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21-02-04狄文杰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楼房创设情境

狄文杰

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如果在一堂数学课上,只关注对形式的追求,如情境的表面化、活动的形式化等,那么,学生在这堂课中收获的将只有热闹的气氛。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没有意义的,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我們农村教师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年来,在听数学教师上课的过程中,我就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面对农村学生,不能局限于教材创设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要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而有的教师对创设情境的理解则脱离了现实,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如在听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住新房”一课时,教师设计的情境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城市的人口很多,所以人们都住在高高的楼房里。看,这里就有一栋漂亮的楼房(出示楼房图),你想住在里面吗?看着这幅图片,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一名学生回答:我知道这栋楼房有12层。另一名学生回答:我知道这栋楼房的每层有14户。老师正要进行下一个环节,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大胆地说:“我认为一层楼没有14户那么多,我数了,按3个窗户为一家的话,只有6户。”听到他这么说,其他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数窗户上面。有几个学生立即反驳说:朝北的窗户里面也有人住,朝西的窗户也是一家人等等。教师面对此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只能尽量地解释城市的楼房布局与农村不一样,里面是如何如何的,今天,我们就按书上给的14户来计算就行了,其他的知识我们课后再研究。整堂数学课,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勉强进行下去了。课堂上,还有几个学生在偷偷地争辩一层楼究竟有几户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他面对的是一群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这些孩子对城市的楼房知之甚少,他们具有的生活经验只是农村的房子是怎样的,同时,他们对城市的楼房又充满好奇,所以才会出现对“一层有几户”要研究到底的问题。不知这位教师对自己创设的情境是怎样认识的,我认为,既然教材中提供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可以适当地改变教材,“住新房”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计算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的情境,给出果园里有12排果树,每排果树有14棵的信息,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地进入情境,教师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课堂。

二、农村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教学实践表明,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学习过程充满浓厚“生活味”的时候,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学习就会入境、入心,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一名老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种子成活率、农村新生儿的男女人数比率、某种花生的出油率等农村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体验“百分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实现由“生活化”向“数学化”认识上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小组合作,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农村小学的班级中学生人数较少,这是优于城市的地方,因此,教师有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组织成立“数学学习研究小组”,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理论,在某教师上的一堂“认识物体”课上,被充分证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这位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几何体特点的时候,没有让学生看图或看实物总结,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亲自动手切一切课前准备好的萝卜。小组内的四个人分工合作,每人打造一个立体图形,学生干得认真极了,切好的萝卜有的方方正正,有的圆圆滚滚,立体图形的特点一目了然。切好后,教师组织学生评出了切得最像的“雕刻之星”小组,获奖小组的成员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在体会立体图形的特点时,教师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大家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图形的特点,最后把自己的认识汇报出来。

这是一节多么生动的数学课啊,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看成是小组中的重要成员,都在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大家相互分享着合作的快乐。教师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切一切、摸一摸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边玩、边学、边思、边说,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还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内容是真实的,亲切的,可以触摸的,试问,这样的数学课,学生能不爱上吗?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收获能小吗?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没有效率吗?

四、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今的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了。然而,大部分教师还不适应运用它来帮助教学,这让多彩的课堂逊色了许多,自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随之下降了。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创设适当的情境、选取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素材、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几个方面入手。让我们用教师的智慧,帮助学生在40分钟里,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能力,让每个农村孩子都爱学数学,会学数学。

猜你喜欢

楼房创设情境
楼房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逃跑的楼房
楼房魔方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