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海洋的都城回声

2021-02-04金伟忻

青春 2021年2期
关键词:朱棣郑和

岁月壮阔,江海奔流。穿过悠远的风雨烟尘,南京城走向辽阔海洋的历史回声却一直鸣响在我的耳畔。

南京曾经是中国最早走向蔚蓝深海的策源地。深入南京城寻访,这里有许多令人感怀大海的历史遗存:东吴时期有过强大的水军,宋朝建有“浮江万艘”的军港,明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造船厂,还有朱棣下旨敕建的天妃宫及为彰昭郑和航海功德的静海寺。此后,则有清朝兴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和民国时期的海军部旧址……

这些遗存使我们领略到风云际会中一座城市拥抱海洋的宏阔气度,也能从中感知到一个民族禁海锁国落后世界的屈辱悲情。

临江达海的南京城,在苍茫悠远的岁月中,留下了一道道曲折沉浮的前行轨迹。

公元前486年,与它隔江遥望的扬州,就已是一座重要的内河港口城市,它的身后遍布湖沼水泊,绵延在广袤无际的江淮原野上。

远古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源于战争,有时源于水患,而多数则源于权力者的宏阔抱负与强权野心。春秋五霸中最早建立水军的吴王夫差,为实现北伐齐国、称霸中原的宏大目标,将其经略的目光投向了这里的港口,以举国之力开挖连接长江与淮河的古邗沟,催生了一项伟大工程。于是,《左传》中留下了冷峻一笔:“吴城邗,沟通江淮。”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吴王刘濞为实现其篡国“上位”的野心,又开凿了另一条邗沟,它西起茱萸湾(扬州市湾头镇),东通海陵仓(今泰州)及如皋磻溪,这也是运盐河之始。两邗沟相交于湾头,为刘濞在此铸钱、煮盐和发展盐业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他也没有想到,由此开发勃兴的盐业会成为日后历代朝廷重要的财赋之源。与此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拓展了人们走向海洋的宏阔视野。

伴随海上贸易的日渐繁荣,沿海沿江一带逐步开放。浩荡的海洋之风,不只抚拂着江淮两岸,也悄然浸润着渐次兴起的东吴都城。

公元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至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即今南京)。公元229年秋,孙权迁都建业,开启了南京建都的历史序幕。为守护其长江天堑,经略江海之间的战略空间,孙权建立了强大的水军。建康石头城为孙吴水师总部,《晋书》记载,其时的建邺是“浮江万艘,带甲百万”,这是何等提振人心的壮阔一幕!

如今透过《三国志·周瑜传》“火烧赤壁”的历史章节,我们也能从中一窥其时的造船实力: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这里的“斗舰”是装备精良的战船,而“走舸”则是快船,这些分类清晰、功能完备的船型表明,东吴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水军体系。专家研究显示:东吴的大船,可以乘3000人,大帆高九丈,已使用升降舵技术,总量多达数千艘。显而易见,东吴能在赤壁大战中取胜不是偶然的,这其中有先进的造船实力作为重要支撑。

左思在《吴都赋》中,他也以其飞扬的笔墨呈现出开放都城的壮阔场景:“戎车盈于石城,戈船掩乎江湖”,“弘舸连舳、巨槛接舻,飞云盖海,制非常模。”这些华丽的文字免不了带些张扬炫耀的成分,可读起来还是令人深感震撼:

于是乐只衎而欢饫无匮,都辇殷而四奥来暨。水浮陆行,方舟结驷。唱棹转毂,昧旦永日。开市朝而并纳,横阛阓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为一。士女伫眙,商贾骈坒。纻衣服,杂沓傱萃。轻舆按辔以经隧,楼船举帆而过肆。果布辐凑而常然,致远流离与珂珬。贿纷纭,器用万端……

店肆林立,百货齐全,士女商贾,纷至沓来。其时的南京已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这里不仅有本地的土特产,还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南北货,似乎有了一派国际化都市的热闹与繁华。

东吴城西,石头津下,又有另一番景象:这里一度停满了波斯船、阿拉伯船、昆仑船,各国商贾、使臣举帆前来建业贸易,史称“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吴国的遣使出访也极为频繁,分别于226年、230年、232年、241年派出强大舰队出访。其中226年朱应、康泰出使扶南(今柬埔寨全境及老挝、越南南部、泰国东南一带古国),“所经及闻,百余十国”,史称“南宣国化”。

230年,卫温、诸葛直带领万余精兵,乘200余艘舰船,渡琼州海峡,再到夷洲(台湾),意图进一步壮大吴国实力,后因为水土不服,只得让残余的吴军带着数千夷洲土著回到东吴。

“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勃兴的运河漕运和海上贸易,无不助推着建康城走向一个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时代。

东晋一朝,“江水直逼石头城下,万船停泊,舳舻蔽江,帆樯如林”(《晋书·五行志》)。

刘裕代晋建宋,定都建康。公元439年刘裕北伐,让高句丽王送马,高句丽王立即从海上送来800匹好马。434年,宋文帝刘义隆亲自到建康码头迎接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举帆前来的比丘尼铁索罗等一批高僧,为中国净音、尼慧果尼众受戒。从此,中国有了“受过律、戒”的比丘尼。

南朝梁代,外交规模空前。波斯国分别于533年、550年、555年遣使建康,进贡大批礼物。《梁书》载坡利国(今加里曼丹岛)距建康5000公里,他们的使臣海舶来建康60天。

纵观六朝,300余年40帝,因北方战争频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建康城也愈加开放。海上丝路渐趋繁荣,使得高使交属络绎不绝。那些帝王们坐拥朝贡,把玩异宝,罗马艺术也由此传入建康。周边诸国,慑于其强大,纷纷遣使举帆前来。其间,史载有三十余国,百余批次来访建康。南亚的金刚指环、鹦鹉螺杯、印度佛像、象牙、犀角、珍珠、珊瑚、玳瑁、木棉、香料、檀香木等传入中国,而中国的瓷器、瓦当、铜镜、丝织品,典籍制度、艺术品、工藝、礼仪也在不断地输出海外。

春去秋来,时光流逝。金陵城在开放中滋养了容纳百川的气度,也植入了拥抱大海的血脉基因。

伴随长期的宋金战争,战火荼毒蔓延,国势日益倾颓。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欲以此显示匡复中原之决心,可惜高宗无意北伐而定都临安,又因迫于舆论只得定金陵为行都。

频繁的战争,一方面造成无数生灵涂炭,却也直接推动了沿江一带战船制造业的发展。金陵龙湾(即今南京龙江船厂所在地)因此成为官方重要的造船基地和停泊舰船的军用码头。据建康府制置司统计:“自淳祐九年以后,大略可考造船修船共三千五百五十只。”为了保护这些战船,江东转运使马光祖“即龙湾水次,度地三百余丈,创屋二百五十间,立闸启闭。而门其上,曰‘沿江大使司船寨。寨成,众船以次藏泊”。

早在北宋时,先后两次任江宁知府的王安石,在登临石头城时曾写下著名的《桂枝香》。在这首怀古词中,他以其穿越时空的深邃目光,融入了对六朝兴亡、悲恨相续的无限感叹,传达出洞察现实的深切忧患——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一词成谶。100多年后,他的忧思成为现实。1279年,南宋小朝廷因无力阻止金兵挥戈南下,不得不率全军2000多艘海船及兵民20余万人,在崖山一带与蒙元水军500多艘战舰海上对峙,做决死一战。战后沉船千余,余舟八百,大臣陆秀夫身背宋朝最后一位小皇帝投海而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边一度喧嚣繁忙的宋代龙湾军港,不得不在滔滔东去的江水冲击下又一次荒芜沉寂了。

“俯视其下,则华夷舸舰泊者樯林,上下者如织梭之迷江。” 这是朱元璋在狮子山远眺沿江天堑舟船密布的壮观景象后写下的《阅江楼记》里的一句话,洋溢着君临天下的志得意满。

朱元璋自幼浪迹江、淮、滁、泗之间,在长期夺取政权的战争进程中,深知舟船水战在关键时刻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定都南京后,他设立专门机构,在宋、元时期的龙湾“都船厂”原址上,又复建起新的“龙江船厂”。在他眼中,这里兼具地势之要和风景之美:“宫城去大城西北将二十里,抵江干曰龙湾。有山蜿蜒如龙,连络如接翅飞鸿,号曰卢龙,趋江而饮水,末伏于平沙”(《阅江楼记》)。

大臣孙炎曾写有荡气回肠的《龙湾城》一诗,以此讴歌龙湾城的壮阔之美:“龙湾城,壮如铁,城下是长江,城头有明月。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长流无尽时”。江水滔滔,月色如银,守城将士众志成城,气冲斗牛,这场景气势确实震撼人心。

然而,朱元璋这样的张扬激情却未能持续。洪武三年(1370),因“倭寇侵山东、浙江、福建滨海州县”,朱元璋下令“罢太仓黄渡市舶司”,随之而来的则是三十年的禁海锁国。

在历经权力更替的短暂阵痛之后,金陵城面向海洋开放的机遇又一次悄然而至。

永乐元年(1402)七月十七日,朱棣攻下南京。他以其防患于未然的深谋与睿智,打开了这座城市走向海洋的恢宏蓝图。

皇位初定的朱棣,即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金陵“草场门”外一望无际的江边漫滩。这段延绵几十里长的漫滩,有着非比寻常的地势——它西临长江,东依秦淮,北出龙江关,紧靠三叉河,中间一马平川,在朱棣眼中是一块“宝地”。他在已有的龙湾船厂之外另辟蹊径,大手笔再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宝船厂”。他将所造之船命名为“宝船”,既内蕴“下海取宝”“抚夷取宝”之意,又因船型艏艉高翘状如元宝,讨得人人口中吉言。

朱棣的目标宏阔远大,他要利用明朝先进的造船技术,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舰队,驶向蔚蓝的海洋。这一重大决策,显然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多重考量:既有“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明史·郑和传》)”的直接原因,也有“跨越海外,与诸番货(《瀛涯胜览》)”的贸易需求,更有借此“宣德化而柔远人”,向海外番国彰显自己文治武功等多重目的。这是朱棣为巩固其名不正的专制帝位,清除一切可能遗留政治隐患的战略抉择。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战略布局,极具风险和挑战,朱棣将此交给了“博辩机敏”的亲信郑和。

郑和本名马和,身材高大伟岸,“身长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明袁忠彻《古今识鉴》)。相貌堂堂的郑和,还有着非比常人的坚毅与决断,内蕴着心怀高远、吐纳海天的航海家气度。

赢得朱棣的信任,郑和靠的是勇往直前的胆识和使命必达的忠诚。朱棣“靖难”起兵之初,朱允炆派50万大军包围北平,万分危急时刻,马和临危献计,以3万骑兵组成敢死队,半夜长途奔袭敌统帅指挥部,实施“斩首行动”。经过浴血奋战,马和奇袭成功,直逼围困大军溃败后退百里,彻底化解了北平之危,进而一举扭转战局。朱棣当上皇帝后不忘马和奇功,因当时敌指挥部驻扎在“郑村”,故而赐姓马和“郑”姓,从此马和改为“郑和”。

兴建宝船厂、建造举世无双的宝船,直至率着庞大的船队驶向遥远的西洋,郑和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心血、忠诚和博识。统筹调度,事必躬亲,金陵城和宝船厂里留下了他奔走不息的身影,甘于忍辱负重,历经千难万险,他再次给朱棣创造了一个旷世奇迹。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船运动。宝船制造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地征来的工匠有2万多人,各类杂役7万多人,为配合造船,在船厂的上游、中游、下游,还开挖了“上新河”“中新河”“下新河”。放眼望去,夹江和秦淮河上帆樯林立,市场喧嚣,人声鼎沸;船厂内斧、锯、凿的叮当之声,搬运木材的号子声,响彻云霄,昼夜不息。一艘艘巨大坚固的海船终于从这里造成并集结待航,其“舟楫之雄壮,才艺之巧妙,盖古所未有”。

放眼明朝,先后建置有60多家船厂,淮安清江船厂、太仓苏州造船厂都领有任务,而在沿江一带要数宝船厂和龙江造船厂的规模最大,造船技术最为先进,它代表了当时世界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领先西方300多年。

1405年,郑和率领200多条船舰,近3万名官兵,开启了他的第一次远航。在茫茫的大海上,庞大的船隊“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如履通衢”,率先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辉煌的洲际航行。

“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至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经历无数次风涛险浪,郑和船队一次次化险为夷。首航归来的郑和上书说,危险的航行多次受到天妃的庇护,恳请朱棣赐予天妃徽号,兴建天妃宫,朱棣准奏,赐御碑,遣官致祭。如果说意志和信念是远海航行高扬的风帆,那么天妃宫里的袅袅香火就是吹动那些船帆灵动的风。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归来,朱棣又下诏兴建了表彰郑和航海功绩的皇家寺院静海寺。

郑和最初的航程,仅限于亚洲。第四次航行时,他的航程一直延伸到非洲海岸。西方学者孟席斯研究显示,在郑和率领船队的第六次航行中,先后穿行了62个列岛,17000多個岛屿,并绘制了几万里的海岸线图,由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诗般的辉煌。

不过远航付出的代价同样是巨大的。 1423年10月,在郑和率领的周满和洪保船队中,就损失了50艘船。其中,周保船队出海9000人,归来时仅有900人,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死在途中或是被散布在全球的定居点,这仅仅是七次航海损失中的一部分。

郑和下西洋对海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古柯枝国王曾十分感激地对朱棣说:“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乃数岁以来,国内丰穰,居有屋庐,食饱鱼鳖,衣足布帛。”贸易之外也时有冲突。印尼爪哇东、西王相争时,西王误杀我登岸交易士兵170人,郑和“方将兴师致讨”“西王闻之惧,赔偿万两黄金”。郑和从大局出发则“止兵不进”。郑和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创造了一种和平合作与包容和谐的外交原则,不只赢得了海外诸国的广泛认同与赞许,也推动了东西方文明在浩瀚海洋上的交汇融通。

然而,反对航海的政治非议骤然而起。1421年,北京紫禁城突然发生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遇雷击被毁事件。有人趁机攻击下西洋是一大弊政,说这是天威震怒、上天之谴。还有人非议郑和有贪污之嫌,且拥兵自重。这些指责使得朱棣也不由得对郑和起疑。然而,“是时,西洋贡船络绎不绝……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高峰时,19国使者蜂拥而来,多达1200人来中国朝贡,盛况空前的局面使朱棣猛然醒悟。于是,他力排众议,继续支持郑和的航海事业。

更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当郑和第六次完成美洲、澳洲等地环球航行之时,得知皇帝病重立即“中道返航”,可是待他归来时朱棣已病逝于榆木川。

下西洋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加之航行中遭受巨大的船只损失和许多船员的死亡,故而一直被其他大臣视为朝中的重大弊政。太子朱高炽即位后,颁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罢西洋取宝船”:

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历经二十多年下西洋的宏阔远航,就这样突然罢停。

人声鼎沸、昼夜不息的船厂,即刻停止了喧嚣,数以千计的地图、海图,以及珍贵的《航海日志》《出使水程录》《海外番国御疏》等资料一一被毁,庞大的舟师被即刻裁撤。一艘艘宝船停进宝船厂、龙江船厂的船坞中,任由风吹雨打,直至毁朽沉没,生机勃勃的厂库,终于“鞠为茂草”,一片荒芜。

面对这一切,郑和曾满怀忧切地提醒朱高炽:“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然而,郑和极具战略眼光的建言,却未能赢得朱高炽的回应。

就在郑和绝望之时,继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炽突然病逝,由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在经历几年的海禁之后,他突然发现“外番贡使多不至”,海上也开始不平静了,他因此渐渐悟出了海洋的重要性。宝船停航九年后,朱瞻基再次下旨启用已经60岁的郑和,重建舟师,再下西洋。

老骥伏枥的郑和却没能将下西洋的辉煌持续下去。1433年,他在第七次航海的回程途中,病逝于印度半岛南部西海岸的古里,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海葬。对于郑和而言,也许大海才是他人生的最好归属。

明宣宗颁旨在南京牛首山南麓的谷里修建郑和的“衣冠冢”。整个墓穴呈“回”字形,墓前台阶是四组七层二十八级,寓意郑和七下西洋,历时二十八载。

一个史诗般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伴随朱棣与郑和的先后离去而宣告结束,而金陵城则永远铭记了他们的旷世传奇。

标志着人类东西方大海通的时代为何会如此短暂?回溯历史不难发现,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统治时期,是一个既开放强大但又极度专治的王朝,那种任意以剥皮揎草和廷杖夺取人尊严与生命的统治手段,对国民性有着不可言喻的深度摧残。显然,一个社会如果仅靠统治者个人的非凡魄力和宏阔的政治抱负,而没有一个民族心灵上的自由开放与精神上的刚健张扬,这样的辉煌必然是转瞬即逝的。

金陵城从此失去了与蔚蓝大海共振的心跳节律,而中国则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漫漫长夜。

在华夏禁海锁国400多年之后,日渐羸弱的清王朝终于痛切地感受到来自海洋上的危险。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率领下,攻占定海,北上天津,后又攻占香港岛。此后,英军又攻陷厦门、定海(第二次攻陷)、镇海、宁波。

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占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运河口,切断了其与北方的商业联系。漕运被封,迫使道光皇帝不得不做出求和的决定。

于是,金陵城和静海寺再次走进历史聚焦的视野之中。

静海寺是朱棣为彰昭郑和“扬大明国力、使‘海外平服”的丰功而敕建,寺名取“海晏河清,太平盛世”之意。

可是1842年的清王朝,却早已失去了“四海平静”。在英军的枪炮口下,清政府和英军先后四次在静海寺内议约。同年8月,双方终于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向英国开放沿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并割让香港岛。

令人尤为汗颜的是,签订条约的中方代表耆英、伊里布,还在静海寺内杀猪宰羊,摆下酒宴,犒劳英军,并为守护军舰的英军送去酒食“慰劳”。

郑和在天之灵不会想到,400多年前他发出的“危险亦来自海上”的预言已然成真。当年为彰昭大明强大开放的皇家寺院静海寺,转眼却成了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见证地。

失去海洋主导权的民族,必然会遭受外强的欺侮,这是历史一次次用鲜血凝聚成的铁律。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彻底打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

一群中国的先行者们痛定思痛之后悄然觉醒。曾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在道光十八年(1838)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此时他已意识到有必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林则徐广泛搜集世界各国资料,组织人力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翻译成中文,取名为《四洲志》。后来林则徐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戍边,他又把《四洲志》草稿及有关资料交给了好友魏源。魏源在南京的乌龙潭边,以此为基础编写了一部更为详细、全面介绍世界的巨著《海国图志》。这本意在让中国人“睁眼睛看世界”的书,在1843年出版后20年间,只卖出1000多册。这些中国先知们带血的呐喊,并未能警醒酣然沉睡中的南京城与大清朝廷,却在不经意间警醒了日本的知识精英,助力了日本明治维新序幕的开启。

1865年,由徐寿、华蘅芳及徐寿儿子等人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机动轮船“黄鹄”号,在南京下关江面试航成功。《字林西报》自豪地称:

中国第一艘轮船,是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实例……它航行于扬子江,在不足十四小时间逆水行二百二十五华里,回程顺行八小时……全部工具器材,连同雌雄螺丝、螺丝钉、活塞、气压计等,都是徐寿父子亲自监制,没有外洋模型及外人协助。

同治皇帝闻知专门御赐他“天下第一巧匠”匾额。然而,在西方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这一媒体自嗨式的技术创新,实在挺不起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

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洋务运动蓬勃兴起,洋务运动家们开始创办中国的海防,出现了由沈葆桢、李鸿章负责的南洋海军和北洋海军。此后,因朝廷严敕和一些洋务大臣的身体力行,近代中国第一次出现了筹办海军学堂的高潮:

1887年,张之洞在广东创办了广东黄埔水师学堂;1888年,清廷在京师创办了昆明湖水师学堂;1889年,丁汝昌创办了威海水师学堂。在这样的热潮中,守护沪江地区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曾国荃于1890年上奏:“至水师学堂为操练人才之地,既经通饬沿海省份一律创办,南洋自当遵照办理。”

1890年9月(光绪十六年),南京仪凤门内建起了一座江南水师学堂。借此,金陵古城似乎又一次燃起了走向海洋的憧憬。

江南水师学堂建筑面积达4790平方米,设有总办楼、英籍教学楼、轿厅、东西长廊等。学员入学不仅免收学费,还发放津贴费。不过此时的中国,不只缺少先进的炮舰建造技术,缺少能顺应近代海军需求的军事人才,更缺少熟悉各类军舰实战操作的高水平师资力量。

历史为人们记载了那离奇的一幕。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的轮机班就读。招考的题目是“云从龙风从虎论”,一个月后又进行了一次考试,题目是“问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又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平时用功,此心此气究如何分析,如何相通,试详言之”。这样的题目显然与打造近代海军的目标需求风马牛不相及。显而易见,依靠一帮旧式绿营武官是培养不出新型的海军人才的。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的师资力量和乌烟瘴气的校风,年轻的鲁迅愤而退学。

不满的还有张之洞。1902年,张之洞再次署理两江总督一职。上任伊始,他就视察了两江麾下的南洋水师。但不习战阵已久的南洋水师现状却令张之洞忧心忡忡,在观看了充当练习舰上江南水师学堂学生的毕业操演后,张之洞十分不满。

国势衰弱,即使你拼尽全力播下龙种,收获的也只能是跳蚤。清末虽然兴办了那么多的海军学堂,却并没有给人们赢得过一场海战胜利。

1909年,南洋水师学堂改为南洋海军学堂。1911年冬天,最后一届毕业生毕业。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江南水师学堂改为海军军官学校。此后,几经转改调整,最终于1925年停办。

1928年,国民政府在行政院军政部之下设立海军署; 1929年改为海军部。从此,那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门楼成了恒久的历史定格。

孙中山在其著名的《建國方略》中曾感慨郑和造船及下西洋的壮举。

在外敌入侵、军阀混战、积贫积弱的民国时代,南京城早已失去了指向海洋应有的底气与激情怀想。

开放与封闭,强大与羸弱、辉煌与屈辱、豪迈与悲情,恒久地交汇在了这座绵延千年的城市记忆里……

春秋易代,转眼百年。如今在宝船厂遗址的四周,高楼矗立,商铺满目,人气升腾。在现代都市繁华的喧嚣声里,人们只能通过仅存的几条作塘遗址、考古发掘出的桅杆和纪念馆里模仿建造的宝船模型,去遥想当年大海上的惊涛骇浪。

7月11日,当年永乐皇帝颁令出海的日子,如今已法定为国家航海日。每年此时,牛首山南麓的郑和墓旁,依然可见络绎不绝的瞻仰人群,前往缅怀这位曾经引领过世界航海史的民族英雄。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越来越临近百年崛起的伟大梦想。然而,回望南京城沧桑跌宕的历史,我们不能不对昔日郑和下西洋的辉煌梦魂牵绕,对鸦片战争以来遭受的民族屈辱刻骨铭心,对那些镌刻大海浪迹的历史遗存倍加珍惜。

我相信,人们从这座城市中听到的不只是潮打古城的历史回响,更有对走向未来的壮阔期待与深刻警示。

作者简介:金伟忻,先后任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新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总编辑、江苏省副刊协会会长、江苏省文化记协理事长,新华日报高级记者(二级)。先后发表新闻作品、文化散文、大型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评论等1600多篇,260多万字。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

猜你喜欢

朱棣郑和
朱棣“魂牵”建文帝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
『影帝』朱棣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
不可让者不敢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