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服“一得自矜”

2021-02-04艾广明

共产党员·上 2021年1期
关键词:河伯葫芦师傅

艾广明

自矜,说的是自我感觉甚好,看重自己,夸耀自己。自矜何时何地都无益处,在开始做事,初步有点进展,或刚有一知半解,就“翘尾巴”,弊端更加明显。成语“一得自矜”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俗话说“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整瓶不摇半瓶摇”,大抵也是这个意思。一得自矜的思想行为说来令人厌弃,但日常工作生活中又常出现。有位爱好文学创作的青年谈自己写作走过的弯路:写出一两个自己满意的句子,心情就激动起来,欣赏自己才华横溢,想象读者看了多么佩服,一番心荡神摇,稿子倒写不下去了。他认识到自己创作的路上必须克服“一得自矜”。

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克服一得自矜、浅尝辄止的思想情绪。李永革是当今古建筑修缮大师,他回顾自己在北京故宫做木匠的成长历程,谈了克服一得自矜的体会。师傅赵崇茂退休的时候,塞给李永革一张字条:“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这成了李永革的座右铭。李永革学徒时师从赵崇茂师傅,时间久了,其他年长的师傅都成了他的老师。“赵师傅善于总结规律,平时话也多。另外一位戴师傅做过不少建筑模型,知识扎实,就是人一多就说不出话,要私下里请教。”同样的事情,这个师傅讲得很清楚了,另个师傅走过来又问,明白吗?李永革还说不明白,于是又能听一遍。两个师傅从不同角度讲,他加深了印象。李永革这样虚心好学,孜孜以求,终成为工匠、大师,他的经历是克服一得自矜的范例。有的人自矜成习,有点成绩或影响,动辄夸耀一番,显示自己高明,想得到人们崇羡,一时可能有人佩服,吸引到了“粉丝”,但事业远未成功,高兴太早,不去踏踏实实地努力,很可能在中途懈怠下来。

怎么会一得自矜呢?认识的浅薄和思想的盲目是根本原因。《庄子·秋水》讲了个寓言故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当河伯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他这时望洋而叹,因自己的浅薄和狭隘而自责。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前进了一步,既可作为继续进步的基础,也可能因此志得意滿,以为这就是完美的成果,该庆功了。工作有点进展应该肯定,前进的勇气也需要提高,但不应在喜悦中自矜起来,不应在一鼓作气时停下脚步,不应在凝神聚力时沾沾自喜。

在最终成果不那么明朗,成败判断不很清晰之时,一得自矜更容易出现。领导干部面临很多不方便考量的工作,更需要清醒,防止一得自矜。比如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真正摸到实情、获得真知并不容易。了解一点情况,看了几处现场,有的同志就自矜起来。特别是较少接触实际的干部,很容易为自己的一点发现而惊喜,以为一下子深入了实际,领悟了基层,其实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掌握情况很有限。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掌握的一点情况提出想法也算有根据,但切不可轻易以为已经懂得全面,看得深透,从而轻视别人意见,漠视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

一得自矜也与个人的思想作风有关。有的人自我感觉不平凡,希望别人重视,可又不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下功夫了解情况、研究问题。缺少真才实学,又担心别人低看了,于是仅有一知半解就急于发表,根据不足却固执己见。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中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有的西方政客本来没多少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却自称比医学专家懂得多,对疫情的判断更高明。如此“一得自矜”足以令世人震惊。

无论是一得,还是多得,有所得就值得珍惜,但没必要因此骄傲起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的《卖油翁》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他有次射箭,恰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看了一会儿,见射中十之八九,只是微微点头。陈尧咨问他:“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规劝自矜的人,做事要老老实实下功夫,戒骄戒躁,有点本事也不要自高自大。

猜你喜欢

河伯葫芦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葫芦瓜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宝葫芦
画葫芦
人神传说之河伯
巨大的葫芦
相差二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