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器使用情景化教学与受训学员焦虑情绪相关性分析

2021-02-05赵玲云郎玉珍帅先伟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胜任均值武器

□赵玲云,郎玉珍,帅先伟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一、问题的提出

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是通过犯罪情景再现,将警情处置、实战射击技能紧密结合的一种训练方式。目前,这种训练模式是公安院校射击教学及在职民警武器使用训练的重要内容及实战化训练的主流趋势。在训练中,参训者所面临的暴力犯罪情形,具有很强的应激性。一些受训者在训前及训中常会有较强的焦虑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因紧张不安放弃练习或因警情判断的准确性以及动作的协调性显著下降而不能顺利完成训练科目。

焦虑,是一种伴随某种不详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他包含紧张、不安、烦躁、压抑、惧怕、愤怒等情绪体验。[1]根据稳定程度,焦虑又被区分为状态焦虑(Mate-anxiety)和特质焦虑(Trait-anxiety)两种情况。状态焦虑是指人暂时、被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即刻存在且有一定的强度水平。特质焦虑是指人的相对持久的人格特征中稳定的个体差异。[2]因武器使用情景训练具有较强的应激性,所以,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与参训者状态焦虑的相关性分析上。Paul Andrews(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保罗·安德鲁斯)发现,遭遇高应激的个体,如果缺乏良好的支持和有效的应对,则心理损害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由这一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给产生焦虑情绪的受训者带来的危害是确实存在的。长此以往,如果不加以调控,将对民警今后的执法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实证调查

犯罪情境中使用武器会产生焦虑情绪,是大多数参训者的体验。我们在多年的实训中观察到,武器使用熟练程度以及认知程度与受训者状态焦虑的产生和发展相关。围绕这个命题,本课题将武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和认知程度命名为武器使用胜任能力,并且对其所含因子根据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出版的《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学习手册》和《公安民警警械武器使用训练教程》中关于武器使用的训练考核内容,结合专家访谈法进行了确认。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的两个重要内容,即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和武器使用规范性训练作为研究的重点。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是民警在应对严重暴力犯罪情形时,决定拔枪和使用枪支的训练,重点在于对允许使用武器情形的判明和武器使用时机的把握。规范性训练,强调武器使用的程序性及操作的规范性,意在使民警养成良好的用枪习惯。武器使用规范性训练与决定性训练相辅相成。

武器使用胜任能力和状态焦虑的相关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参与问卷调查的95名参训者包括48名在职民警和47名在读学员。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问卷(问卷一)设计为对武器使用胜任能力的调查。目的在于对参训者武器使用基础技能及认知情况的了解;第二部分调查问卷(问卷二)是对参训者焦虑情绪的调查。武器使用情景训练在获胜信心、动作技能的运用、竞赛压力等方面与运动竞赛相似性极高,所以调查问卷采用《运动竞赛焦虑量表》(CSAI-2问卷),目的在于对参训者焦虑情绪状态之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所谓认知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优。它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消极评价或对比赛结果(成绩)的消极期望所引起的焦虑。所谓躯体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通过心率加快,呼吸短促,手心冰凉潮湿,胃部不舒服,头脑不清晰,或者肌肉紧张感的提高而表现出来。所谓状态自信心,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3]

(一)对参训者武器使用胜任能力的调查

问卷一通过对5名专家访谈,筛选出武器使用胜任特征因素,以此为基础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共包含三个维度,15个因素。这三个维度即武器常识、武器安全操作能力、武器使用法规认知度。武器常识维度包含熟悉武器的战斗性能、弹药常识、武器发射简易原理等三个因素;武器安全操作能力包含能够熟练操作武器、性能的检查、常见故障排除、戒备动作的选用、安全握枪动作、武器的佩戴、快速出枪等七个因素;武器法规认知能力包含熟悉武器使用的原则、熟悉武器的使用程序、理解何为使用枪支、熟悉需要佩带武器执法的任务、群体性事件如何使用武器等五个因素。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为武器使用胜任力的15个因素进行评分。问卷发放95份,回收95份,100%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武器使用胜任力调查问卷

(二)对参训者焦虑状态的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95人中,随机抽取符合对三个维度“非常熟悉”和“熟悉”的25人分为高胜任力组、符合对三个维度“基本熟悉”的25人为中胜任力组、符合“不熟悉”的25人为低胜任力组,参与问卷二调查的共有75人。

问卷二采用《运动竞赛焦虑量表》(CSAI-2问卷),将问卷中“竞赛”一词改为“训练”。问卷在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和武器使用规范性训练前半小时发放,发放75份,回收75份,回收率100%。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不同等级武器使用胜任力参训者为影响因素,分析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状态焦虑水平和武器使用规范性训练状态焦虑水平在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下是否有差异。决定性训练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规范性训练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2 不同武器使用胜任力决定性训练状态焦虑调查

武器使用胜任力不同等级参训者决定性训练不同状态焦虑均值折线图

表3 不同武器使用胜任力规范性训练状态焦虑调查

武器使用胜任力不同等级参训者规范性训练不同状态焦虑均值折线图

三、相关性分析

(一)武器使用胜任能力不同等级参训者与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状态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武器使用胜任力不同等级参训者决定性训练在状态焦虑的三个维度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在认知状态焦虑维度上,高胜任力参训者均值为20.60,中参训者均值为23.60,低参训者均值为26.08,三者均值比较得知,随着胜任力级别的升高认知状态焦虑逐渐降低,并且低胜任力等级参训者的焦虑远远高于其他级别参训者的焦虑;在躯体焦虑维度上,高胜任力参训者的均值为19.82,中胜任能力参训者均值为22.68,低胜任力均值为25.08。从均值看,随着胜任力级别的增加躯体状态焦虑呈递减趋势,低胜任力参训者躯体状态焦虑最高;在状态自信心维度,高胜任力参训者均值为19.80,中胜任力参训者均值为17.84,低胜任力参训者均值为15.64,随着胜任力级别的升高状态自信心呈递增的趋势,高胜任力参训者的自信心最高。

据以上分析,在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中随着参训者武器使用胜任能力级别增高,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两个维度呈递减趋势,而状态自信心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武器使用胜任能力越高的参训者参加训练和学习的频率和次数相关。学习和训练的次数越多,技术越成熟,他们获得的经验越丰富,在决定性训练中焦虑就越低,自信心越强。

(二)武器使用胜任能力不同等级参训者与武器使用规范性训练状态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武器使用胜任力不同等级参训者规范性训练在状态焦虑的三个维度上,有不同的表现。在躯体状态焦虑维度上,高、中、低三个胜任力等级的焦虑均值分别是20.68、23.36、25.68,有显著差异(p<0.01)。在状态自信心维度上,高、中、低三个等级的焦虑均值分别是25.72、23.32、20.64,有显著差异(p<0.01)。在认知状态焦虑维度上,高、中、低三个胜任力等级的焦虑均值分别是19.96、19.60、19.28,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分析,不同级别武器使用胜任力参训者在认知状态焦虑维度上无明显差异,在躯体状态焦虑维度上,随着胜任能力的增强呈现下降趋势。在状态自信心水平上,随着胜任能力的增强呈上升趋势。武器使用规范性情景训练强调武器使用的程序性和操作的准确性,相对武器使用决定性训练来说应激性小,规范的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参训者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形成动作定型和规范用枪的习惯。这可能是其认知状态焦虑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四、应对策略

(一)介入情绪调节

参训者在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中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当情绪有利于任务完成时,参训者会体现出更强的胜任力,这正是介入情绪调节意义所在。情景训练中使用武器会给参训民警带来更加真实的执法体验,但是也会带来不同于精度射击训练的强烈应激。武器使用的合法情形,直接指向紧急状态之下的暴力犯罪情形,参训者除了要应对危及生命的紧迫威胁,内心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来自于使用武器所造成的非死即伤的后果,还来自于媒体及舆论的关注。己有研究证实焦虑个体存在负性认知偏向,也就是说状态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性信息更敏感,这将会导致他们陷入持续焦虑的恶性循环中。[4]事实上,我们也确实观察到产生焦虑情绪的民警在武器使用中更加关注的是武器使用所带来的负面信息,如果不及时介入情绪调节,对民警今后完成执法任务会产生一定影响。

情绪的产生从开始到结束会经历五个不断深入的阶段。这五个阶段是: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1)参见Gross.(2002).Emotion Regulation:Affective,Cognitive,And Social Consequences.Psychophysiology(39),281-291.情景选择与情景修正阶段发生在情绪产生之前,通过调节或规避引起情绪的原因来避免情绪的出现。当来不及调节时,则需要进行个体内部调节。个体内部调节最好的方式是将注意资源重新分配,分配给与当前任务有关的情节,从而转移其注意力。认知改变是改变个体对事情的认知。反应调整是个体对情绪产生之后的行为作出的调整。根据情绪产生发展的五个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调节情绪。结合情绪发展的五个阶段,可以将焦虑情绪分为出现前和出现后两个阶段进行调节。在焦虑情绪出现之前给予认知重评,给受训者塑造心理准备,改变对武器训练的看法,避免出现或者反复出现焦虑情绪。在焦虑情绪出现之后,采用表达抑制策略,通过指导语让受训者抑制其表情的出现来调节焦虑情绪。例如可以采纳正念训练的方法减轻武器实景训练的压力和负性情绪。研究证明通过正念训练,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负性刺激的敏感度,并改变以往的负性思维模式,提升其职场正念。[5]

总体而言,介入情绪调节的目的是铸就参训者心理坚韧性。心理坚韧性是指人在射击运动训练过程中面对压力情境和失误时所展现的积极应对和正确调整的心理品质。[6]心理坚韧性的发生机制来自于个体与环境的适应状态,当个体遇到外部压力时,其内在身心平衡会受到冲击,压力因素会与身体保护因素发生作用,认知、情感、精神、身体、行为会根据压力不断调整,趋向适应压力和心理韧性重组的方向发展。此时介入情绪调节可以有效阻断心理韧性向不良方向发展,积极应对压力。

(二)强化武器使用规范性练习

进行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民警在实战中合法、有效使用武器的能力。在符合允许使用武器的法定情形中,绝大多数都是危及生命安全的犯罪情形,民警使用武器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其所有行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执法现场面对紧迫威胁,民警处于最强的应激状态中,注意力分配可能会出现管状效应,无法关注武器使用动作以及操作的准确性。从判明、戒备、警示到鸣枪警告、开枪射击、收枪一系列程序,规范成习惯的动作无疑是最可靠的支撑。

规范,意为标准、法式。武器临战应用应遵循的标准和法式,至少应包含三个内容:持握武器动作规范、操作武器规范、武器使用程序规范。持握武器动作规范主要应注意武器持握手的握枪动作应符合贴合、稳定、合力指向准确的要求,意在避免出现因动作不规范而使武器走火的现象。操作武器规范意指在进行验枪、枪支性能检查、故障排除以及子弹上膛、退膛等操作时要按训练要求,避免因意外出现的走火现象误伤自己或他人。程序规范,要求使用武器进行现场处置应符合判明、戒备、口头警告、鸣枪警告、开枪射击、再戒备、观察、收枪的程序。武器使用动作规范、操作规范、程序规范,最终目标是指向“安全”二字。武器使用规范练习,就是要保障民警在使用武器时,远离因动作或操作不当自伤或他伤,远离因执法程序不规范而造成不当或违法使用武器。

规范动作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技能的学习需要经过动作观摩、动作动力定型最后达到肌肉记忆的过程。强调规范性练习,就是要让民警在面对紧迫威胁时,能够得心应手,最大程度发挥武器本身所具有的威力,助威执法。

(三)强化武器使用胜任力训练

以武器使用胜任能力的三个维度为框架,进行拆解、融合,最终以武器使用胜任力训练模式呈现出来,作为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的基础,是提升参训者武器使用心理素质,减少焦虑体验的有效途径。

民警面对危及生命安全的紧迫威胁时,能够做到果断拔枪,事实上是对于武器使用时机的把握,考验的是武器使用者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含:语言规范表达能力、武器操作能力、法律法规认知能力、准确判明能力、与公众的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等。根据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出版的《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学习手册》和《公安民警警械武器使用训练教程》,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了武器使用胜任能力的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武器常识处于武器使用胜任力最基础的层级,武器安全操作能力处于中间层级,武器法律规定的认知度处于最高层级。基础层级,通过熟悉武器常识,了解武器的基本性能,掌握瞄准方法及简易原理;中间层级,学习使用武器的基本技能,达到技术动作定型,在实战中可以处理武器故障的目标;最高层级,通过研习相关法律规定,达到参训者自身可以做到法规归纳总结,抽丝剥茧,形成武器使用的认知体系。三个层级的训练目标达到之后进行实战应用,练习在不同犯罪情境中使用武器的能力,最后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在高应激状态时,武器使用者可以做到依法、规范、会用、敢用。

综上所述,进行武器使用情景化训练的参训者在训练中普遍感受到的焦虑情绪不仅与情景训练本身所具有的应激性直接相关,还与其武器使用胜任能力密切相关。适用武器的犯罪情形本身具有突发性和暴力性等紧迫威胁特征,在紧急情形中,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现场执法,是对民警综合能力的考验,尤其对其心理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情景模拟训练高度还原了暴力犯罪情形现场,具有和真实情景相近的应激性,在训练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如果不加以调控,会产生负性认知偏向,对民警今后的执法及训练产生不良影响。及时介入情绪调控及强化武器使用胜任力训练是提升民警训练效果和执法效果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胜任均值武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