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21-02-05
南涧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南涧 6757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病理性黄疸的出现,会让患儿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如智力发展缓慢、听力受损等。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理想好、见效较快的方法。研究表明,短时多次的蓝光照射不仅能够实现患儿的症状缓解,安全性也高于传统的长时间照射。本文择取96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分析对象,以此分析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应用价值。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黄疸新生儿,于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间择取96 例作为分析样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编入两组别内,每组患儿数48 例。一组为对照组,男性人数25 例,女性人数23 例;日龄分布区间为6—30d,平均日龄为(15.73±0.64)d;出生体重:患儿最重为3700g,最轻为1850g,平均体重为(2048.54±53.36)g。一组为观察组,男性人数26 例,女性人数22 例;日龄分布区间为5—32d,平均日龄为(15.69±0.61)d;出生体重:患儿最重为3680g,最轻为1800g,平均体重为(2041.32±53.24)g。纳入标准:患儿的症状及体征均分析,符合黄疸的诊断标准。在患儿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征求实验参与意见,在自愿同意下开展。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的数据经差异分析后,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未存在显著性(P>0.05),值得研究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的蓝光照射疗法,将新生儿裸体放置在有蓝光照射的箱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波长参数设置在425到480nm 之间。随后,将患儿的眼睛用黑色眼罩遮盖,并借助其他物品将患儿的肛门、阴部等进行遮盖,避免患儿受损。在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注意对患儿实行补液支持,防止患儿出现明显的脱水情况。对照组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的方案为长时间的连续照射,一天的照射时间共持续16h,一天进行一次照射即可。观察组患儿应用短时多次的蓝光照射,每天进行照射治疗的次数为两次,一次持续时间为8h,与下次的照射时间间隔4h。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性。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呈现,疗效判定标准:经干预,患儿的黄疸症状完全消失,且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的为显效;经干预,患儿的黄疸症状基本消失,且总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的为有效;经干预,患儿未有任何改善或病情有所加重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占比与有效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指标较为相近,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指标下降至(70.74±31.38)umol/L,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59±28.69)umol/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分析(±s,umol/L)
2.2 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
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患者数共有46 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χ=5.0310,P=0.0248 <0.05)。见表2:
表2:两组疗效分析[n(%)]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出现,让许多新手父母焦虑不已。毕竟,病理性黄疸会导致患儿的成长发育受限,严重时会造成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一般来讲,黄疸出现越早、进展越快、程度越重,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几率越大。所以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正确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分清轻重,及早诊断、及早干预治疗。临床中,当新生儿患有病理性黄疸时,蓝光治疗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经临床应用证明,长时间的对患儿进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会不可避免的让患儿发生发热、皮疹甚至脱水情况,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在此情况下,短时多次的蓝光照射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开来,较好弥补了长时间蓝光照射的不足。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相对对照组而言更为理想,差异P<0.05。由此证明,短时多次的蓝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式,能实现患儿黄疸症状的缓解和消除,值得推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