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回正常轨道
2021-02-06文/
文/
2020年的汽车市场有多么特殊,无需多言。就在这一年当中,电动车(EV)市场的版图、路线与格局,却日益清晰。2020年电动车市场的三大新动向,似乎足以描述了一番未来图景,让我们能够一窥堂奥。
BBA的“油改电”
经济大环境宏观上决定市场总量,微观上塑造市场消费口味。市场整体不彰的时候,政策限制和经济周期却促成了消费升级。BBA的销量甚至追及二线非豪华品牌,虽然增量各不相同,但相对于市场总体,它们的燃油车卖得太好了,以至于对EV的态度,未免有些三心二意。
奥迪e-tron本身基于MLB平台改造,为了多塞电池,喂成了4.9米、2.6吨的体型,结果95度电只换来470公里续航。
奔驰声称EQC基于电动化打造,实际上则由MRA平台小改而来,实现了415公里续航,只能说差强人意,当然,从外观看依旧“很大奔”。如果GLC+10万块钱=EV版GLC,每月两位数的销量证明,消费者不糊涂。
而宝马则是最具诚意的一家,当年的i3、i8颇为像模像样,但生不逢时。那时的电池太拉胯,续航和快充能力和现在相差甚远,导致宝马现在自己都不大好意思提这两款产品。太早出生未必捷足先登,可能是为后人作了垫脚石。
宝马早就吃一堑长一智,只专注利用现有架构兼容EV,而不再不计成本地开发专门的EV。iX3姗姗来迟,500公里续航,虽然放在现在很一般,但考虑到成本收益,再看市场受众,也就理解宝马的苦心。当年i3的疯狂投入,恍若隔世。
BBA的新能源产品线(宝马i,奔驰EQ,奥迪e-tron)完整而有辨识度,产品规划成型,执行也跟上了。这些产品出现得并不晚,技术亮点也清晰可见。只不过因为相比新势力们有战略腾挪空间,后者将全副身家都押在新能源上面。
虽然大家都在说自己认真做电动车,但是对于豪车市场太友好了。电动对BBA来说刷点存在感、抵点积分而已,销量惨淡根本不在乎,燃油车赚得那么好谁在乎这点零头。而且,宝马此前推出电动节奏过快,也算是个教训。
没到山穷水尽,不会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不过,有时候是意愿,有时候其实也是能力问题。
BBA立身安命所在,莫过于“豪华”二字。现在,豪华的定义正在漂移,这让BBA如芒在背。
特斯拉领的是什么衔
电动车续航500公里门槛、智能化、OTA、Autopilot(自动驾驶),都是特斯拉首创,其他品牌都跟在后面吆喝。声称秒杀特斯拉的,都成了拱卫特斯拉城堡的追随者。
一旦大多数消费者认同,科技才是豪华的实质,而非皮革或者灯光,BBA就肝颤。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捅了多少娄子,仍然大旗不倒,仍是核心卖点之一。其实不是特斯拉有多能打,多半靠同行衬托。奥迪的L3黄了,奔驰、宝马也在自动驾驶上拆伙,各寻供应商方案。而特斯拉从芯片到底层操作系统、从传感器组合到算法,全是自己的。不但钱自己赚,技术掌控力也非BBA可比。更不要提超充能力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美国,特斯拉Model 3一款车的销量,吊打宝马3系、奥迪A4和奔驰C级,前者3年保值率高达90%。中国发生同样的事,也是迟早的,现在已经有些苗头。
电动的精髓是科技,BBA正在痛苦地领悟。
真心做电动的大厂,莫过于大众。大众CEO迪斯已经赌上职业生涯押宝电动化转型。欧洲的ID.3刚出来时有数百个软件Bug,整个夏天数十个软件工程负责人都在沃尔夫斯堡总部大楼74号大厅里吵架,外面停车场上晒着数百辆ID.3。
迪斯组建了数千人的软件工程团队(大部分由各部门抽调),软件的坑已经踩过,ID.4两个版本在中国都已发布。大众无意试水,也无意循序渐进,安亭和佛山工厂数十万辆产能都部署到位,这和新势力们寻求代工或者在产能地狱挣扎,形成对比。
ID.4 84度电、550公里续航、25万元售价,要走量的想法呼之欲出。半年内只需将入门版本打到20万元以内,就可以和新势力对抗了。
大众投入的慷慨和战略决心,让舆论看到了传统巨头转型的前景。
基于MEB平台的ID.4问世后,跨国企业再用半吊子电动车糊弄市场,就得掂量掂量了。
机海战术的核心
有狠人就有狼人。站在2020年初,谁也没想到五菱宏光MINI EV能够制霸电动市场。
在Model 3之前,谁也没想到中级车还能引爆消费情绪。小鹏P7、比亚迪汉、极星2等纷纷出来,使这一老化的细分品类重新焕发活力。
宏光MINI EV也拯救了微车。120/170公里续航,和补贴不沾边。在应用场景不换的情况下,五菱将“成本”这一个核心竞争力做到极致。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2.88万元的售价,是成本天花板。宏光MINI EV电量9.3度,意味着电池价值7000元左右,“三电”系统、电器接插件、内外饰、车架车身的BOM价值再去掉,就给整车装配制造、模具夹具、检验试验、税、销售渠道费用留下1万多元的空间。宏光MINI EV一出,就问市面上还有谁?
这显示了五菱对低价供应链掌控的变态能力,完全靠走量,从苍蝇腿上劈肉。五菱的本地化采购和议价能力,是2020年供应链上的“神奇女侠”。
光是成本做低,倒还罢了,性价比只能排除多数对手骚扰。宏光MINI EV在定位上与需求契合度达到惊人的程度,和消费者脸贴脸。消费者会利用宽泛的使用模式来覆盖自己的需求。车身小巧、内部空间布局高效、可用家用电充电、低温电池保温技术不稀奇,只能慢充,最高时速不足100公里,敢于砍主要功能,才体现了五菱的眼光。
宏光MINI EV貌似只保障基本通行权,实则灵动飘逸,在堵车且车位难寻的大城市游刃有余。宏光MINI EV走的并不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传统路线,而是瞄准初入市场的年轻人。宏光MINI EV的热销,让铁了心追求升级的主机商认识到,原来被资源、资金和政策压抑的需求如此之庞大。
电动高端自主的出路在哪里
和五菱宏光这种耍地趟刀法的套路不同,大多数自主的目标是突破价格天花板:一个是选择产品升级,走渐近式道路;另一个是另起炉灶,打造单独的高端品牌或车系。大多数自主厂家选的是后者。
高端化的进程,去年就已经变得很明显,今年主要玩家纷纷亮相,一举奠定格局。一汽红旗、东风岚图、北汽的ARCFOX,广汽的埃安、长安和华为合作的高端车(尚未正式发布),再加上此前在燃油车上就开张的领克和WEY,每家都打出品牌升级牌。
这里面,红旗与众不同,它是全系重建,并非新创品牌,也非单独针对电动车(事实上燃油车占绝对优势)。这没办法,红旗这个独一无二的IP,具备自带的高端属性,可遇而不可得。以前没做好,原因很复杂。重要的是2020年这个IP大放异彩,几个目的,除了国际化这一块,其余均在2020年内实现,这是一个一线大厂整体意志的兑现。
家里没有矿的品牌怎么办,自己搭建系统自己挖。
好消息是市场已经接受了国产电动高端车的存在合理性。这应该感谢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不懈努力,它们是数百家创业电动车企业的竞争幸存者,也是塑造这一市场的贡献者。
现在,传统主机厂试图来摘桃了,当然,“桃子”(高端电动)的属性是公共的,谁能立住“人设”,谁就有踏上梯子的资格。
高端品牌必须要有专门平台。这不是纯粹的话术,而是现实需要。“油改电”之所以不大灵,就因为将就以往的底盘空间,不能达到高效利用。因为底盘增重造成的悬架调整也很费劲,不如砸钱搞新的。各家也都认识到这一点,都推出了自己研发的电动平台。
大家也都知道,电池技术是关键。和燃油车比,电动车全身都是优点,缺点集中在电池。续航、补能、重心、驾乘感受,命门都在电池。这一块主机厂(除了比亚迪)只能等待供应商的突破。供应商其实不希望现在突破,因为根据现在的技术方案,头部供应商已经砸了数十亿元到生产线上,4年收回算是快的。如果方案大变样,原有投资就可能打水漂,这谁受得了。
剩下的只能从差异化上下手。如果提出“新四化”的合理、可靠、新鲜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维持住产品毛利,还可以支撑产能,扩量本身带来边际成本走低。新造车企业做出了一些有趣尝试,也受了一些技术不成熟的惩罚。但总体说来,尝试可能败中求生,不尝试死路一条。这种迫切感,多数传统主机厂今年感受还不太深。时间窗口将在多久关闭,谁也说不准,但越来越少没争议。
差异化要求助于IT、3C或者互联网科技,快速获得能力。因此我们看到自主企业对与BAT、华为的合作都持积极态度,各种合作协议、合资项目几乎每周都在轰炸版面,虽然技术(特别是ADAS)的成熟还有待时日,但好处在于可以滚动发展,边卖边迭代,这就给两者都带来赎回、退出和进化的机会。
这一领域也是自主试图超过跨国公司的关键点。后者更依赖于传统Tier1供应商,玩的是传统模式。一线Tier1供应商(以博世、大陆等为代表)当然很能打,在“新四化”能力建设上也肯投入,但它们与科技公司的思路不同,孰优孰劣,今年还看不出端倪,有待后期揭晓。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车机软件对ECU功能的大整合趋势。这是Tier1供应商非常不喜欢的桥段。主机厂在做,IT公司也在做,后者显然更轻车熟路。大众在软件上交的学费,是其他主机厂的榜样,其他主机厂没碰到是因为还没走到那个阶段而已。
软件价值上升,是电动车时代的明显特征。私人电动消费市场的打开,改变了主机厂管理层的态度,大家也舍得投入。有些国有大厂,还成立了脱离国企运作模式的项目,打算打造国企投资的独立新势力,比如上汽与阿里等刚刚发布的“智己汽车”。
这其实涉及电动车供给侧改革的深水区。超脱于产品层面,直接在企业架构和战略上谋求更灵活的机制,试图激发不亚于新势力的创造力,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想看到效果,还需要两三年。
电动车市场竞争,不是一局定胜负,也不会在一年内迎来大结局。这是一个十年为周期的大变革,叠加在汽车行业本身的长周期上。两者互相影响,再加上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可能会失准。但电动车是一个规则明确、路线清晰、通往胜利终点的赛道,确凿无疑。
2021年电动车将逐步回归正常轨道,渗透率将呈现先低后高的状态,但大概率不存在“报复性”增长,也不存在“跳空高开”的可能性。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增长曲线渐趋线性。即便出现技术的新突破,也要在现有技术投资的回收期完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