1997年横空出世,当时正值《欲望都市》热播,剧中凯莉·布拉德肖(Carrie Bradshaw)使法棍包引发狂热。然而,芬迪这样的精明营销和非凡设计并非史无前例。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出现过一个炙手可热的“It bag”时代。在那十年里,以香奈儿为首的三大品牌都在争夺配饰界的第一把交椅。1955年2月,香奈儿推出了升级版带夹层的经典手袋,配有双链条肩带,并根据“出生”日期,恰如其分地命名为“2.55”。一年后,摩纳哥的王妃格蕾丝·凯莉(Grace Kelly)被拍到背着爱马仕(Hermès)一款广受欢迎的公文包(Sac à Dépêches),该品牌迅速将这款包改名为凯莉包(Kelly)。此外,还有一向以其印有“LV”字母组合的行李箱而闻名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到了1959年,无论女士手提袋还是男士钱包,其所有产品都无一例外地印上了品牌首字母。鉴于这样的历史,人们将凯莉·布拉德肖对于法棍包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渴望称为“第二代”迷恋。
1960年
杰奎琳·肯尼迪的时尚经
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太爱时装了。正如设计师鲍勃·布格南德(Designer Bob Bugnand)接受WWD采访时所说,“曾经,她看上了一件新外套,并坚持要马上穿到;急到连裙摆脏了来不及换就动身去了伦敦。”WWD于1960年7月发表了这篇早期报道,长期持续近距离关注着独属于这位迷人的政治家妻子的时尚经。五个月后,约翰·F.肯尼迪(John Fizgerald Kennedy)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作为第一夫人,肯尼迪从不掩藏自己的时尚品位,她的衣橱里有剪裁考究的套装、圆礼帽、低跟鞋和珍珠项链,很快成为大众的时尚偶像。
在肯尼迪总统被暗杀后的几年里,她成了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Aristotle Onassis)的妻子,WWD称她为“Jackie O”、新一任丈夫为“Daddy O”。他们结婚后,Jackie O的着装风格仍持续受到大众追捧。她的爱马仕头巾、古驰(Gucci)包永远那么时髦,由Jackie O超大号镜框引发的潮流一直持续到今天。
1962年
登上封面的比基尼
1962年夏天,当鲁迪·格赖希(Rudi Gernreich)设计的吊带式比基尼登上WWD的头版时,比基尼便不再是雷人的沙滩装了。最初,这款比基尼是以黑色的泳裤搭配红色的弹性羊毛针织胸衣,稍显保守,而在这位设计师后来的作品中,仅保留了吊带,去掉了胸衣内衬。1964年6月3日,WWD刊登了一张Gernreich设计比基尼的缪斯女神— 美国模特佩吉·莫菲特(Peggy Moffitt)的半裸照片。据悉,这张照片由她的丈夫威廉·克拉克斯(William Clark)拍摄,后由几家新闻机构发布。
1962年
温莎公爵夫妇引领“辛普森热”
WWD早在第一时间便关注到爱德华国王和苗条时尚的贝茜·沃利斯·辛普森(Bessie Wallis Simpson)这对颇具争议的情侣组合,以及他们对整个时尚行业的影响。例如,当时名为布鲁明戴尔百货(Bloomingdale’s)申请了“加冕礼”商标。
此外,设计师们也参与了进来,让·巴杜宣布将为那些计划参加这场王室婚礼的人推出一个特别的服装系列。与此同时,“美国一些有魄力的利益集团利用‘辛普森热’带来的公众影响力费尽心思想趁机大赚一笔,伦敦制衣业和其他奢侈品行业对此不得不啧啧称赞。”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爱德华退位,他的弟弟乔治成为国王,但这并没有停止WWD对现任温莎公爵夫妇的关注。“辛普森热”伴随了温莎公爵夫妇的一生甚至更久,1998年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他们的个人物品时,成交额高达2300万美元。
1964年
最早的染发与发色专题
早在开设美妆板块之前,发色就已经是WWD十分关注的一个方向。1964年1月10日,据WWD的美容专栏The beauty Part报道,伊卡璐(Clairol)“震撼时尚界……根据分析个人染发喜好,在下一季的流行趋势中,顺滑的直发将逐渐被柔软的卷发所取代”“伊卡璐染发剂中的粉色调”也风靡一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媒体的报道聚焦于广告标语,20世纪90年代,明星代言开始取代广告标语。到了2001年5月,关于染发和发色这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专题更是吸引力了WWD的广泛报道。同年,宝洁以45亿美元收购伊卡璐的故事登上了WWD头版。2002—2010年间,WWD与欧莱雅和露华浓(Revlon)等品牌合作,报道各大明星。
但其实明星为发色代言可以追溯到1931年女演员珍·哈露(Jean Harlow)以一头金发尽展美丽。之后其他女演员也开始染起了不同发色,由此促使了染发行业的诞生。
1931年11月6日WWD报道,在纽约燕尾服公园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秋季舞会上,最受欢迎的一种发型便是—“漂亮的金发,配上微长的波波头,将一侧打毛,就像诺尔玛·希拉(Norma Shearer)照片里的那样。”
1964年
服装设计师的太空幻想
早在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登上月球的五年前,设计师们就对太空充满兴奋和好奇,并步入了设计“太空时代”。
1964年,巴黎世家的前门徒安德烈·库瑞斯(André Courrèges)用一系列四四方方的服装廓形震惊了整个行业,其中一些衣服采用塑料的、流线型几何印花装饰,再搭配护目镜和俏皮时髦的过膝靴完成整体造型。这种造型给人的感觉很活泼,就像他设计的裙摆一样,超短而飘逸,符合时尚界逐渐风靡的潮流倾向。这股潮流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英国设计师玛莉官(Mary Quant)以她最喜欢的汽车“Mini”命名她的膝上短裙,迷你裙这个名字也沿用至今。几年后,西班牙设计师帕科·拉巴纳(Paco Rabanne)用工业材料铝、塑料和链锁精心制作了一系列服装,巧妙地将未来主义的理念传达给了整个世界。
1966年
行走中的葛丽泰·嘉宝
1966年11月9日,WWD刊登了一张名为“行走中的葛丽泰·嘉宝”的照片。WWD摄影师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她像旋风一样疾步行走,身穿特别定制的巴黎世家及膝雨衣和海军裙。看得出来她不想被镜头骚扰,从前她总是用大帽子和超大墨镜挡住自己美丽的脸。这一次,看到我的镜头,她马上拿起里手里的报纸挡住自己。真希望我能在她20岁的时候就能为她拍照,可她如今她61岁了,却仍然充满神秘感。很快,她就隐入了第五大道的人潮中。”
作为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时代都广受欢迎的巨星,葛丽泰·嘉宝在1941年息影后就一直努力躲避着人们目光的追逐。直到这一次,她以如此特别的方式出现在WWD的版面上。
1969年
从不穿内衣开始的女性解放运动
1969年8月27日,WWD刊登了一张题为《不穿胸衣》(The no bra look)的照片,照片中的女性身穿简单的背心和裤子,毫不掩饰没穿内衣的胸部,一反传统,却显得十分自信,透露出一种随意的性感。
无胸衣的造型若想在接下来的几年流行起来,需要人们对时尚采取宽松的态度。T恤和“农民”衬衫成为必需品,鲁迪·格赖希设计的无胸衣连体紧身袜为后来的同类产品奠定了基础。对许多女性来说,最初放弃穿胸衣与其说是一种时尚的革命性行为,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宣言,很快就冲击了主流文化。
1969年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1969年8月15日至18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estival)在美国纽约举行。WWD以“周末旅行(A Weekend Trip)”为标题记录了这场为期三天的音乐节。现场记者道格·霍尔(Doug Hall)写道:“这是一群看似温文尔雅的人的聚会。”“他们的身体似乎完全不受控制。”这场活动吸引了约50万名狂欢者来到了纽约州伯特利这个泥泞的农场,象征着数年以来反主流文化运动的持续活跃,参加音乐节的人内心都有一种反抗社会规范的情绪,却也都渴望穿得正式一些。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服装风格是反时尚的喇叭裤、钩针长衫等,甚至十分暴露。霍尔写道:“他们真正要做的是向传统世界证明可以摆脱束缚,毫无忌惮做任何事情,生活中现实的方面并不那么重要。”
1973年
非裔魅力
1973年,发型师沃尔特·方丹(Walter Fontaine)在接受WWD采访时说:“我们不再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白人,我们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欣赏自己的容貌、发现自己的美丽了。”
在20世纪70年代,电影《音乐之声》和《淑女唱蓝调》激发了设计师们的灵感,编发趋势风靡一时,女士穿着的露腿连衣裙,搭配恨天高跟鞋,男士的高翻领毛衫,也都是黑人时尚的标志性服装。
1970年,WWD报道了化妆品牌天秤座(Libra)针对黑人女性推出的化妆品,黑人模特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以贝弗利·约翰逊(Beverly Johnson)、娜奥米·西姆斯(Naomi Sims)以及圣罗兰的缪斯女神穆妮亚(Mounia)为首。
西姆斯在接受WWD采访时表示:“随着种族歧视的消退,黑人在商业、医药以及各个行业都在逐渐获得领导地位,不仅仅是在体育和娱乐领域。今天的黑人女性有更多的榜样可以学习,生活中也有更多选择。”
1977年
摇滚乐与潮流
1977年12月,WWD捕捉到了这一新的时尚潮流,指的是年轻的“反叛者们”突然开始喜爱带有破洞、污渍、裂缝、剃须刀片的东西,还要一只耳朵上别五个别针。从伦敦的国王大道到纽约的皇后大道,女孩们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化着紫色的妆,而男孩们则把头发扎成莫霍克式发型。他们都在国王大道上招牌写着“Sex”的商店里购物,只是为了显得自己像个“煽动者”。
这样的潮流使设计师薇薇恩·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闻名于世,她的作品中带有根深蒂固的朋克风格。没过多久,设计师赞德拉·罗兹(Zandra Rhodes)和斯蒂芬·斯普劳斯(Stephen Sprouse)也将他们的时装系列融入了朋克元素,包括带有破洞和裂缝针织彩色连衣裙,以及浴缸塞子链、钉子型的亮片和带珠子的别针装饰。
最引人注目的是,1984年詹尼·范思哲(Gianni Versace)利用朋克中标志性的别针元素,设计出一款名为“va-va-voom”连衣裙,令伊丽莎白·赫尔利(Elizabeth Hurley)一夜成名。
1980年
牛仔服装与卡尔文·克莱恩
1980年8月1日,WWD上一篇文章写道,“普尔坦(Puritan)时装公司将于8月11日开始对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品牌进行电视广告宣传,广告由女演员布鲁克·雪德丝(Brooke Shields)担任主角。”自雪德丝拍摄广告片后,超模凯特·摩丝(Kate Moss)也为其1995年的牛仔系列拍摄宣传片,由时尚摄影教父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掌镜。片中摩丝喘息着用咽咽细语诉说出对CK牛仔的迷恋,画面迷情而大胆,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司法部。
然而,克莱恩始终坚称,他从不为了引起争议而引起争议。“如果人们一开始抱着炒作的心态去做事,他们永远也无法成功。”他于1994年如是说。“但如果某件事真的很好,充满趣味又发人深省,你就值得去冒险、去挑战传统界限、去质疑既定价值观,最终,这件事很可能会引发争议。”
1981年
惊艳巴黎的日本设计师
1981年,设计超前卫的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带着他们的系列时装首次登陆巴黎时装周,带来了一场黑色的时尚革命。
1983年3月16日,WWD指出,“日本设计师代表团既没有放弃使用他们喜欢的颜色——黑白,也没有放弃他们去年秋季系列非传统的衣服版型……他们在纺织业保持了高水平的创新和创造力。”大秀过后,WWD依然对这些日本服饰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不断刊登了几位日本设计师的T台照片。
两年后,有报道称,主流零售商对日本时装的兴趣正在减弱,WWD称此前他们的兴趣就像一阵“周期性时尚瘾”,令还在追捧日式风格的粉丝们感到沮丧。
然而,日本设计师仍然处于创作影响力的最前沿,川久保玲于1997年春季推出的表面凹凸不平的卡西莫多(Quasimodo)系列及山本耀司令人惊艳的经典高定服装和婚礼系列均让人令人眼前一亮。
1981年
MTV与时尚偶像
1981年8月1日,全球音乐电视台(MTV)横空出世。此前,华纳美国运通卫星娱乐有限公司总裁约翰·施奈德(John A. Schneider)向WWD解释了其新频道背后的竞争逻辑:“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听广播以及电视中的摇滚乐。”当时,音乐视频正处于起步阶段,频道承诺将24小时播放摇滚乐,使人们不得不对音乐的播放形式另辟蹊径。
当时的节目制作副总裁罗伯特·皮特曼(Robert Pittman)说,“如果那些音乐听起来不太好,我们希望它们起码看起来赏心悦目。”当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麦当娜(Madonna)和辛迪·劳帕(Cyndi Lauper)等时尚名人极具风格的音乐视频开始在美国人家里播放,便足以证明,艺术家的外表和他们的声音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1983年
当香奈儿拥有卡尔·拉格斐
1983年,香奈儿正值低迷期,已有芬迪、蔻依(Chloé)等相关工作经历的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接受了阿兰·韦特海默(Alain Wertheimer)的邀请,担任香奈儿的创意总监。
早期,他不断面临各种挑战。在接受WWD采访时他表示,每天工作16个小时,并乐在其中。据WWD报道,在准备自己的第一个高级时装系列时,“拉格斐的工作高压和颇受争议的领导方式,使得兴奋又紧张的气氛充满整条坎本街。”“香奈儿此前的常客和拉格斐的阵营之间存在一种明显的‘互相对抗’摩擦。”毫无疑问,拉格斐的阵营凭借他的卓越天赋和从未动摇的坚定信念赢得了胜利。“时尚是一门生意,而不是艺术。”他在1982年和2000年如是说,“买东西的人不是因为你长着漂亮的眼睛才买。你必须像做生意一样对待这件事。”拉格斐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从每天工作的16个小时中稍微休息一下。
2010年9月,香奈儿SoHo精品店在纽约重开,拉格斐也获得了时尚技术学院(FIT)颁发的荣誉奖项,他说,“我不喜欢‘荣誉’这个词。我一生都只是在做一份工作,我很高兴他们喜欢我做的这份工作。”
1988年
缪西娅·普拉达横空出世
从1988年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将成衣引入家族业务的那一刻起,就成功吸引了时尚界的目光。此前,普拉达家族只涉及箱包业务。
缪西娅具有一种神秘的气质,始终在商业巨头和理性的艺术家这两种身份之间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平衡,每一季时装的设计风格经常发生180度大转变,这让一大批品牌的忠实粉丝摸不到套路,却也心甘情愿地追随。
据WWD报道,1994年普拉达秋季系列的极简主义风格“让世界超模看起来像希特勒的速记员”。此后,她一直在研究“未来主义”“极客时尚”和“祖母的阁楼”等主题。对于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风格,她一视同仁。
2010年前后,普拉达的设计开始突出性征:2009年秋季近乎经典的胸部设计,2010年春季充满奇思妙想的“最小巴洛克”风格。
1990年
“超模时代”开启
20世纪90年代“超模时代”开启。由琳达·伊万格丽斯塔(Linda Evangelista)、娜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克里斯蒂·特灵顿(Christy Turlington)、克劳迪娅·希弗(Claudia Schiffer)和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组成的“五大名模”被誉为“世界第一代超级名模”,后由于凯特·摩丝(Kate Moss)的加入,变成了“六大名模”。在这十年里,也有许多其他模特变得家喻户晓,在美国和国际的时尚T台、杂志封面以及平面和电视广告宣传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她们并不只局限于在镜头前摆造型,坎贝尔出演了几部电影,并设计了一个牛仔裤系列;克劳馥主持了MTV电视台的《时尚屋》(House of Style),并推出了一系列家具产品,拍摄了健身视频;摩丝在Topshop引发了一场近乎疯狂的讨论;就连精英模特管理公司(Elite Model Management)也推出了针对超级名模崇拜者的运动装和配饰系列。
1991年
嘻哈文化来袭
1991年秋天,嘻哈音乐占据了统治地位。卡尔·拉格斐,这个永远站在流行文化的顶端的男人,是第一批把这种风格带到T台上的人之一。他为香奈儿推出了嘻哈(Nouveau Rapper)系列,包括绗缝皮夹克、向后戴的棒球帽,搭配大量的金色铭牌和链子。此外,唐娜·卡兰(Donna Karan)为DKNY设计了空中女孩(Fly girls)套装,夏洛特·诺伊维尔(Charlotte Neuville)也推出了绗缝金色西装。
虽然嘻哈潮流在某些年份比其他风格更受欢迎,但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等设计师和包括洛卡薇尔(Rocawear)、犀牛(Ecko)等潮流品牌仍然对都市街头时尚风格的各种装束情有独钟。
1992年
麦当娜的“致命”吸引力
20世纪80年代,麦当娜·西科尼(Madonna Ciccone)只是商场中的海报女郎,但没过多久就成了名。就在大众渐渐接受了她那随意的混搭造型时,她却摇身一变,成为歌曲《像个祈祷者》(Like A Prayer)中圣洁的黑发女郎、歌曲《表现自我》(Express Yourself)中白金发色的女权主义者……
1990年,麦当娜在美眉的野心(Blonde Ambition)世界巡回演唱会现场,身着尖锥形文胸巡回演出,那是法国时尚先锋让·保罗·高提耶的代表作,他们公开发表“内衣外穿”的声明。此外,高提耶在1992年举行了一场慈善时尚秀,麦当娜作为他的缪斯女神,“一袭黑衣,黄金牙齿是她唯一的配饰。”WWD曾报道,在T台的尽头,她停下来脱掉身上的夹克,露出高缇耶设计的一件吊带连衣裙,又渐渐脱掉了更多……麦当娜的照片被刊登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所有人不知疲倦地看了又看。
1995年
服装公司上市风潮
1995年10月,古驰集团首次公开募股大赚了一笔后,奢侈品公司受到了IPO人群的热烈追捧。20世纪80年代末,Investcorp以2.46亿美元收购了古驰,如今拥有古驰全部股票的Investcorp通过出售古驰股票筹集了14亿美元。古驰的成功上市为其他公司的IPO铺平了道路。
拉夫·劳伦(Ralph Lauren)于1997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卖出1 790万股股票,其中包括承销费用,之后他带着大约4.4亿美元回家,剩下的股票让他正式成为亿万富翁。在IPO时,劳伦持有4 620万股股票,价值14.55亿美元。
与此同时,由Silas K.F. Chou、Lawrence S. Stroll、Tommy Hilfiger和Joel J. Horowitz控股的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Apparel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也在1993年11月、1994年6月和1995年3月分别筹资6 290万美元、1.273亿美元和1.354亿美元。
1996年,唐纳·卡兰和她当时的丈夫、副董事长斯蒂芬·韦斯(Stephan Weiss)通过上市获得5 800万美元,另外5 800万美元捐给了Takihyo公司,这是该公司1984年成立时的最初支持者。卡兰和韦斯还通过授权协议以1.75%到3.5%的品牌销售价格将卡兰商标租了出去。第一年,卡兰和韦斯持有公司24.2%的股份,自1996年6月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上市以来已经贬值了一半以上。约一年后,唐纳·卡兰在纽约证交所的收盘价约为11.50美元。一年内,这对夫妇持有的530万股股票仅价值6 100万美元,低于IPO定价的1.27亿美元,股东们也损失惨重。
2001年,卡兰获益最大,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以6.4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唐纳·卡兰服装公司(Donna Karan International)。
1995年
汤姆·福特重新定义性感
汤姆·福特(Tom Ford)作为创意总监运筹帷幄时,古驰家族就像一只涅磐重生的凤凰般再次崛起。1995年秋季,福特在聚光灯下看到安布尔·瓦莱塔(Amber Valletta),重新定义了女人穿长裤和马海毛大衣的性感程度。
好时光一直延续到2001年PPR集团大股东弗朗索瓦·皮诺(François Pinault)的到来,他的出现是为了阻止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的收购企图。在他2003年秋季大秀的前夜,福特第一次回应了谣言,告诉WWD,“如果PPR的高管们坚持日复一日地参与品牌运营,我会非常难过,因为我不得不离开这里了。”高管们还是这么做了,2004年福特以一个绝妙的系列结束了对古驰的设计生涯,他说这是“我作为古驰设计师的一个终点,记录这10年来我经历的一切。”
WWD当时写道:“如果是按照好莱坞欢乐版结局的设定,福特注定会有第二段辉煌的职业生涯。”2009年,福特的电影处女作《单身男人》(A Single Man)获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9月,他重返女装界,推出了当季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与此同时,没有了福特的古驰仍在蓬勃发展,新的掌权者弗瑞达·吉亚尼尼(Frida Giannini)减少了性感的元素。在她的创意指挥下,古驰的销量一飞冲天。
1998年
海尔姆特·朗的力量
海尔姆特·朗(Helmut Lang)凭借“简约主义”和“未来主义”美学成为维也纳时尚先锋者,他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极简主义的重要设计师之一。1998年7月7日,海尔姆特·朗通知WWD,他将改变即将到来的春季大秀的日期。当时,纽约时装秀排在欧洲之后,原定于11月举办第二年春季的时装秀,他说,“这个时间太晚了!”。最终,朗要求改变日程的提案通过了。1999年春季的纽约时装秀分成了两个日期举办;到了秋季,纽约时尚界才再次合体。
1999年,朗将公司51%的股份卖给了普达拉集团,但后者运作并不成功,此前对于品牌国际化的期许未能实现,二者关系渐渐恶化。2005年1月,距离品牌成立20周年仅差一年的时候,郎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品牌,自此与自名品牌完全脱离关系。
2000年
加利亚诺的“贫民窟”高定
2000年,身为迪奥设计师的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为世人展示了一场大胆创新的时装秀,其灵感来源为巴黎的无家可归者。其中一些衣服看起来像是为了保暖而堆积起来的报纸,他还把各式各样的废品,如有凹痕的厨房用具和迷你威士忌酒瓶串在一起。WWD对他表示赞赏:“这样的设计没有冒犯到谁,也许是因为他对底层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尊重,甚至有点爱上了他们。”
在法国,时尚评论家和社会福利倡导者都对此表示震惊。美国《纽约时报》的莫琳·多德(Maureen Dowd)把这场时装秀比作鲁道夫·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市长对无家可归者的街头扫荡。起初,加利亚诺称批评者们都是“资产阶级,居高临下,沾沾自喜。”然而,随着争议持续发酵,他采取了一种更温和的语气,发表声明称:“我其实从未想过要展现痛苦的场面。”此后,针对加利亚诺的争议有所缓和了,但属于他高定时装的荣耀从未消减。2007年迪奥春季系列将日本艺妓的异域风情与经典的迪奥新风貌完美融合在一起,美到不可方物。WWD写道:这个系列“让高定时装重新登上了时尚的巅峰”。
2002年
“暗夜蝴蝶”麦昆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在2002年说:“我觉得这很浪漫,反映出人性的阴暗面,你知道吗?也许有时候我做得太过了,但那体现的就是我。”
麦昆在纪梵希(Givenchy)短暂而动荡的任职之后,他跳槽去了古驰,之后他便开启了一段非凡的创意之旅。他曾带来过情绪多变、穿着精致服装的沉船主题秀、舞蹈马拉松秀,以及令人陶醉的象棋比赛秀。在一次大秀中,他甚至把沙洛姆·哈洛(Shalom Harlow)放在一个转盘上,让机器人手臂对他喷漆;他还效仿《辛德勒的名单》,制作了一幅凯特·莫斯(Kate Moss)的幽灵全息图。麦昆的时装秀典型地反映了他的情绪状态,他的职业生涯设计以“侵略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为特征,每一场时装秀都呈现出极致的想象力。
在2010年2月自杀前,他最后的三季设计可谓是对于达尔文主义的黑暗和人类对自然的滥用的慷慨陈词。
2005年
马克·雅可布斯改造路易·威登
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为派瑞·艾力斯(Perry Ellis)设计的垃圾摇滚(Grunge Rock)系列获得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CFDA)的大奖,成为其人生的分水岭。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于1997年与雅各布斯签约,委任他为路易·威登设计成衣。他曾与斯蒂芬·斯普劳斯(Stephen Sprous e)、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等几位艺术大师合作,设计出一种诙谐而迷人的造型。又在2003年,与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合作,设计的饰品在全球引起轰动。
WWD称其2005年秋季系列为“自垃圾摇滚之后最大胆的一次”,也因此受到更多赞誉。当一个设计师站在时尚巅峰,要大胆冒险时会比一个叛逆的孩子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2008年春季时装秀是一场罕见的以性为主题的郊游系列,富有超现实主义意象,他将这场秀称为“皇帝的新衣——这就是时尚。”
2007年
芬迪长城秀
长期以来,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一直在遥远的发展市场。但自20世纪9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许多欧洲时装公司在亚洲投资设厂,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新兴市场占据着近40%的奢侈品消费,消费者在中国杭州看到一个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精品店的概率,与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看到一个路易·威登分店的概率并无二致。欧洲品牌纷纷在远离总部的多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开设门店并拓展业务,以创造不断增长的财富。
卡尔·拉格斐在2007年于中国北京郊外的长城上举办了一场芬迪日落秀。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的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在接受WWD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这是第一个月球上也能看到的时尚大秀,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预示着中国是当今不断见证奇迹发生的地方。”
2007年
超级明星雷蒂·嘎嘎
2007年8月13日,WWD将雷蒂·嘎嘎(Lady Gaga)放在日报头版进行报道。她的魅力在于她纯粹的大胆无畏,在接受WWD采访时,她谈到了MAC艾滋病基金的Viva Glam活动。她开玩笑说,真希望看到“全世界的避孕套”都能制成自己设计的口红颜色。
2010年,她在推特(Twitter)上拥有近600万粉丝,使她成为世界上粉丝最多的推特用户。时尚界和美容界也对她也很着迷,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于2010年5月接受WWD采访时谈到,嘎嘎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很迷人的当代现象,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像是一出好戏”。在同月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Met Gala)上,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评价说:“她不仅是一位流行艺术家,她还是一种精神力量。她就是她,这让我们更想做真实的自己。”
2001年—2010年
新一代设计师崛起
在2001年—2010年这十年里,时尚界出现了一大批新晋设计师。其中许多人已经取得了成功,令人印象深刻的如杰克·麦科洛(Jack McCollough)和乐扎罗·赫南德斯(Lazaro Hernandez)合创的品牌普罗恩萨·施罗(Proenza Schouler),二人2002年凭借时髦而又扎实的运动装品位从帕森斯设计学院脱颖而出;凯特·穆里维(Kate Mulleavy)和劳拉·穆里维(Laura Mulleavy)创立的罗达特(Rodarte)品牌,以率真又不失浪漫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贾尔斯.迪肯(Giles Deaco)被形容为“非别致的小古怪”,体现着对心目中新英伦风情的热爱;栗原大创立的TAO道品牌为日式风情注入了一份少女的温柔;海德·艾克曼(Haider Ackermann)的设计给卡尔·拉格斐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因此获得了香奈儿时装秀的邀请。
其他设计师和品牌也成绩斐然,如吴季刚(Jason Wu)、加勒斯·普(Gareth Pugh)、艾历克斯.马彼(Alexis Mabille)、林能平(Phillip Lim)等,不胜枚举,他们的成功象征着新一代设计师正在崛起,迸发着源源不断的潜力。
同样令人振奋的是,从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的Vogue/美国时尚设计师协会时尚基金,到杜梅尼科·多尔奇(Domenico Dolce)和斯蒂芬诺·嘉班纳(Stefano Gabbana)在米兰新开的店铺Spiga2,各个企业实体都对这些设计师表示前所未有的支持。迈克·高仕(Michael Kors)指出,“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时尚行业不欢迎胆小鬼”。
尽管在过去100年里新晋设计师们已足够让人眼花缭乱,毫无疑问的是,下一个100年将更加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