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2-05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黑便、呕血等,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伴有血容量降低等不良情况,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下降甚至衰竭。如出血量较大或者救治不及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有一定的威胁。临床治疗中尽早确定出血位置进行止血处理时提升其止血效果的重要措施。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急诊内镜是其临床应用中较为常用的诊治方式。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20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急诊内镜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20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8 例;年龄18--75 岁,平均年龄(42.2±1.2)岁;患者入院时呕血患者9 例,黑便患者19 例;患者均无药物过敏情况,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内镜诊治相关要求及作用,自愿选择该诊治方式,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相同的电子胃镜仪器进行检查,按照胃镜检查要求做好检查准备,进行常规的血凝四项、血常规、梅毒抗体、乙肝、心电图及丙肝检查,确保患者符合内镜诊治要求,检查完成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确保患者的血压控制在90/60mmHg 以上,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g/L。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即可进行内镜检查,如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在检查时需要监测其心电、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通过内镜检查详细观察患者出血位置、活动情况以及出血量,采取内镜止血治疗。内镜止血中可根据出血情况选择相适合的止血方式,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30-50 毫升5%-10%的孟氏液进行喷洒;②2000-6000U 凝血酶对出血部位进行局部喷洒;③1:10000 肾上腺素在出血部位进行局部注射;④内镜下电凝止血;⑤5%鱼肝油酸钠对出血部位进行注射止血;⑥5mg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对出血部位进行喷洒止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20 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按照不同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另统计所有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 例患者经内镜诊断共包含9 例(45%)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其中包含6 例胃溃疡,2 例球部溃疡,另有1 例复合型溃疡;5 例(25%)恶性肿瘤,其中包含2 例食管癌,2 例胃体癌,1例胃角癌;5 例(25%)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另有1 例(5%)患者出血原因不明。经内镜止血治疗后,成功止血19 例,止血治疗有效率为95%,剩余1 例止血失败患者为胃角癌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后止血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详见表1。
表1:20 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统计[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有直接的关系,发病速度较快,且病情较为紧急,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及时、果断,否则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导致其进一步的恶化发展。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是上消化道诊断中首选的诊治措施,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X 线检查,且能够发现传统X 检查中难以发现的浅溃疡、糜烂性胃炎等情况。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需要重点注意一点,即检查的最佳时间为出血后24-48 小时,该时间段内检查能够明确出血部位情况,还能够避免浅表出现修复情况,增加检查难度。随着急诊内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上消化道出血检查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升,且能够更加精准的明确出血部位、出血速度以及出血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内镜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通过药物喷洒、药物注射以及电凝等止血方式对出血位置进行止血处理。
本次研究中,20 例患者经内镜诊断包含消化性溃疡患者9 例,占比为45%;恶性肿瘤患者5 例,占比为25%;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5 例,占比为25%;另有1 例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占比为5%,经内镜止血治疗后19 例患者止血成功,止血有效率为95%。可见,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感染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缩短诊断时间,为临床止血治疗争取时间,提升止血效果。
综上可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中急诊内镜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