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幻老街平原路

2021-02-07李宜臻

青岛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石阶小楼平原

李宜臻

重庆因其上天入地的地势地形被赋予了魔幻之城的标签,在这座山城之中,会时刻被一种空间变换带来的科幻感所围绕,置身其中,有时会分不清此刻正身处底楼还是顶楼。而在距离重庆近两千公里的青岛,一座地势起伏的山水相接之城,也同样有着一条如置入魔幻基因的老街——平原路。

平原路是青岛早期的一条老路,起先叫理萨街,也叫病院路。其东端与江苏路相连,西端延伸至济宁路与安徽路相交。别看这条老街被命名为平原路,可实际却不是一马平川。平原路在与观象一路、观海二路、黄岛路交叉的位置达到制高点,从此处向东、向西均为下坡路段。道路东段北侧为原德国总督医院,现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侧为住宅建筑,因医院周边道路交通规划较为规范,南北两侧区域划分泾渭分明,平原路东段给人一种按部就班的秩序感。而平原路西段有各类餐馆、店铺,与东段相比则多了一份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整条道路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主路向两侧延伸的分支道路大多是顺着地势用石阶铺就,一路向上。石阶有宽有窄,与小段的平路交替铺就,沿着石阶攀上去,便可分别通向南北两侧的观海二路、观象一路的道路路面,明明沿着一条路攀登了许久最终却到达了另一条路的“地平线”。整座城仿佛立刻变得“立体”起来。

不同宽度的石阶定是被人踩踏了无数次,边缘圆润光滑,在中间部位形成了一定弧度的向下凹陷,与这条街上空纵横交错的松散电线形成呼应。

平原路西段的一条分支小路最惹人注意,宽度大约两米,两个人相对只能相互侧身才方便通过,站在平原路沿着小巷向上望,便能看到步步登高的一段段阶梯,两侧建筑小楼错落有致,沿着阶梯与平路一同或高或平。树木无需费劲生长便可轻松从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为这条妙趣横生的小巷子搭建起天然的防晒屏障。顺着石阶一路向上,在不同高度时回望便会形成不同的风景。在石阶半腰向下望,便能感受到小巷与平原路重叠部分中通过行人、车辆时的人文景象,登上石阶最顶端便能欣赏到碧天白云、红瓦错落的环境风光,可谓奥妙无穷。

平原路两侧建筑大多是多层小楼,墙面历经沧桑掩饰不住时光的变迁,厚重的历史感显而易见。蔡元培、吴伯萧等著名学者作家都曾居住在这条老街。吴伯萧曾在他的作品《记岛上居室》中留下他居住于此的文字:“……两层的楼房,坐落在一个小山的顶上。晾台伫立,是可以俯瞰全市、远眺海山的。白昼,早晨看日出,看五彩朝霞,看雾蒙蒙的远山,山岛间水光接天,波摇金影。辰巳时候可以看海灣里舣集的渔船,千万只船挂起千万张白帆,景象是极辽阔雄伟的。傍晚,看落日,看暮霭,看家家船上的缕缕炊烟,思绪也跟着当前烟景而深邃幽远了。电灯亮处,天却黑了,百尺楼头,脚下夜景,岂止灯光万家!”

一条老街,小楼林立,支路通达,石阶逶迤,趣味无穷,真叫人想如冒险般一探再探这老街老巷,盼着再发现点什么与众不同或绝无仅有。

猜你喜欢

石阶小楼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没有尽头的石阶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小楼一夜听春雨等
我喜欢你,不只是习惯
我喜欢你,不只是习惯
石阶与佛像
石阶与佛像
青岛石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