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耐特承认理论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鉴

2021-02-04袁越凡程龙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袁越凡 程龙

摘 要:霍耐特承认理论是爱、法律和团结的承认关系,本文通过对其承认理论进行解读,从承认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解析。在差异的基础上找到承认的平衡点,将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借鉴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霍耐特;承认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6.070

霍耐特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领导人物,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除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以外,还结合自身时代背景,将“承认理论”引入大众视野,并逐渐成为他思想的核心部分。“承认”顾名思义是认同或是肯定,是“我”和“他者”之间的认可关系。这种积极的认同感使彼此间的纽带更加稳固。同样,当代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来源,客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内心认同高度契合,才能在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权。因此,很好的运用霍耐特承认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含义

霍耐特出生于1949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身为德国人的他,面对巨大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生理心理双重摧残,过度的批判在战乱后遗症面前显得过分苛刻且苍白无力,效果适得其反。再加上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富足的西德和民主制的东德,无论是物质上或是精神制度上都显得格格不入,这对德国的统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提出绝不是空穴来风,主体与主体、主体与他者、他者与他者间的承认和认可成为重中之重,即把人放在首要核心地位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来源,结合了费希特的主体间性理论,即社会是由每个个体组成,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相互间的承认才能保证自由的实现,最终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充分借鉴了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即将主体间的互动方式直接运用于个体间的承认过程中,霍耐特对其斗争性理论进行批判性继承,最终确定了“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主体承认”。批判性继承了马克思承认理论,21世纪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各种信息碎片化,大学生思想很容易受到多种信息的影响,对正确价值观产生怀疑和批判,霍耐特承认理论不同于马克思批判承认理论的背景。主张承认和肯定以此来缓和主体间的矛盾,使其成为社会的普遍化发展,在自我满足和成人中获得尊重。

为缓和社会的不良发展,霍耐特创造性地提出了承认理论以缓和主体间的矛盾,将承认的模式定义为爱、法律和团结。作为承认的第一表现形式——爱,只有彼此间相互吸引才能有后续发展,他是主体间互相承认的本源,无论是两性,师生以及各种亲密关系,爱都是情感纽带的基础。法律是承认的第二表现形式,一种制度的实现,一定是基于对“普遍化他者”的承认,当主体间发生冲突时,斗争冲突不可避免,法律的出现正是彼此间承认发展的纽带。团结作为承认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即“自我和他者只有将主体间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主体才能在获得爱和法权承认关系之后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爱与肯定的基础上,更容易被冲突间的主体所承认。

2 承认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鉴应用

霍耐特承认理论强调主体间的认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文化思潮多种多样,加上政府对自媒体的监控力度不够,学生接受的思想过于片面化、碎片化。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即成熟又有几分幼稚,想要脱离父母和老师的束缚,追求所谓的自由,但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冲动的后果伴随的是高昂的代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爱、法律和团结中,強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在互相尊重关怀的前提之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且有效。

2.1 构建以“爱”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爱的承认关系作为一切事物维系的纽带,是主体间相互承认的基础。父母与子女,恋人两性、师生之间等的关系,都是以爱的情感为基础维系的。平等关系是师生正常交流的前提,在平等中相互尊重,可以更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情感之间的交流,用爱和关怀建立相互承认关系,让每位同学敢于说出内心的质疑和困惑,发现问题是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在批判质疑的基础上,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梳理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对碎片化信息整理分析,在发扬个性的同时,不违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实现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同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2 构建以“法律”为依据的思想政治教育规范

法律的承认关系,霍耐特认为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斗争的根源,“一个主体在结构意义上被一个社会排斥在权利之外,这里的权利指主体通过正当合法的形式获得对社会的满足感。当主体失去了对社会秩序的合法参与权时,主体意识到其失去了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道德责任,这种道德权利的差异性会损害主体间的期望,使其产生被剥夺权利的蔑视体验。”当师生之间发生意见相背离时,需要使用法律来约束,在这里校规校纪相当于法律的作用,代表着学校大多数人的利益,进入学校的群体需要认同学校统一管理与安排。在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当学生的思想与我国的大政方针相违背时,学校老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放任其错误思想的发展,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学生从心里放弃国家的尊严、社会的法则和个人价值的认同时,必将危害社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误入歧途。

2.3 构建以“团结”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承认的团结关系。“自我和他者只有将主体间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主体才能在获得爱和法权承认关系之后得到社会的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但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然的欲望和制度的规范往往是分不开的。大学生要学会对信息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老师采用有效的教学实践,营造一种相对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借鉴霍耐特承认理论中关于团结的承认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尊重,在自我满足的过程中承认自己的价值,做个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阿克塞尔·霍耐特.自由的权利[M].王凤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斗争到多元政治构想——霍耐特访谈录[M].谢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阿克塞尔·霍耐特,南茜·弗雷泽.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M].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袁越凡.霍耐特承认理论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