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
2021-02-05张大川
张大川
(天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1617)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以史为鉴,可知兴亡。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我们遇到具体的历史或现实问题时,能够作出理性的解释、选择和判断。李大钊先生曾言:“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1]252在当代,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而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及当代社会问题、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之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但是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主要载体的历史观教育,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思政工作者探寻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应对挑战。笔者以历史观为主题,向本校及其他高校本科生发放了相关调查问卷1500 份,有效回收问卷1419 份,以反馈结果为例,论述历史观的问题与培养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历史观培养面对的多元文化挑战
我国青年一代历史观的培养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如因疫情而引发出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中西制度比较等思想领域的争论和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文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成为思想治政教育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一方面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极大丰富,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式文化层出不穷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也是指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由此产生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局部争端的频发、意识形态的对立、全球化趋势与反全球化浪潮的矛盾等,这些现象激发了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右翼思想、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在此时代背景下,在我国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三观培养形成方面出现了很多值得警惕的问题。例如,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一批为近代日本侵华大唱赞歌的“精日分子”,某教授公开宣扬“落后不一定挨打论”;新冠疫情期间个别教授和留学生因历史观、价值观扭曲而产生的不当言行,伴随着网络的传播或名人效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发布言论者自身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二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重要内因之一则是历史观教育的缺失。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历史观方面的挑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历史观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历史观争论是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隐蔽化的重要表现。[2]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思想甚嚣尘上,西方国家在实施和平演变策略从外部搞垮苏联后,又把重点转向了社会主义中国。和平演变策略利用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武器侵入人们的头脑,引诱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主体文化产生怀疑,继而在意识形态上发生转变。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深入发展阶段,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矛盾交错,难免会出现一些以前不曾遇到的问题,容易使人们对民族历史、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茫然疑惑。当前新冠疫情下的舆论战、之前的香港局势即是现实例子。如新冠疫情引发的连锁影响早已超出了公共卫生的范畴,延伸到了大国角力、意识形态之争等方面。而此次新冠疫情期间,西方一些媒体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国内也产生了一些不当言行,若不从理论源头加以阐明和驳斥,定会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更大的恶劣影响。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在经济唯物主义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下,传统的观点一般将人类历史进程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史,片面地强调社会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两种观点在谈论社会历史发展时都抛开了现实的个人的内在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属性物化为某一种社会属性,淡化甚至消解了唯物史观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但是,在对它们进行批评的过程中,受从西方传入的后现代主义等历史观的影响,似乎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便由此产生,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唯心史观的典型代表,主要表现是借着重新评价历史的旗号而歪曲、否定革命史,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宣扬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构成了挑战。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同时也存在着深层次的理论背景,影响着我国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观的影响主要包括: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之歪曲为机械的历史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反对阶级斗争学说,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性;照搬西方客观主义史学的观点,主张以所谓超然、中立的客观主义态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以学术创新为外衣,颠倒是非,宣传近代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认为西方人是帮助中国走向现代化,反而把中国人民自身的反抗斗争说成是破坏社会发展,如宣称“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属于乱民暴动,滥杀无辜”,“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特殊背景下鼓吹的结果”等。虚无主义者打着“重新评价历史”的学术旗号,歪曲历史事实,掩盖历史真相,目的是否定历史客观规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疑我国近代的革命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值得警惕的是,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现代化、多样化,此类思想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市场,并且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对不少青年人产生了消极影响。如近年热播的抗日剧中,“戏说”“恶搞”“穿越”抗战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作品虽然表面上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是混淆历史真相,给年轻人灌输错误的历史观。这些现象属于历史教育上的虚无主义,其实质与否定革命史、否定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思维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对于一些“新历史观点”会感到困惑,如袁世凯、汪精卫“曲线救国论”等,使不少对近代史不熟悉的青年人感到困惑。据调查问卷统计(见表1),21.78%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历史虚无主义,66.81%的调查对象听说过但不知其含义。
表1 问题“你是否了解历史虚无主义?”的调查结果
(三)自媒体的发展对历史观的挑战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当今人们获取各种资讯、发表各种言论都愈发便利,以微博、微信、贴吧、论坛、instagram 等平台为代表的私人化、平民化的自媒体成为资讯广泛传播、个人观点表达的主要途径,也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主流媒体声音相对变弱、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问题,加上自媒体门槛低、监管尚不完善,一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大、编造很多史实,其所传播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往往不能被大众充分辨识。作为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被自媒体误导的情况。调查问卷显示(见表2),有60.68%的大学生认为历史观无对错之分,这对他们正确认识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和党史是十分不利的。在意识形态领域,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胜利论”“共产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直在干扰我们的认识。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当其深陷某种错误思想后,纠正难度较大。因此,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创新教育策略显得十分关键,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历史观培养问题。
表2 问题“你认为历史观有没有正确、错误之分?”的调查结果
二、对历史观概念的解读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政作用的核心基础,因为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与解析“四个选择”的课标,其基础是大学生对历史客观规律的把握以及对历史认识的正确态度。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受制于信息技术,学生的知识来源十分有限,教材无疑是课堂中的绝对权威。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愈便捷,教材和大数据结合而成的知识信息库成为新的学习资源。但是对于历史的一些基本问题,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往往在知识上有所欠缺。如表3 问题调查结果所示,知道历史观概念的受访对象的比例尚不到一半。
担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任的思政课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错误的意识形态、历史思想争夺制高点。而何谓历史观,是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弄清,再讲清的重点。
表3 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历史观吗?”的调查结果
历史观从概念上来看是一个含义很广、内容丰富的概括性名词。要传授正确的历史观,有必要弄清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历史观?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先看第一个问题,简单来说,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观点,是一种史学范式,即历史解释模式。但若细究,历史观的种类可谓众多,如不厘清,则很容易造成观点上的混乱。从不同角度细分,为数众多的历史观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类:
第一,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历史观分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两大类。我们研究历史的出发点和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而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唯心史观则是要摈弃的对象。第二,从阶级立场来分类,大致有资产阶级的英雄史观,无产阶级的人民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之分。第三,从观察、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具体视角和方法的角度看,20世纪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的范式,主要有全球史观(突破国别史,从全球视野分析人类历史)、文明史观(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分成农业、工业几大文明进行纵向分析,与物质、精神文明进行横向分析)、社会史观(从传统的政治、经济以外的社会多层次的演进变迁认识历史发展)、生态史观(综合生态学和历史学的观点,关注历史上人、国家与自然的关系)、多元史观(综合多种历史观分析史事)等。第四,从历史发展某阶段特点看,有以19世纪中后期的《剑桥近代史》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第五,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角度看,主要有单线历史观(如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循环史观(如战国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等。第六,文明史观下按照文明发展的横向和纵向又衍生出进步史观、平行史观等。法国学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杜尔阁(Turgot)、孔多塞(Condorcet)都是进步史观论者。“平行史观”创立者一般认为是德国的吕凯尔特(H.Rückert),他否认统一文明的可能性,认为多种文明类型在世界上同时存在,平行发展,彼此不可替代。[3]137-138
以上是对历史观的一个简要梳理。综上来看,历史观概念宽泛、种类众多,在教学当中,如不加以引导,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在历史观上的迷惑。所以第二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也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思考研究的现实问题。首先要明确历史观不能没有对错之分。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4]文化的多元化,决不是代表一片混沌,没有主流,没有正误。那么,在纷杂的历史观当中,如何辨别其正确与否?
一般而言,正确的历史观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历史观要基于史实。求真是历史观的根本属性,如兰克(Leopold von Ranke)客观史学派阐释的那样,历史是怎样发生的就要怎样叙述。尊重史实是研究历史的基础,也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前提。当代信息爆炸的新条件,知识快餐化、碎片化,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得知识的获得更加多元化。大学生一方面对历史抱有兴趣,但是限于专业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们对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所传播的历史知识,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如果遇到别有用心之人或者以偏概全的评论,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失去自己对历史的独立性认识,历史观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对客观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持故意的否定态度,对确凿无疑的史料进行有意的裁剪,例如日本右翼分子枉顾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史实、修改教科书等做法,这样输出的历史观自然是错误的。
第二,对历史的认识过程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唯心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及怀疑一切的后现代主义等,其基本观点都是基于对客观历史规律的曲解或否定,显然无法对客观的历史产生正确认识。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发展的客观归纳,避免将历史进程碎片化、偶然化,或者是把历史简单地当作事件的堆积。
第三,历史观的价值判断要符合人类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和民族情感。例如,某网络主播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大放厥词,喊出了挑战中华民族民族情感底线的话语,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应当被批判的历史观。
第四,要分清历史观与意识形态。这二者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有些历史观在某些历史阶段,体现出进步性。例如资产阶级历史观,它在反神学思想的过程中体现了先进之处,但是这种历史观在当代往往又被一些人利用,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宣传相配合,造成认识上的困扰。再如文明史观,现在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学者、媒体用来宣扬“西方中心论”或“中国威胁论”,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要注意把历史观从意识形态领域剥离开来进行分析研究。
三、培养正确历史观的应对之策
要让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应该从更专业、技术含量更高的教育和努力创立良好外部环境着手。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多侧重于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的创新,对于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尤其是从培养历史观方面进行教改,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深入。在思政课教学当中,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教师要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讲清历史观的问题。在历史观概念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根据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及纲要课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讲授历史观问题时无需全面铺开,而是要坚持核心原则,直指错误思想要害。
(一)在本体论层面,思政教育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史观
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5]唯物史观使历史学真正地成为了一门科学,把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上升到以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因果联系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所以坚持唯物史观是历史教育和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基石。问卷调查显示(见表4),只有1.9%的调查对象熟知唯物史观。所以思政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讲清什么是唯物史观,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6]
表4 问题“你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了解多少?”的调查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7]人民史观是与唯物史观紧密联系的,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8]“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的支柱和精髓。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到“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到“把人民利益始终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到“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这些思想无不体现了人民史观的核心。
(二)在方法论层面,要积极探索新式教学方法
面对多元文化的双刃剑,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上,既不能完全停留在对历史现象的描述上,也不能离开对历史现象的深刻剖析,要把历史事件与历史规律统一起来。教师一方面要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对史料的甄别和使用。当今发达的网络、多样的资讯,使得无数尘封的史料被发掘出来,知识的传播分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历史的讲述变得更为多元,讲述的方式不断翻新,讲述的视角也更为丰富多样,所有这一切对传统的历史知识结构、思维角度、历史叙事方法,甚至价值观念都提出了挑战。所以教师在史学专业基本功方面一定要扎实,才能担负起双重责任,一方面是公正、客观地挖掘、组织、研究史料,另一方面是能够将自己研究所得的历史观正确地教授、传达给学生。
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分析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揭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教师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其他正确的历史观去学习。其实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本身即包括了历史观的运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可使用多元史观,如讲到孙中山先生,若评价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是典型的革命史观的评价;“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先驱”,这是现代化史观的观点;“他是近代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这是从社会史观角度对他的评价。分析大历史的发展也可运用新的历史观,如可以使用文明史观,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碰撞和交汇的结果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使用全球史观,把近现代中国放到整个世界的大范围内去考察研究,这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是大有裨益的。运用这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单一的表述,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总结会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
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可以发现,其实大学生们对很多历史问题都充满了浓厚的探求兴趣,如,对慈禧、李鸿章、曾国藩、孙中山等近代历史人物的人生事迹及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等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时,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受前文所述的各种思潮、质量低劣的历史剧的影响,学生们会产生很多困惑,他们提不出比较明确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如兴趣难以被调动、课堂讨论不起来、提不出关于历史的问题等现实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来定位和思考,全面、多角度、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思政课要突破理论说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历史观教育的本真,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生动讲述,揭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从历史本真中感受客观、真实的精神。具体可采用专题式讲授、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课下搜集史料、制作和讲解PPT、探寻家乡近代革命纪念场所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问题意识。
教师则可以使用引导式提问和启发式提问,如通过文字、图表等材料让学生尝试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事件。如,“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1911年,早几年或晚几年发生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双重特点?”在学生给予解答时,教师应指导他们从以下三点去思考判断:一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二是评价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以偏概全;三是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把评价对象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客观地予以评价。
大学生在对历史的发掘和追问中以及在对历史材料的批判、反思、综合、归纳中,将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联结起来。他们需要借助历史意识,透过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阶段性和曲折性来深入思考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提炼从古到今人类积累的集体智慧,让历史蕴含的“经世之大略”“得失之枢机”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借鉴,形成对各种历史事态的价值判断,明确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知史才能爱党、知史才能爱国,党中央强调要开展好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而正确的历史观则是做好“四史”教育的基础。教授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知道某件历史事件和去品评人物,也不是沉溺过去,更不是铭记仇恨,而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积极向上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历史观不能被理解成意识形态的工具,相反,我们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历史的正确解读。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9]33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是思政工作者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一环,也是吾辈思政工作者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