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作为社区适宜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康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2-05

医师在线 2021年1期
关键词:肌张力肌力经皮

武汉市新洲区仓埠中心卫生院 430413

国内脑卒中患病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传统医院康复科对于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已经不能满足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因此,充分开发社区资源,辅助患者开展脑卒中后的康复训练,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经临床证实有效的康复技术,具有无创、便捷和安全等优势,适合患者基层社区的康复治疗,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穴位理论。本文将选取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探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高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76 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干预措施组为观察组,观察组88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7 例,占比约为53.41%,女性患者41 例,占比约为46.59%:患者年龄居于55-84 岁,平均年龄为(70.18±2.64)岁;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措施组为对照组,对照组88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8 例,占比约为54.55%,女性患者40 例,占比约为45.45%;患者年龄居于53-84 岁,平均年龄为(71.49±2.79)岁;对比两组患者手功能康复情况。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肢体功能康复、意识康复、语言康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观察组接受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康复训练与对照组患者一致,每次治疗时间为半小时,连续治疗6 周,使用Z 型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将正电极置于患者前臂的手三里穴,将负电极置于患者前臂的外关穴。电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度为准,最好患者肌肉可以发生轻微的收缩,临床观察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护好患侧肢体,防止牵扯肩关节引起损伤从而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功能康复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 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 <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情况

干预完成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P <0.05)。见下表1:

表1:两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美国脑卒中协会最新发布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指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保持连续性,即康复训练需要一直延续到患者出院后,通过社区康复与医院康复治疗衔接。完整的脑卒中康复对于患者来说意义极大,但是考虑社区康复条件有限,如何利用社区有限的资源开展康复训练极为重要。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是神经电刺激和中医理论的结合,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将神经电刺激理论和中医治疗理论结合,通过特定参数的电流刺激特定穴位,既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又被临床证实确有疗效。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干预,观察组接受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干预,结果显示,对于治疗后的手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掌屈肌力评分为(2.55±1.19),背伸肌力评分为(2.27±1.18),肘关节肌张力评分为(0.73±0.51),腕关节肌张力评分为(0.69±0.46);对照组患者的掌屈肌力评分为(2.23±1.41),背伸肌力评分为(1.92±1.26),肘关节肌张力评分为(0.94±0.49),腕关节肌张力评分为(0.84±0.50);观察组手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干预效果显著,有学者[5]选取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干预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结果可见,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干预效果较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干预,患者手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显著,适于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肌张力肌力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