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菲之父”迪克·布鲁纳

2021-02-07

青岛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迪克孩子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迪克·布鲁纳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他的代表作米菲兔,则是陪伴几代国人成长的重要卡通形象,在铅笔、笔记本、文具盒等文具上,米菲兔形象无处不在。迪克·布鲁纳一直被誉为“米菲之父”。

4岁迷上绘画

迪克·布鲁纳是家里的长子。父亲是荷兰最大出版社的老板,拥有天时地利的迪克却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他从小生活在乌德勒支,一座拥有悠久足球传统的城市,但他也没对足球感兴趣,在伙伴们都踢球的时候,他却迷上了画画。

二战结束后,父亲送迪克去伦敦和巴黎学习贸易,无心继承家业的他亦无心完成家里安排的学业,他流连于博物馆,在毕加索、勃拉克、莱热、马蒂斯等人的作品前徜徉,像一块海绵,奋力汲取养分。

毕业后,父亲让迪克为出版社的图书画封面,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美编。多次采访中,迪克都十分留恋那段时光,“那是一段好时光,虽然有许多活,但是我乐在其中。我努力让每个封面看起来都不同,尝试了剪切、拼贴等很多手法。”求学汲取的养分在这一时期得到滋养,他的绘画种子渐渐生根发芽。1953年,迪克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图书《苹果》,市场反响热烈,他也因此得以转型为专业画家。

米菲兔诞生

1955年的一个假期,迪克·布鲁纳和1岁的儿子在海滩边见到一只小兔子旁若无人地狂奔,那只兔子触动了迪克,也让他想起了幼时家里的那只兔子。于是每晚在儿子睡觉前,他都给儿子讲小兔子的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画下来,日积月累,就有了米菲的第一本故事集《小兔与海》。就这样,热销全球的童话书主角米菲诞生了。

从此以后,迪克·布鲁纳的名字和米菲越来越紧密,他不断为米菲创作故事,绘制绘本,让米菲渐渐从一只默默无闻的荷兰大白兔变成了受全世界孩子喜欢的米菲兔。

迪克曾经纠结于米菲兔的性别,后来他确定自己想给米菲兔画上裙子而不是裤子,直到1970年代,米菲兔的第六本书出版,穿上了裙子的米菲兔,才最终被“定性”。

为了让米菲兔“不那么孤独”,迪克也为她创作了家庭和朋友。她的家庭成员包括疼爱她的祖父祖母、爸爸妈妈和Alice姑姑。米菲兔也有很多朋友:两只分别叫Boris和Barbara的熊、1969年出现的Grunty猪和Snuffy狗等。

画最简单的画

米菲兔属于极简风格的卡通创作,简单的线条,简单的色彩,而正是简单,投注了迪克·布鲁纳极大的心血,并显现着他的信念——“简单的东西就是最有力量的”。简单就是米菲兔最大的魅力所在。

迪克用一道粗黑线勾勒出米菲的轮廓,再用红、蓝、黄、白、绿等颜色填充,少用橙色,不用紫色,简单是他的首要追求,“橙色是红色加黄色,紫色是蓝色加红色,这些颜色不够直接,我不喜欢。我要画最简单的画,颜色也是,必须简单直接。”他一直坚持用画刷,铅笔或者其他工具很难保证勾勒轮廓时一气呵成,线条也不一定平滑流畅,“米菲看起来简单,但每一细微处都必须精准,出现一点瑕疵就得重画。”

1955年的米菲兔胖墩墩的,耳朵松软;到了1963年的第二版,米菲的线条更加简练,耳朵轮廓改为椭圆形。现在的米菲兔耳朵更加圆润,这是后面多次修改的结果。

米菲兔故事的灵感大多来自孩子们的日常:米菲有一条最喜欢的蓝底碎花裙;米菲生病了,总是很勇敢地去医院看病;米菲有一只最喜欢的小熊玩具,和她形影不離……

米菲的故事和画像一样简单,通常只有一两句旁白,甚至一个字也没有,迪克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书是画给孩子看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许多思考和幻想的空间,我希望八个月以上的孩子都能看懂我的书,并且没有语言障碍,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都能看懂。”

至今,米菲兔的相关图书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了8500万册。因为这些图书,被誉为“米菲之父”的迪克·布鲁纳也在全球获奖无数。感谢他给世界带来了这么一只永远像个小孩子,个性单纯、天真无邪、性格坚决,又勇于尝试的米菲兔。

猜你喜欢

迪克孩子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