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2-04李春源
摘 要:文章以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探究为基础,理清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依附、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探讨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战略规划层面和具体措施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业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学科专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02-02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实现内涵建设的重要时期,以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以及一流课程等建设为引领的若干重大举措,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积极求变、识变、应变,破解自身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难题,依托优势学科,科学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努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升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学科是科学学的概念,它既指一个知识体系,又指一种学术制度。专业是社会学的概念,其意是专门学业或专门职业[1]。学科内涵的三种形态: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组织起来的专门的知识体系;根据科研发展要求所建构的知识范畴;根据社会服务需要所划分的工作领域[2]。学科是对特定领域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集成与整合,依靠高水平科研师资队伍,通过科学研究与实践检验不断创新发展,并以此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及生产活动分工的需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其核心要素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而设置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在本科教育层面,学科、课程、专业是紧密相连、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3]。专业是综合多门学科知识而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学科,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专业。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知识的创造必须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否则学科建设就会偏离方向,而且高水平的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来培养后备人才[4]。
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则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5]。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一流本科教育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根本落脚点,一流专业建设以一流课程为核心要素,而一流课程建设又来源于一流学科的知识体系。所以说,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是相互依附、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6]。
有效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联动、互为支撑,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将对高等学校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方面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只重学科不重专业”或
“只重专业不重学科”的情况,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建设的长期愿景与目标的思考不够,缺乏对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存在发展定位不明确,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等情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全面协调式发展。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度、共享度不足
一方面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度不足。学科对专业没有很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专业对学科没有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在制订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和布局时,缺乏统筹规划,学科与学科、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各自为战,互不融通的现象,不能有效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另一方面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资源共享度不足。因办学资源有限,专业体量大、门类多,导致资源投入分散,在人才培养、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实验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开放度、共享度不足,未能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三)本、硕、博人才培养连贯性不足
地方综合性高校本科生教育规模较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相对较小。很多学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大量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研究生层面的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科学研究和创新提供人才储备。但是地方高校受所处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受硕士、博士不同学历层次招生数量以及推免政策的影响,无法吸引更多本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本校研究生,而是选择去往经济发达地区的“双一
流”高校,无法实现本、硕、博不同层次的人才连贯培养和储备,很难为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人才驱动力。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
主要对策
(一)战略规划层面
一是要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层面重视学科专业
一体化建设。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及中长期愿景的前提下,坚持社会需求导向、优势特色突出的原则,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科学制订与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相吻合的学科专业建设目标。二是要进一步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学科与专业建设、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发展方向,并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评价与激励等多方面构建有效的支撑保障体系。四是要提升资源使用效益,推动学科建设要素和专业建设要素有机融合,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资源开放共享,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以点带面,构建“金字塔状”的学科专业结构。
(二)具体措施层面
1.着力推进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一体化
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学科专业建设、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切实提升教授、博导、硕导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全面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促进学科前沿知识进课堂;积极推进博导、硕导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促进对本科生的学科专业认知教育,提升学生对本校学科专业的认可度;开展学科梯队与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完善教学、科研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以教学为本,以科研为冠的工作理念。
2.深化“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牵引作用,实施“硕博连贯培养专项计划”,依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2.0培养计划,推动部分学术研究型专业建立健全硕博连读机制,扩大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招生比例。二是推动部分学科与学位点建设水平高、师资队伍强、科研创新水平突出的应用研究型专业,建立健全本硕连读机制,扩大本硕连读招生比例。三是开展专业试点,探索建立本、硕、博一贯制连读培养模式,突出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重人文和国际视野的建设思路,切实培养高层次复合性创新型人才。
3.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推进卓越质量文化建设
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依此设计课程、教学和教学评价,确保课程、教学和教学评价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达成,发挥教学评价的建设性作用,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持续改进,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为相关学科的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4.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实现本研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推动课堂革命,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业挑战度。一是鼓励学科梯队参与专业课程建设,贯穿式融入专业和学科认知教育。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骨干教师要负责开设一年级新生研讨课、高年级顶石课以及学术前沿课,促进学科资源有效转化为专业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科研意识与能力。二是面向硕士研究生,开放本科专业课程和研究生横向课程,鼓励其跨学科专业选课;面向优秀本科生,鼓励选修硕士专业课程;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促进本硕、硕博连读课程有效衔接。
5.构建本研一体化科研创新协同机制
一是制度化开展本科生科研立项,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早期培养,鼓励导师或研究生开放科研项目,吸纳优秀本科生参与,强化成果导向,提升教师科研與学生科研联动性。二是面向本科学生开放实验与科研创新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横向科研项目。三是推进本研创业教育一体化,组建本、硕、博联合学生创业团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学科与专业两方面相向而行的有机融合,其核心任务是做好两者之间的“开放共享”和“协同共生”,从战略、规划、制度、实施、评价等多方面做好工作,将有效提升地方综合性高校资源使用的公平和效率,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氛围,凝炼和突出办学特色,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科学、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
[2]别敦荣.论大学学科概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9,(9).
[3]林杰,洪晓楠.论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耦合整生——基于学科、课程、专业一体化的视角[J].教育科学,2019,(5).
[4]邹进文.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教育评论,2019,(1).
[5]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R].一流大学本科教学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6.
[6]陈贝贝,张艺潇,范凌云,等.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强化本科专业建设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2).
编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李春源(1982—),男,黑龙江依安人,黑龙江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信息化建设、高等教学质量评价。
通讯作者:范大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本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SJGZ2019004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地方综合性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与评价标准研究”(SJGY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