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21-02-04王秋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图内容思维

王秋萍

一、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目前我们的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教师掌握着整个课堂进程中的一切,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角。其次,每节课的教学模式几乎不变,如:复习引入-传授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教师每节课都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每当进行单元小结时好多孩子学后忘前,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不起来。针对以上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本文将阐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改善此现象。

二、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英文名称是TheMindMap,也叫心智导图,脑图,树状图,或思维地图等。是1971年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先生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有一个中心概念,并由这个中心概念向外发散若干个跟它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个的分支,在每个分支上由图形,文字,数学符号语言等构成,然后每个分支接着发散相关的知识点,以此类推。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化。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思维导图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笔计算。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完善,更喜欢一些直观可视的内容。课堂上一条条的文字笔记内容更是让他们觉得乏味,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要点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即摆脱了传统板书给学生带来的视觉疲劳又能让学生在获得新鲜感的同时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的内容,我就采取了让学生合作去黑板画思维导图的形式。他们有序分工,每组完成不同的内容,这样下面的导图就呈现在了大家面前。这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孩子们就没有过多的美化版面,而是更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准确性。

我们在时间充裕的时候也可以在知识原有联系的基础上教師还可以加入美术的元素,让以前千篇一律的板书变的千变万化。这样学生也会模仿老师去画简单的思维导图,而有些有想法的同学还会加上自己的简单创作,让记笔记都变成了一种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那些平时不愿意记笔记的同学都买来了彩笔,每天想着课堂上的如何画思维导图才更美观或者更有新意。这样也会为后面每一单元的思维导图的制作打下基础。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会不会孩子们只重视这个导图的美观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呢?其实不然,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很多孩子不仅图画的美观,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思维导图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大多数的学生每天就是听老师讲课然后完成作业。他们很少去思考这些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不用说提出问题。他们每天只是全盘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在每个单元的结束都会布置一份作业,把本单位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展示。最初有些同学是抵触的,有些同学是敷衍了事的。通过每堂课的小导图和及时的鼓励表扬,让最先出来尝试的孩子打头阵。课下给予这些孩子指导和帮助完成后在课堂上展示。看着他们自信满满的站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着自己辛苦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俨然成了一名小老师。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训练与指导,当每个单元结束后他们都会积极来做这件事情,不仅图画的美观有新意,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版面布局能力,更对学生的知识脉络有超高的要求。这样有些学生单独完成就会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困难集中在学生对一个单元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所以他们要想完成就需要在小伙伴的帮助下才可以。这样就一举两得,即增加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又让被帮助的孩子把本单元的内容又重新复习一遍。每每看见他们一起制作思维导图我都感觉到孩子们在努力的吸取知识的甘露,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完成思维导图,感受到孩子们对数学的喜爱。思维导图让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光芒,真的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勇于面对新的事物和挑战,让我们的学生最大限度的在快乐中成长学习。

四、制作思维导图存在的问题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思维导图给孩子们以正确的指导和引领。当然他们在制作导图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放任自流天马行空,只为了版面好看,一定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再去发散去制作而不是舍本逐末。其次,我们在教学中画思维导图也不是每节课都适用,不能因为画思维导图而画图,而是要考虑本节课的内容是否关联到其他内容,或者这些关联到的内容学生是否已经有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通过画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知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知识之间的思路和脉络,但是理清脉络的前提是学生清楚知识本身的内容,所以说它不能完全替代我们的传统教法。还有这种学习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坚持,需要学生有知识的积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给孩子们准确的指导和持久的帮助。

总之,思维导的应用不仅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把每个单元的知识脉络捋清楚,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提高工作效率。对学生而言画思维导图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记忆力。好的思维导图可以体现一个学生思考的连续性、深刻性、发散性。不论学生以前的基础怎样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发散思维,思考能力等都会有一定的提高。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个工具,让它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导图内容思维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第6章 一次函数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