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秋季育苗技术初探*
2021-02-05王琼,宗静
王 琼,宗 静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00029)
草莓外形红艳、味道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享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北京市草莓产业作为都市农业发展的一部分,不仅为市民餐桌提供了新鲜美味的果品,更成为节假日中出游采摘进行农事体验的理想选择[1]。目前主栽草莓品种‘红颜’耐热性和抗涝性差,易染病,繁殖系数低[2]。采用避雨基质育苗技术,按照北京市气候条件,4 月中下旬定植母苗,8 月下旬收获子苗,繁育系数能达到1∶20,每667 m2育苗量2.7 万~3.3 万株,但是同日本繁育系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3-5]。改变传统的育苗时期,将繁育种苗提前到秋季定植越冬,延长种苗生长期,是提高其繁育系数、增加繁苗量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在城市农田面积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增加土地产出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草莓秋季育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讨了母苗覆膜与不覆膜越冬方式以及地面基质、半高架基质和高架基质3种育苗模式下秋季育苗对种苗质量和数量的影响,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8 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塑料育苗大棚内进行,供试大棚长50 m,跨度8 m,面积400 m2。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于2017 年10 月12 日定植,2018 年8 月24 日结束育苗。供试种苗使用了地面基质育苗、半高架基质育苗、高架基质育苗3 种模式,母苗株距40 cm,每棚定植800 株;子苗按照长出顺序,每级子苗分别引压在相应基质网槽内,共4 排,子苗株距5 cm,四级以后长出的子苗忽略不计。试验各处理均由同一人统一管理。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越冬方式比较
在地面基质育苗模式下,设置2 个处理:母苗覆膜越冬和母苗不覆膜越冬。每个处理20 株,重复3 次。
1.2.2 不同育苗模式覆膜越冬比较
设置地面基质育苗(母苗在土壤中,子苗在基质中)、半高架基质育苗(母苗、子苗均在基质中,栽培架高70 cm)、高架基质育苗(母苗、子苗均在基质中,栽培架高120 cm)3 种模式,母苗均采用覆膜越冬方式。3 个处理均为大区比较,不设重复。
1.3 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选择10 株,测量子苗数以及子苗的株高、根茎粗、侧根数、根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值)、鲜重等,用于对种苗数量、质量进行评价。株高:采用直尺测量基质表面到大多数叶片的自然高度;根茎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子苗根茎部位的粗度;侧根数:根茎上着生的具有活性的新根数量;叶面积:取第2 片展平的功能叶,用直尺测量三出复叶中央小叶的长和宽,以长×宽×0.73 计算叶面积[6];叶绿素相对含量:用SPAD-502 Plus 叶绿素计测定叶片(从心往外第3片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根冠比:洗净基质、去除水分后,使用电子秤分别称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重量,取地下部分重量/地上部分重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 软件对数据进行均值、标准误差的计算。采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越冬方式对种苗数量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覆膜越冬条件下,秋植母苗的成活率达到100.0%,不覆膜越冬条件下母苗成活率仅为63.3%。这可能是由于不覆膜条件下,棚室内密封不严,母苗失水导致成活率较低。覆膜越冬母苗匍匐茎抽生时期为4 月10 日,较不覆膜越冬提前5 d,平均单株抽生匍匐茎数量12.2 条,高于不覆膜越冬。覆膜越冬母苗在揭膜时已经长出1~2片新叶,而同时期不覆膜越冬母苗处于解除休眠阶段,还未长出新叶。最终,覆膜越冬条件下种苗繁育系数达到1∶43,667 m2繁苗量5.7 万株,繁苗量较不覆膜越冬增加18.75%。
表1 不同越冬方式种苗繁育数量比较
2.2 不同越冬方式对种苗质量的影响
由表2 可知,覆膜越冬下种苗的平均根长为14.8 cm,高于不覆膜越冬(种苗根长10.7 cm),差异显著。在侧根数、根茎粗、根冠比等关键指标上,覆膜越冬较不覆膜越冬分别增加1.43%、5.08%、2.67%,略优于不覆膜越冬,但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秋季定植母苗采用覆膜越冬,繁育的种苗质量优于不覆膜越冬。
2.3 不同育苗模式下秋季育苗繁苗数量比较
由于3 种育苗模式均采用了覆膜越冬方式,母苗成活率均为100%。由表3 可知,地面基质育苗模式匍匐茎抽生时期最早,较半高架基质、高架基质育苗模式分别提前8、10 d。这是由于地面基质模式下,母苗在土壤中越冬,土壤温度高于架内基质温度,更早满足了母苗抽生匍匐茎所需积温。此外,地面基质育苗单株匍匐茎抽生数量12.4 条,较其他2 种模式分别增加3.8、4.6 条;667 m2繁苗量5.9 万株,较其他2 种模式分别增加18.00%、11.32%。
表3 不同育苗模式秋季育苗种苗繁育数量比较
2.4 不同育苗模式下秋季育苗种苗质量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地面基质育苗模式种苗根系长度为14.0 cm,较半高架基质、高架基质育苗模式分别增加16.67%、38.61%;根茎粗0.62 cm,较其他2 种模式分别增加47.62%、44.19%,差异显著。侧根数量上,地面基质育苗模式较其他2 种模式分别增加0.3、0.9 条,但3 种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地面基质育苗模式在根系长度、根茎粗、侧根数指标上占优势,种苗质量最优。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将草莓繁苗时期由4 月提前至前一年10 月,母苗在棚室内越冬是完全可行的。在覆膜条件下,母苗能够成活,安全越冬,且冬季的低温满足了草莓苗的需冷量,促进了春季匍匐茎的发生[5]。大量的匍匐茎不仅是繁苗量的保证,更有利于人工选留粗壮的匍匐茎,繁育优质种苗。覆膜后秋季育苗667 m2繁苗量达5.7 万株,和目前通常采用的春季育苗相比,繁苗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表4 不同育苗模式秋季育苗种苗质量比较
和半高架基质、高架基质育苗模式相比,地面基质育苗模式下的种苗繁育数量、种苗质量均占优势。这可能是因为母苗栽植在不同介质中,且不同模式下温度状况、水分运移和营养水平不同导致。3 种模式下,667 m2繁苗量均超过5.0 万株,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本研究中,覆膜和揭膜的时间基于种植经验,缺乏数据化指标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模式统一揭膜后,母苗生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适宜覆膜、揭膜的环境指标及不同模式的差异化管理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