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探究模式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探究

2021-02-06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宋谋欣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平行线探究数学

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 宋谋欣

开展问题探究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创新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观念,只有教师愿意放弃“以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导入线索,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指引道路,更有助于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展高效的合作学习探究,助力他们深入探索发现数学学习中的各种技巧,从而获得更主动真实的学习体验。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迎合了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改革思想,尝试将学生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以及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不当,导致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第一,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仅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并没有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来合理安排划分合作小组,制订合作学习的任务,导致这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完全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作用;第二,合作目标不明确。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依靠个人力量无法高效完成某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有限的课堂中获取构建知识框架的有关知识,但是现有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安排中,并没有确定每一次合作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时候甚至会应付性地提出一些合作谈论的话题,导致合作学习的整体成效不高;第三,合作分组不合理。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升班级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成效性,基于班级中不同学生个体在领悟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搭配。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根本元素,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并没有兼顾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差异,而是随机搭配,这样容易造成合作过程中良莠不齐或者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

二、基于问题探究模式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对策

1.合理规划小组模式,提高问题探究合作效率

合作探究注重的是合作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匹配度,科学合理的小组分工模式,可以为后期的问题探究提供保证。因此,在开展问题探究合作模式之前,教师应该根据班级中现有学生个体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化、综合化的分工,确保每一个小组内都有优等生、普通生和学困生三种学生个体的存在。这样一旦问题探究的内容安排好,各个小组内的成员就可以开展互相辅助的学习过程,已达到“优等生拉动学困生”的学习目的。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征及学生在图形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划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在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都各有千秋,然后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布置“判定平行线”的问题,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形状的两条直线,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形的对比分析得出哪些属于平行线,并归纳平行线的基本特性。通过这种预习式问题导入的探究合作模式,学生会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黑板上画出的几种直线情况进行深入探究,而且由于合作分工的协调性,在面对一些判断困难时,学困生也能在优等生的辅助下掌握基本的判定方法,快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直线属于平行线。这样学生可以依托课本的内容以及合作学习中的实践观察,总结归纳出平行线的数学概念。

这种预习问题探究的合作模式,可以让课前预习环节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得力于小组合作的探究预习过程,关于本节课的数学理论知识等内容的讲解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为课堂中教师的深入讲解奠定翔实的理论基础,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2.创设任务问题探究模式, 锻炼学生的合作思维能力

很多数学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以及数学技能的实践应用,都是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属于一个集思广益的学习过程,每一个学生都会共享自己的才智,以求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明确的问题探究任务,引导合作小组的成员围绕着某一个任务主线展开思考分析,提高他们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这种合作学习环节中,数学教师给出了明确的任务型探究问题,小组内的学生会沿着特定的学习探究方向进行合作,为了能尽快找出解答的方法,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绞尽脑汁发散思维,为小组的计算过程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每一个小组针对同一个计算题目得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也许最终的解题答案不一定正确,但是在整个解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实践应用问题合作探究,强化学生数学技能巩固

任何课堂知识和能力,最终都要转化为某一种可以具体应用的实践性技能。对于数学学习而言,面对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合作探究性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应用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提高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认知意识。

比如,人教版初中数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教学中,本章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根据不同的坐标描写信息,判断出某一个物体的具体坐标位置。这一章节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常见,例如在一些海上搜寻过程中定位确定就会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教学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中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创设有关海上营救的数学习题,提出“画出题目中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题目的信息标出需要营救者的准确具体位置”的探究性问题。在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从题目主要信息的搜集、直角坐标系的绘制,到后期目标定位的标注等,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小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通过这种生活应用问题的探究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还能将课本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衔接在一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平行线探究数学
平行线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