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忘记对企业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研究

2021-02-06张小娣田子艳宋胜男赵玉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置信区间柔性调节

张小娣,田子艳,宋胜男,赵玉平

(1.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2.陕西晟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1 研究背景

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保持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的高水平共存,即二元创新是企业既维持短期利益,又积累未来优势的有效方法。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存在知识和需求的“张力”,使得组织容易陷入失衡状态[1],因此,如何对二元创新进行平衡成为创新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们从多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如组织结构的二元设计[2],高绩效工作系统[3],分布式领导[4],企业相关技术多样化[5],时间深度策略等[6],但缺乏从知识管理,特别是从组织忘记的视角对二元创新平衡进行探究。

组织忘记是指组织主动摒弃陈旧的、过时的知识、惯例和思维模式[7],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部因素[8]。从企业知识基础观来看,创新的基础是知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有很大差异,而组织忘记可以改变组织知识构成和演化机制,促进新知识的获取及新旧知识的整合,将知识利用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转变为路径创造[9],因此,逻辑上,二元创新平衡会受到组织忘记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企业内部资源的制约,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会互相争夺企业的稀缺资源,故而企业不断获取新资源并进行合理分配协调的能力,即“战略柔性”有利于二元创新平衡的实现[10]。同时,组织忘记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过时的惯例、规范和程序,提高企业的战略柔性[11]。因此,有理由假设战略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此外,企业规模也会影响到企业创新方式的选择及组织忘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12],因此有必要考虑企业规模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对组织忘记、战略柔性和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聚焦于探讨组织忘记因素对企业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效应,并根据已有研究,将战略柔性划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分别探讨不同维度下战略柔性因素在组织忘记和二元创新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与以往相关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已有关于知识管理对企业二元创新平衡影响的研究多聚焦于学习导向或学习类型[13-14],本文则分析了组织忘记这一重要的知识管理要素如何影响企业二元创新平衡。有学者指出,组织忘记比组织学习更为重要,极大地影响到组织的竞争力[8],因此,本文是对知识管理视角下二元创新研究内容的重要补充。第二,尽管已经有少部分研究关注于组织忘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已有研究更多地探讨了对企业整体创新绩效[11]或某种具体的创新类型,如商业模式创新和原始性创新的影响[15-16],鲜有研究深入分析组织忘记对企业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组织忘记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第三,本研究通过引入战略柔性因素作为中介变量,引入企业规模作为调节变量,深入剖析了战略柔性的不同维度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规模对组织忘记因素与企业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企业二元创新的形成和内在传导机制,丰富了关于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1.1 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

Harvey 等[17]指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反映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可能并不准确或全面,所以可能引导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做错误的事情,或者用错误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会积累很多过时的知识,形成组织惰性,包括模式化的认知行为、方式和理念,以及固化的制度和范例,而僵化的习惯和意识可能会导致组织探索、捕获外部新知识以及整合新旧知识的路径固化或出现锁定状态,从而限制组织内部的创新行为,不利于组织创新实践的成功[18]。举例来说,产品创新过程中部分探索流程包括与组织之外的顾客沟通交流,顾客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企业开发人员现有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开发人员需要改变已有的思维方式,适应客户的思维方式。同样,对利用性创新来说,企业也需要改变现有的惯例和流程来适应顾客的思维方式,给顾客提供超越期待的更卓越的服务。Holmqvist[19]指出,对未知的恐惧和信息的缺乏使得探索和创新之间的张力很难解决。组织忘记能够使组织员工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惯例进行质疑,摒弃过时的知识,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从而克服对未知的恐惧,有利于新知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解决探索和创新之间的张力,促进二元创新的平衡。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组织忘记对二元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2.1.2 组织忘记与战略柔性

组织在长期发展中,由于认知模式固化、组织惰性和刚性增加,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防御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会随之下降,对外部资源的评估和对内部资源的利用也会在此过程中产生固定惯例[20],从而降低企业决策的灵活性,影响企业战略柔性。具体来说,组织忘记通过消除组织惰性和刚性,有助于企业寻找将资源移作他用的可能性,扩大已有资源的使用范畴,降低不同产品之间资源的转换难度和成本[11],并缩短资源移为他用的时间,从而提升资源柔性。在协调柔性方面,组织忘记通过对已有惯例和思维方式的质疑,能更敏锐地察觉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识别新的机会并比竞争者更快地做出反应,抢占发现新资源及其组合模式的先机,并帮助企业获取外部新资源;此外,组织忘记还能通过提高灵活性帮助企业更快地开拓新竞争市场,并在动态环境下通过组织系统和程序合理有效地处理资源利用问题[21]。因此,组织忘记能够提升组织的协调柔性。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组织忘记对战略柔性具有积极影响。

H2a:组织忘记对资源柔性具有积极影响。

H2b:组织忘记对协调柔性具有积极影响。

2.1.3 战略柔性与二元创新平衡

March[22]指出,受到企业内部资源的制约,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可能会互相争夺企业的稀缺资源,因此实现二元创新平衡非常困难。如果保证了企业在进行两种创新时所需资源自身的柔性(资源柔性),并且灵活合理地协调这些资源在两种创新活动中的转换(协调柔性),那么就能实现两种创新形式的共存[23]。目前学术界已有学者在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如Sanches[24]指出,企业具备战略柔性时,就能在其他企业行动之前瞄准市场需要,以创造性思维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快、更好地回应市场需求;Martinez 等[25]指出具有战略柔性的企业可以精准锁定当前市场并将产品与服务定位其中,进而扩大市场需求。既有的大多数研究结果均显示,战略柔性可以使企业在资源配置与使用方面更加合理,并能缓解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由于争夺内部资源争夺所导致的不平衡问题,使企业资源在创新类别的选择上更加灵活精准[10]。据此,本研究认为具有战略柔性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源捕获、使用和配置方面的优势促进二元创新平衡,故提出以下假设。

H3:战略柔性对二元创新平衡具有积极影响。

H3a:资源柔性对二元创新平衡具有积极影响。

H3b:协调柔性对二元创新平衡具有积极影响。

2.1.4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与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文献回顾与分析,本文就组织忘记、战略柔性和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认为认知模式固化和惰性增加会降低组织灵活性及应变能力[26],不利于协调组织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时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组织忘记环境通过改变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主导逻辑,以及指导行为的核心假设而重塑组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组织战略柔性,为平衡探索和利用之间的张力奠定了基础。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战略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起中介作用。

H4a:资源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起中介作用。

H4b:协调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起中介作用。

组织忘记促进企业战略柔性提升的过程可能会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一方面,大型公司由于员工人数众多并且相当一部分是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因此在调动各部门员工积极性开展组织忘记时存在协调、激励上的困难,改变员工认知模式的难度也更大[27]。这就意味着大规模企业在通过组织忘记影响资源柔性时,会受到来自组织自身的反向拉力,使组织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会弱化这一过程的积极影响。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增,企业的惰性和刚性开始逐渐显现,企业灵活性降低,组织资源的利用渠道和分配方式会变得僵化,从而阻碍组织发现更多的资源使用可能性,也会影响资源在不同产品间的转移效果和成本。另一方面,大企业因为规模较大,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一般都比中小企业多,因此信息在组织中进行传递时存在速度慢、失真严重的情况。在通过组织忘记提高协调柔性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缺陷会降低企业决策和执行的速度与质量,从而弱化组织忘记所带来的协调柔性的提升[28];同时,组织忘记虽然能够使企业变得更加灵活,但大规模企业在公司刚性的影响下,对环境和市场的反应能力会有所下降,这会导致组织在根据环境变化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并对资源使用进行协调时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组织忘记对协调柔性促进效果的体现。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5:企业规模负向调节组织忘记与战略柔性的关系。

H5a:企业规模负向调节组织忘记与资源柔性的关系。

H5b:企业规模负向调节组织忘记与协调柔性的关系。

在以上讨论中,我们假设战略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起中介作用,并且企业规模的扩大会阻碍组织忘记对战略柔性的积极影响。企业规模越大,灵活性会随之降低,从而影响企业所持资源的柔性以及利用资源的柔性,并进而影响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二者之间的平衡。根据以上假定可进一步推论:企业规模越大,战略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关系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就越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假设:

H6:企业规模负向调节战略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中介作用。

H6a:企业规模负向调节资源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中介作用。

H6b:企业规模负向调节协调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中介作用。

2.2 数据收集

本文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在产品、服务或者技术方面存在创新行为的企业。调查问卷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企业基本信息,如企业成立年限和行业属性等信息;主体部分是组织忘记、战略柔性和二元创新平衡相关题项,使用李克特5 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此研究的受访对象主要是企业内接触研发创新相关工作的基层及以上管理者,他们通常对企业的整体情况尤其是企业创新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所调研的企业性质以私营、民营居多,并且主营业务大多属于IT 技术或互联网、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等创新相对活跃的行业。此次调查的发布渠道主要有两种:(1)在各高校老师同学的协助下向EMBA 和MBA 班级学员发放问卷156 份问卷,回收132 份;对其中11 份信息严重缺失的无效问卷进行剔除,故回收有效问卷121 份。(2)在各方帮助下与企业取得直接联系,发放问卷共244 份,回收171 份。本调研通过两种渠道发放问卷总计400 份,回收问卷303 份,在对32 份无效问卷进行剔除后,最终剩余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67.75%,可以满足研究需求。

2.3 变量测度

本文所采用量表均是已有研究使用过的成熟量表,能够有效保证变量测度的效度与信度。各变量的题项均利用李克特5 级刻度度量,1~5 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或者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变量的具体测量量表如下:(1)对组织忘记的测度借鉴Akgün 等[29]的研究,从组织惯例改变和信念改变两个角度测量组织忘记;(2)对战略柔性的测度借鉴Sanchez[30]、王铁男等[31]学者的研究成果,把战略柔性划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进行度量;(3)对二元创新的度量借鉴和修改Jansen 等[32]人提出的成熟量表,先分别测出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二者乘积对二元创新进行刻画;(4)对企业规模的衡量选择学者们最常用的方法,将企业正式员工人数取对数后作为度量指标[33],具体题项见表1。本研究使用Cronbach's α 系数检验测量题项的内部一致性,运用SPSS 25 进行分析。由表1 能够看出,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 系数值均高于0.7,各题项的CITC 系数均大于0.5,因子载荷值都在0.6 以上,表明变量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表1 变量测量题项和信度检验

3 实证分析

3.1 相关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见表2。可以看出,组织忘记、资源柔性、协调柔性、企业规模以及二元创新的相关系数都在P<0.01 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适合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此外,公司成立年限和企业行业类型与组织忘记都没有显著关系,表明组织忘记受公司成立年限及所处行业类型的影响不大。

表2 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3.2 假设检验

3.2.1 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5 软件及SPSS PROCESS 宏程序(3.0 版本)对假设进行检验。首先选择宏程序中的Model 4(简单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表4。表3 显示,组织忘记对战略柔性的2 个维度:资源柔性(b=0.834,p<0.01)、协调柔性(b=0.836,p<0.01)都能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H2a、H2b。资源柔性(b=0.319,p<0.01)、协调柔性(b=0.193,p<0.01)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假设H3a、H3b得到了支持。组织忘记通过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到二元创新的总效应(b=0.878,p<0.01)显著,且在排除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中介效应后,组织忘记对二元创新(b=0.451,p<0.01)也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因此假设H1得到了支持。

表3 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4 中介效应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指标

表5 是采用PROCESS 宏程序对上述中介效应进行bootstrapping 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组织忘记通过中介变量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影响因变量二元创新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266(置信区间为[0.153,0.366])、0.161(置信区间为[0.055,0.277]),由于置信区间均不包括零,证明组织忘记不仅能够直接对二元创新平衡产生影响,也能够通过战略柔性影响二元创新平衡,从而支持了H4a、H4b。

表5 中介效应的bootstrapping 分析结果

3.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对于调节效应采用了PROCESS 宏程序中的Model 7 模型进行检验。根据表6 可知,组织忘记与企业规模的交互项与资源柔性(b=-0.106,p<0.01)、协调柔性(b=-0.091,p<0.01)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从而验证了假设H5a、H5b,即企业规模负向调节组织忘记对战略柔性的积极影响。

表6 调节效应分析

同时,通过进行简单斜率分析更直观地反映了企业规模对组织忘记和战略柔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如图1。图1 表明,企业规模越小,组织忘记对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反之企业规模越大,促进作用就越弱。

图1 不同企业规模下组织忘记对战略柔性两维度的影响水平

表7 为通过PROCESS 宏程序运算得到的在调节变量不同取值下的条件间接效应以及验证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的INDEX 指标结果。根据表7 条件间接效应部分的数据结果可知,当企业规模比较小时,组织忘记通过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影响二元创新平衡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294(置信区间为[0.172,0.416])、0.171(置信区间为[0.056,0.299]);当企业规模较大时,组织忘记经由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影响二元创新平衡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227(置信区间为[0.130,0.321])、0.136(置信区间为[0.043,0.245])。由于这些置信区间都不包括零,因而能够说明无论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取高值还是低值,组织忘记经由战略柔性的2 个维度对二元创新的间接作用都是显著的。表7 右半部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当战略柔性的两个维度: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分别作为中介变量时,企业规模对组织忘记影响二元创新平衡的间接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的INDEX 判定指标分别是-0.034(置信区间为[-0.066,-0.013])、-0.018(置信区间为[-0.037,-0.003]),由于置信区间均不含有零,因此可以证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即验证了H6a、H6b。自此,本文的所有假设均得到了验证。

表7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元创新平衡是当前理论和企业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二元创新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二元创新的机制和路径的研究尚不充实,远落后于企业实践[34]。本研究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组织忘记视角分析二元创新平衡的路径和机理,研究了战略柔性在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并得到以下结论:(1)组织忘记积极影响企业二元创新,战略柔性的两个维度: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在二者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2)组织忘记与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之间的关系会被企业规模所调节,企业规模越大,组织忘记对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正向影响就越弱;(3)企业规模越大,战略柔性对组织忘记与二元创新平衡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就越弱。

本文对进行二元创新的企业有一定的启示,首先,企业应重视组织忘记在企业内的开展。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在组织内部建立“组织忘记环境”,采取措施鼓励内部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勇于对现有的制度、惯例提出问题和质疑,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抛弃”氛围,促进二元创新平衡。其次,应充分发挥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应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有效利用组织忘记和战略柔性对二元创新的协同作用来更好地实现二元创新平衡。

猜你喜欢

置信区间柔性调节
基于贝塔分布的最优置信区间研究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定数截尾场合Pareto分布形状参数的最优置信区间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基于预警自适应技术的监控系统设计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震撼发布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