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
2021-02-05
凤庆县人民医院 云南凤庆 675900
黄疸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导致患者皮肤、黏膜、巩膜被染成黄色,故称黄疸[1]。医学上把未满月新生儿出现黄疸的症状称作新生儿黄疸,其中的病理性黄疸可对患儿的神经和肝脏功能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故现代化护理模式应当立足新生黄疸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医疗护理方案[2]。目前,抚触护理虽已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应用,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有待验证,故本文将对抚触护理进行分析,判断其临床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挑出已就诊的60 例新生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有30 例患儿,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9 例和11 例,最小日龄6 天,最大日龄22 天,平均日龄12.56±3.41 天。观察组中有30 例患儿,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 例和10 例,最小日龄5 天,最大日龄22 天,平均年龄12.53±3.39 天。
1.2 操作方法
两组患儿均积极进行治疗,采取蓝光照射、口服苯巴比妥等,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患儿建立档案,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预防胆红素脑病,定期巡视,积极进行生活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主要包括:(1)护理前:护理人员需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修剪指甲同时保持双手温暖,避免对患儿皮肤造成不良刺激。(2)护理中:遵循尽早原则,每天进行2 次,1次30 分钟,首先抚触患儿面部,用手将患儿头部微微抬起并托住,用大拇指轻抚患儿的眉骨和额头,然后沿着颅骨向头部后方轻抚,轻触患儿的百会穴;然后抚触患儿胸部,将患儿上肢轻轻提起,由上到下抚触患儿的胸骨至腋窝处;然后抚触患儿腹部,食指、中指并拢,顺时针方向轻抚腹部5 次;然后抚触患儿腿部,取仰卧位,轻轻握住患儿的足踝部,沿大腿至足掌进行油浴按摩;最后抚触患儿背部,取俯卧位,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从颈部至臀部进行油浴按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统计护理前后总胆红素水平。(2)统计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几个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100%,标准为:黄疸完全消退,总胆红素水平正常,判定为显效;黄疸部分消退,总胆红素水平降低50%以上,判定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计算工具选择SPSS22.0 版本软件,护理前后总胆红素水平采用“±s”计算得出,进行T 检验。护理效果用[n(%)]表示,进行“χ2”验证,P 表示比较差异显著度,P <0.05 则说明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P>0.05,则说明数据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2 结果分析
2.1 护理前后总胆红素水平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胆红素水平相当(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总胆红素水平[±s]
表1:护理前后总胆红素水平[±s]
组别例数护理前(μmol/L) 护理后(μmol/L)观察组30473.72±120.19223.26±72.27对照组30472.56±119.41286.18±94.31 T-0.03752.9005 P-0.97020.0053
2.2 护理效果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护理效果[n(%)]
3 讨论
耐心细致的治疗和科学有效的护理都是促进新生黄疸患儿快速恢复身体健康的必要医学措施[3],所以,关于新生黄疸患儿护理工作的研究至今仍是医学界的主要课题[4]。抚触护理即由专业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立足护理前准备和护理过程两个方面全面提升护理效果,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黄疸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并提升护理效果。具体来说:遵循尽早原则,可以把握住最佳的护理时机,有效提升抚触护理成效;完善的护理准备工作可以为抚触护理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面部、胸部、腹部、腿部、背部顺序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的方式更加科学,可进行有效的支持治疗,从而促进新生黄疸患儿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相较两组,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胆红素水平相当(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 <0.05),这说明对新生黄疸患儿来说,抚触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更加科学有效,故可对新生黄疸患儿给予抚触护理,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