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教学视角探寻
2021-02-04刘玉艳
刘玉艳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以双线结构的形式组织单元,这为单元的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引领学生,让学生从单元目标、编排特点、内在联系等方面探寻文本的共性关联、层级关系、发散中心,把单元的内容统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样,充分凸显出单元整体的教学优势,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单元目标;编排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36-02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进行单元编排,不仅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点,而且还意味着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点,关注课文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是统编语文教材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那在统编教材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呢?
一、关注单元目标,探寻共性关联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每一篇课文既是本单元的一个独特存在,又是单元整体的一个部分。它们看似各自为营,其实是在单元目标的统领下,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先帮助学生发现单元内部在主题方面的联系,然后再展开教学,这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单元内容的认识,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主要有《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其中前面三篇是精读课文,后面一篇是略读课文。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以复述为主题的单元,就是说要围绕着复述这个主题展开教学。单元主题确定了,是不是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要平均使用力量呢?显然不是的。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如果教师只是以单篇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复述,那么,学生只会对某一课的复述方法有印象,而对不同课文的复述要求与目标却不甚清楚。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通读课文,借助课后练习或者阅读提示了解每篇课文对复述的不同要求。在整体阅读中,学生对教材提出的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等复述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此时,教师要通盘考虑,让学生明白这些复述方法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灵活运用。如,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学到了借助表格复述的方法后,在学习《枣核》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把描写枣核和官绅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关键词句填写下来,再借助表格进行复述。同样,在《漏》这篇课文中学会了借助示意图和提示进行复述的方法之后,在《枣核》一课的学习中同样可让学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样从单元整体出发展开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文本内部的联系,帮助学生把需要学习的复述方法进行整合,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
在案例中,教師从单元目标出发,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统整设置,让学生对复述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复述要求的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
二、关注编排特点,探寻层级关系
语文教材是一完整的、复杂的系统,文本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彼此之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学到的知识会逐步形成一个认知性框架。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抓住单元内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认识更为全面,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
如,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都是关于复述的单元,只是教学的着力点不同。教学时,教师不能单一地就某一课内容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单元要求进行精准的目标定位。如,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这一课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示意图把故事讲一讲。从这个要求可以看出,二年级的学生只要能够借助示意图把故事讲清楚、讲明白就算是达成了学习目标。教学《青蛙卖泥塘》一课,只要让学生把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后来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的原因说清楚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由这些要求可以看出,教材对低年级学生复述课文的要求主要是要说清楚、讲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三年级下册《漏》一课的课后几道练习题,不仅都与复述有关,而且每道习题的关键词语都值得学生细细揣摩。这几道习题的具体要求分别是“体会故事的趣味”“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可以看出,三年级的学生不仅要把故事复述得更清楚、更完整,而且还要求学生能把故事复述得有趣、生动。这样从低年级的说清楚明白到中年级的说具体生动、形象有趣,表明教材对学生复述能力的要求呈现出逐步提升的特点。
可见,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的时候,不能把教学的视野只放在所教的某一篇课文、某一个单元上,而要从教材整体出发,让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再到说清楚、说生动等。这样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的复述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得到提升。这样的复述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的,有助于学生复述能力的真正提升。
三、关注内在联系,探寻发散中心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采取把同一主题编排在同一个单元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对某一主题内容的了解与认识。这就表明选入同一个单元的文本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教学时,教师要从单元文本表达的内在联系入手,确定知识中心,使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都有据可循,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二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是童话单元,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共四篇与动物有关的童话故事。这个单元对学生写话的要求是“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可以看出,写小动物是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中心。“我想养只小动物”隐含下面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小动物是可爱的,这一点可以从本单元的动物故事看出。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每篇课文所描写的动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了解,并能抓住主要词语对动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如大象的耳朵能遮挡蚊子、蜘蛛会织网、小毛虫会变成蝴蝶等。这样能为学生描写“可爱的动物”提供多样的学习路径。这些内容为学生的写话——“我想养只小动物”提供一些理由与参考。二是学生是否做好了养小动物的充分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紧扣“我想养只小动物”这个话题来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根据自己对小动物的了解进行汇报交流,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把自己要养小动物的理由写一写,再进行相应的类别整理,使学生对小动物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丰富他们的语言宝库,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奠定基础。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紧扣“我想养只小动物”这一写话内容向单元课文进行发散,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了更加系统的了解与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总之,在统编教材背景下,对单元的整体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关联意识等,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状型结构,丰富学生的阅读路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