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21-02-04王玉萍

决策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高校

王玉萍

【摘要】高校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计算机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更新较快的一个学科,为了能与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时不能仅限于專业技术,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

高校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地方,承担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使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学生正面临着创新能力缺失、创新思维严重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充分调研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培养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更强烈的要求,且这些要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但是各大高校在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无法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受到创新模式下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将信息化作为目前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并不成熟,实际情况表现为:一方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实际工作、行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和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自身承担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为了适应现代化人才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教学改革工作,并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核心和重要任务,这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不强。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待新事物和新知识时,内心表现为不愿接受和认可,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了阻碍。学生无法从心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只愿意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开展具体活动,只愿意了解新事物表象。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自主独立的思考,并培养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才能真正面对和解决问题。

其次,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后,学生才能对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制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不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受制于主观能动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看待问题时还处在理论层面上。例如,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设计课程时,主要是对已有程序代码进行抄写,当运行程序过程中出现各种提示问题时,他们并不知道错误的具体位置以及解决方案,这是因为源程序代码本身就存在问题,学生过于依赖于教材,并不重视日常实践,这种问题非常普遍。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创新精神实质上是指不过分依赖于权威,忌全套照搬,要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意识,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精神。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爱好和兴趣进行重点培养,引导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将创新意识贯穿于计算机专业学习全程中。众所周知,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就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并对计算机学科的各个方面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尊重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知识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等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科学、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其逐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例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情景交流、开放思维、实验探索、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提高计算机专业操作学习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比重,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计算机操作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增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践教学活动要体现高校的专业特色。因此,高校要重点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使其呈现出实用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这是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最为重要的一条途径。例如,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或参与各大高校联合举办的计算机大赛,使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中最为敏感的环节就是考核,这就需要采用合理、科学的创新评价体系。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将考试方式从单一笔试转变为上机考试、笔试等多种方式,不仅能考核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同时还能考核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设计考试内容时需要遵循“基础统一,各有侧重”的原则,同时还应考核学生的实践经验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断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教传艳,王冬.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面对的困境和对策[J].福建质量管理,2016,000(005):152.

[2]王玉芹.浅谈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消费电子,2013,000(018):226-226.

[3]孙东.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5,000(022):11.

[4]李力.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2):159-159.

[5]廖明辉.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商情,2020, 000(017):228,244.

[6]张鹏,杜玉越,戚梅.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计算机:上下旬,2011.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供给侧视角下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20YB033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高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