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2021-02-04张佳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主性发展

张佳佳

摘要:游戏作为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倡导培育創新型、技能型、知识型的未来接班人。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社会性以及情绪情感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而全面的促进作用,也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求我们要重视游戏的价值,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不断丰富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化活动、发展

一、什么是游戏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各种活动。曾有人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与幼儿的生命同等重要,没有游戏就不会有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幼儿自由自主探索游戏的多种玩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游戏的重要性

(一)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而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探索,比如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多次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户外体育游戏通过走、跑、跳等各项动作锻炼,增强了幼儿体质健康。

(二)游戏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获得更多的认知,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游戏作为幼儿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是生动具体、有内容、幼儿易于接受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主动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喜欢用模仿的方式去学习新的事物,游戏活动能够给幼儿提供模仿的机会,幼儿可以主动模仿同伴和老师的语言和行动,来掌握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如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3]并随着认知的丰富,可以使幼儿谈话质量不断提高;通过益智游戏,可以锻炼幼儿思维敏捷力,注意力、观察力以及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自控能力。另外,游戏中以物代物、扮演,制作等游戏也促进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活动能够帮助满足幼儿心理需要

生活在成人社会中的儿童,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缚。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宣泄不良情绪,获得心理平衡与愉悦。如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在生活中很害怕打针,经常被嘲笑,而在角色游戏中,他体验到了打针并不是特别可怕,不会再被嘲笑,同时幼儿的心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使幼儿一直被压抑的情绪能够得到宣泄,培养了孩子的活泼、勇敢、坚毅的品质。

三、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引导幼儿玩“真游戏”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自由的操作与创造,因此首先要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同时,教师在选择游戏活动时,需要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材料的投放要丰富且具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操作,不断更新,这样会使教师在组织与开展游戏活动时更顺利的进行,使幼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

(二)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适时介入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尝试观察理解幼儿的行为,用心观察,用行指导。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让其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在介入时要讲究策略,选定介入角色,然后选择介入时机,在幼儿游戏或操作出现困难,或对活动失去兴趣、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是介入的良好时机;最后,教师要据幼儿水平分层次指导,并及时退出,让幼儿重新做游戏的主人,成为活动的主角。

(三)注重一日生活中的游戏性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发生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应将教育目标融合到一日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让他们从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在建构区幼儿通过搭建,认识了形状、数量关系,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游戏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与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进餐环节,有的孩子吃饭比较慢,我就鼓励幼儿来做做“大老虎”,因为孩子们知道大老虎吃东西是大口吃得很香的,看看哪只“大老虎”吃的最香,就奖励一个小粘贴。有些孩子吃完饭没有养成擦脸、漱口的卫生习惯,这时我就结合讲过的故事,提醒孩子们千万不能学小熊,孩子们一听,赶紧擦脸漱口,这样的过渡很自然,而且幼儿十分感兴趣,一天中我们用游戏蜜语交流着,使得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幼儿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四)教育活动的游戏化

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创编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用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在角色体验中愉快的掌握了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同时体验到成功串项链的成就感,在给小动物送礼物时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体育活动“玩球”,幼儿在练习中很容易失去耐性,因此我将难点放在如何让幼儿在拍球过程中保持兴趣,并感到愉悦。我将鼓与拍球相结合,在活动中设计了击鼓拍球的游戏,开始慢节奏,等幼儿能跟上节奏以后,通过逐步变换鼓点节奏加大游戏难度,并及时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分辨鼓面声与侧鼓声,变化拍球,通过鼓得介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拍球兴趣,让枯燥的拍球变得有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体会游戏活动的价值

教师与幼儿家长交往,是幼儿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有利于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通过了解发现,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游戏活动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需要和幼儿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游戏活动的价值,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体验在游戏活动中的快乐,使家长知道游戏活动并不等于玩,在游戏活动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以致让幼儿家长改变对游戏活动的态度,通过家长开放日及平时组织活动的照片让家长能亲自体验幼儿园组织的游戏活动,真正的了解游戏活动的价值,转变幼儿家长的游戏观念,使游戏活动真正的组织与开展起来,让游戏活动的价值得到实现,促进幼儿的成长。

猜你喜欢

自主性发展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成员自主性视角下社会组织自主性探析
国内教师自主性研究的回顾与建议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