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021-02-04曾俊
曾俊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课标精神来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本文从作业的选择、布置的形式、設计的要求、评价的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数学的学习,课堂是主战场,作业是根据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必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有的放矢,把握作业的适量性
许多教师总认为,多做几道题总比少做或不做要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常常对某个知识点做反复练习,这种操练式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却没有什么作用。如果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大量重复无用的作业训练会让学生“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甚至导致“熟能生笨”。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普遍水平找准作业设计的原点,有的放矢,精心设计适量的符合班级学情的作业,让学生完成的每一道题都有目标性,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尊重差异,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每名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网络建构的疏密也不相同,所以对一部分同学较容易建构的知识也许相对于另外的同学就不容易形成。新课标理念下的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为此,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充分注意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我们可以利用“作业套餐”的形式设置三档题目:A档是基础题,针对学困生设计,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B档是提高题,针对中等生设计,作业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一般变式的训练;C档是发展题,针对优等生设计,作业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目。这份“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
三、学以致用,强化作业的生活性
“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数学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把数学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建构系统、综合的知识体系网络,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数学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呈现于生活之中。
四、鼓励创新,彰显作业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开放型作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题设表现多样,不像封闭性作业形式单一,叙述呆板,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课本上的习题,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把原本静态的数学变成“灵动的音符”,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 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同时由于开放型作业的答案不唯一,解答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分析,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空间。
五、多元评价,注重作业的即时性
批改作业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即时的、灵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更好的因材施教。我们处理数学作业,一般都是课后批改,然后集体讲评,这样看似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实际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个性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作业评价也可改变形式。一是教师面评,当面批改学生的作业,能及时反馈学生个体的独有问题,现场纠正,还能当堂评析学生整体的共有问题,督促知识落实。二是学生互评,让学生在互评作业中不光要寻找别人的问题,还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可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结对,合理减免优等生的部分作业,让他们做“小老师”,发挥优等生的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端正作业态度,提高作业质量。三是分层评价,根据作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不同起点推出“高低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改进的方向,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成长。
总之,数学作业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作业的选择、设计的形式到评价的方式,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精心设计、合理评价数学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巩固、内化学到的知识技能,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