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定运动训练血红蛋白20小时阈值与尿微量白蛋白疲劳的关系

2021-02-0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训练课微量白蛋白

(黑龙江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当前尤其是在中国,教练员对于科学训练越来越重视。50年代提倡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酸加疼减麻停),70-80年代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超量恢复,到了今天没有专项营养就没有训练,恢复的方法很多,营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能够作为补充专项营养的依据和参考呢?我认为就是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数据,运动员在运动后各个时间段的生理生化指标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人体恢复时间的快慢,比如,尿蛋白阳性或阴性映射出对训练的负荷程度。科研人员都在不遗余力的找出他们对人体更深层次的关联,每个生理指标都是独立也有可能互相联系的。

本文通过在高原环境下对运动员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控研究,分析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之间的表面关联。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田径中心马拉松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田径协会网、马拉松官网、中国期刊网、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知网等搜集相关论文和报道、文献。

②实验法

实验步骤:

a.准备仪器:秒表、场地、血红蛋白检测仪、尿常规分析仪;

b.测试人员:记录人员1名,测试人员1名;

c.在海拔1800m高原对运动员进行承载最大负荷测试方法以求得最客观评价;

d.使用相关仪器检测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训练前后和20小时后的变化。

③数理统计法

把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④实证研究法

了解客观现象并找出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规律及联系。

⑤数量研究法

揭示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

⑥整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

⑦写出论文初稿

⑧提炼修改论文,定稿

2、结果与分析

2.1、高原大训练课对微量白蛋白、蛋白质异常对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

从表1中得知在大训练课前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均属正常值,但训练课后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出现了异常偏高,20h后恢复正常。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血红蛋白由训练前16.9变成训练后的16.0,然而20h之后并没有恢复,而是仍然继续下降至15.2。从图1中可以看到其明显变化。

表1 高原大训练课前后微量白蛋白、蛋白质、血红蛋白20h检测值

图1 高原大训练课后微量白蛋白、蛋白质出现异常偏高时血红蛋白训练前后及20h后变化

2.2、高原大训练课对微量白蛋白异常而蛋白质正常对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

表2 高原大训练课前后微量白蛋白、蛋白质、血红蛋白20h检测值

图2 高原大训练课后微量白蛋白出现异常偏高,蛋白质正常时血红蛋白训练前后及20h后变化

从表2中得知在训练课前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均属正常值,但训练课后微量白蛋白出现了异常偏高,蛋白质训练前后和 20h均处于正常,20h后微量白蛋白恢复正常。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血红蛋白由训练前15.9变成训练后的15.0,然而20h之后并没有恢复,而是仍然继续下降至14.8。从图2可以看到其明显变化。

2.3、高原大训练课微量白蛋白、蛋白质正常对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

表3 高原大训练课前后微量白蛋白、蛋白质、血红蛋白20h检测值

图3 高原大训练课后微量白蛋白出现异常偏高,蛋白质正常时血红蛋白训练前后及20h后变化

从表3中得知在大训练课前后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均属正常值,20h后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也同样没有变化。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血红蛋白由训练前16.7变成训练后的15.7,值得注意的是20h后居然有缓慢上升趋势至15.8,从图3可以看到其明显变化。

3、分析与结论

3.1、微量白蛋白与蛋白质

白蛋白是重要的血浆蛋白质之一,在正常的情况下白蛋白的分子量是很大的,它是不能够穿越肾小球的基底膜,因此在健康人的尿液中仅含有浓度很低的白蛋白,具体就到每升的尿蛋白它不会超过20mg,所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但是发生疾病或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后的时候,可以使通透性发生改变,那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的情况,均可以导致白蛋白的排出,这个时候白蛋白即可进入尿液中,尿白蛋白浓度可以出现持续性的升高,所以出现白蛋白势必会有大量微量白蛋白出现。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相对于尿蛋白检测而言,准确性和特异度均较高。因此从上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蛋白质的数据并不能准确的用来判断血红蛋白的走势和阈值。

3.2、微量白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表1、2、3能够清楚看到微量白蛋白在超过正常值时血红蛋白的第二天曲线是持续下降的,但当微量白蛋白处于正常值时血红蛋白的第二天变化曲线是略微上升的。也就是说用微量白蛋白来判断血红蛋白的阈值相较于蛋白质更加精确。就像一个持续注水的塑料袋,血红蛋白就是塑料袋里的水,微量白蛋白就是塑料袋下面的针,如果针足够锋利(微量白蛋白出现异常偏高),就会扎破气球,使水流出(血红蛋白第二天持续下降,这时也是持续输入的水量会少于流出量的状态)。所以用微量白蛋白来设置血红蛋白的阈值应该是正确的。

3.3、结论与设定血红蛋白恢复阈值

本次研究发现强度和耐力课对血红蛋白的恢复,基本没有不同和规律的差别。运动员在训练中,如果血红蛋白在较低的情况下,没有经过恢复就进行下一轮强度课或耐力训练课,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出现运动性贫血从而影响运动表现和降低竞技状态。剧烈运动导致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一旦从红细胞中逸出,就失去了运输氧和输出二氧化碳的能力。在大强度运动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下降,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此时血液中PH值会下降,同样会破坏红细胞,导致运动性贫血。此外还有一些原因会导致贫血,例如女运动员在经期没有合理安排训练计划等。这时不得不加入一些干预:膳食结构调整、合理安排训练、补充抗氧化剂、细胞保护剂。所以设定血红蛋白的20h恢复阈值显得十分重要,它能够有效地监控并缩短恢复血红蛋白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表现和提升竞技状态的目的。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了微量白蛋白的阈值可以明确的判断血红蛋白的20h恢复时机 (上午训练结束后至第二天早饭前大概7点),因此用微量白蛋白的阈值20mg作为血红蛋白的恢复阈值是可行的。微量白蛋白处于正常值≦20mg时血红蛋白可在20h后逐渐恢复微量白蛋白数值>20mg时血红蛋白在20h后得不到恢复并且会持续下降(会需要更多时间来恢复,恢复情况具体个体差异不同)

4、价值

有研究表明年轻的红细胞比衰老的红细胞在变形能力和对氧的运动能力上都要强,所以在训练期,血红蛋白浓度相对适宜的下降是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还有一种情况叫做稀释性假性贫血。那么如果血红蛋白长期得不到恢复,一旦出现运动性贫血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呼吸循环系统,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出现血氧降低,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现象,如心悸、心慌,运动后加重内分泌系统,女运动员会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体征,中重贫血可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舌乳头萎缩,贫血较重时出现反甲现象,心率加快,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可出现肢体浮肿,心脏扩大等体征(360百科)找到了血红蛋白的恢复阈值,我们就可以在20h之后使血红蛋白恢复过来 (大约72h),否则超出阈值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 (大概96h甚至更多)。对于竞技体育而言每一分钟有质量的训练都至关重要,比对手早一天恢复过来就意味着可以多承受一天的负荷频率,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表现和竞技状态的目的。但对于运动训练监控的意义现在看来还比较局限,毕竟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整体的人。其复杂性不能单靠某一个指标来判定运动员是否疲劳或恢复情况等,否则很容易误入到瞎子摸象的误区,监控不到整体,进一步错误的判断运动员的身体反应状况。

猜你喜欢

训练课微量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被偷听的训练课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