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2021-02-05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 563100
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血流障碍而出现的缺氧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脑坏死等问题,造成患者的认知、运动、言语吞咽等功能出现障碍。此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疾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常规的西药治疗需要大量服用药物,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中医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根据不同的后遗症采取不同配穴,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选取60 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探究开展针灸康复治疗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 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0~66岁之间,平均年龄(42.72±6.25)岁。对照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男15 例,女15 例,年龄在21~65 岁之间,平均年龄(42.32±6.43)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改善脑循环。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在患者头部的本神穴、神聪穴、率谷穴、风池穴、百会穴,上肢三里穴、内关穴、曲池穴,下肢的丰隆穴、委中穴、足三里穴、环跳穴进行针刺,留针半小时左右,每个疗程持续两周,共治疗4 个疗程为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评分比较
表1: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干预前比较P <0.05
两组患者干预前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如表1 所示:
2.2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睡眠、社会支持等生存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如表2 所示:
表2: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比较(分,±s)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中医领域中属“中风”范畴,多数患者在中风后会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吞咽困难、认知减退等后遗症。在中医治疗中,对中风治疗研究非常早,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非常确切。头部属督脉、手足、三阳经交汇部位,利用头针针刺患者百会穴、风池穴、率谷穴能够起到醒神开窍的效果。上下肢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血运功能,对患肢曲池穴、内关穴、委中穴、足三里穴、膝眼穴进行针刺,可以对大脑皮层的抑制情况有效缓解,消除炎性因子,保证脑组织快速恢复,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逐渐恢复。针灸还能够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加患者的患侧血流效果,营养脑组织和神经,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并且会减少体内自由基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站立、坐起、行走训练,循序渐进增强患者的耐受能力,让患者不断的改善语言环境,对患者的语言听觉进行刺激,保证语言功能快速恢复,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睡眠、社会支持等生存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脑梗死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运用中医药结合康复治疗针灸的方法,能够促使患者的相关功能得到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