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东明县佛汉拳与梅花拳传承现状比较分析

2021-02-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东明县物质性习练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东明县作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武术之乡,这里有梅花拳、佛汉拳、太极拳等十几个拳种。梅花拳以及佛汉拳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有自己的传承方式。然而,不论从历史的演变,还是发展方式等,梅花拳在东明县乃至菏泽市都一直被广泛传承,而佛汉拳却处于濒危状态。本文以梅花拳和佛汉拳的起源以及传承现状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的方式去分析,总结佛汉拳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问题影响因素,对佛汉拳如何去更好的发展传播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或建议,为遗产佛汉拳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佛汉拳、梅花拳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了大量和论文相关的专著、论文、报纸等,并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为研究相关的理论研究依据。

1.2、实地考察法

作者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到东明县实地走访,对佛汉拳、梅花拳的传承人以及习练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或电话访谈,了解佛汉拳、梅花拳传承内容及发展状况。与在场的练习者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佛汉拳和梅花拳的受众基本情况。

1.3、问卷调查法

针对梅花拳和佛汉拳分别设计问题相似的调查问卷,并向东明县佛汉拳、梅花拳的习练人群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各100份,问卷涉及个人习练佛汉拳或梅花拳的自身基本情况以及梅花拳或佛汉拳发展传承情况等。向佛汉拳的习练人群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3份,回收率83%,有效问卷83份;向梅花拳的习练人群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87%,有效问卷87份。最后,回收问卷分类统计整理,对所得数据分析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佛汉拳与梅花拳传承现状概述

(1)佛汉拳的传承现状概述。

佛汉拳也称“七二三八佛汉拳”,创建于少林寺,起源盛行于山东省东明县。以擒拿、跌打、抗打、近身短打见长,是少林寺一项秘不外传护寺拳。佛汉拳以家庭教谕、技击要诀、教手成法等为内容,教育习武者要遵守法纪、修身修德、提升素质、倡行正义、为正人、做善事,蕴含了佛、儒、道传统思想精华,有很强的文化价值。2011年5月佛汉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认定东明县为佛汉拳的起源地。

(2)梅花拳的传承现状概述。

梅花拳简称梅拳,又叫梅花桩,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文场和武场组成。文场祭奠祖师和研究拳理,教育弟子武德;武场主要是对弟子进行武艺传授和拳理讲解。梅花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的流派之一,简单易学、效果显著,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它文武并重,是中国著名之文武双修的拳派。2006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习练者众多遍布中国各地且在国外也有众多习练者。梅花拳的传播在大众媒体上的运用也很充分。

2.2、佛汉拳与梅花拳传承方式的对比分析

根据实践调查可知,本地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佛汉拳的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师徒传承 (39%)、地域传承(29%)和血缘传承(23%),而梅花拳的传承方式主要通过职业组织传承(36%)、师徒传承(31%)和地域传承(20%)。

(1)师徒传承。

历代佛汉拳传人尊重门规:“以师徒关系传承,师傅教授徒弟不收取任何费用”。佛汉拳传人基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不以教拳为谋生手段,只是在闲暇的时间教授徒弟练习佛汉拳。佛汉拳自始至终都延续“师徒传承”的传统传承方式,但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梅花拳就打破师徒式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与梅花拳相比,佛汉拳的师徒传承方式过于传统,并不利于其发展传承。

(2)职业组织传承。

在全国不少城市,尤其山东省各大地级市都成立了梅花拳组织,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梅花拳协会,梅花拳的培训基地和武术馆校俱乐部也比较多。然而,佛汉拳因门规甚为严格,其传播组织近十几年来才陆续建立起来。总之,梅花拳的职业组织传承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而佛汉拳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2.3、佛汉拳与梅花拳传承内容

传统武术的传承内容包含物质性传承和非物质性传承两方面。佛汉拳与梅花拳也不例外。佛汉拳物质性传承有拳谱,器械等。非物质性传承有武技的传授,不仅仅有基本功法,还有佛汉十八掌、佛汉大枪、六合枪等,而且还包括攻防同步、偎身靠打,短时制敌的技巧,习武者不仅要武艺超群而且还要注重品德高尚讲究禅武双修。相对而言梅花拳物质性传承也是器械、拳谱等。其非物质性传承具有梅花拳的桩功、内功、外功、硬功等。两者均是通过语言、示范等传于弟子,但由以上可以看出在传承内容上梅花拳种类较多。

2.4、传承人及分布区域

(1)东明县佛汉拳传承发展谱系。

通过实地考察作者了解到,在本土佛汉拳内家拳历经了140多年,早在明末清初年间就有对佛汉拳记载,少林寺因天地会反清复明之故遭焚,少林寺院武僧普净大师(俗名徐修文),流落至山东省东明县码头乡时候,在此传授少林功夫。佛汉拳传承到如今已有七代,其分布地区主要在东明县武胜桥镇、马头镇、小井乡、城关镇等地。

(2)东明县梅花拳传承发展谱系。

1912年,菏泽市高庙十二世师爷袁德明、穆里寨十二世师爷李寅松等应邀来东明开道,首先在任营、朱口、李辛庄、段庄、温寨传授梅花拳文武大法,把东明梅花拳推上了鼎盛时期。时至今日东明县梅花拳已传十六世均分布在东明各个乡镇。

两者虽然都具有自己的传承人脉,传承方式都是以正式拜师仪式举行。虽然佛汉拳在本土传承人少但其传道弟子以及习练人群不亚于梅花拳,佛汉拳在本土分布地区也比较广泛。

2.5、习武氛围

少林佛汉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刘卫东(第六代宗师)在美国注册成立了少林佛汉拳总会,每逢新春佳节会带领美国少林佛汉拳弟子回家乡交流学习。菏泽市佛汉拳协会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比赛和非遗展演活动,取得优秀成绩,已经形成了以东明县为中心,辐射山东、河南,影响闽、浙,广及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华人区的良好局面。这已吸引广大民众学习和了解佛汉拳,多少也增加了佛汉拳的习武气氛。

东明县梅花拳武术协会近几年在县文体局、武协的部署下,组织队员举办东明县演武大会、武术表演活动等。在武术协会和武林前辈的关怀和支持下,为更好地传承武术精粹,成功注册成立了省、市级审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武术点穴法研究会”。

2.6、经费来源

佛汉拳与梅花拳的日常经费主要来源于入会费、社会赞助。

(1)习练者的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佛汉拳习练者以中老年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习练的时间和精力少;而梅花拳习练者40岁以上的占48%,与佛汉拳相比,习练人群年轻化程度相对较高。习练人群的年轻化更有利于传统武术拳的创新化和特色化。

表1 习练者年龄

表2 习练者学历层次

在学历方面,佛汉拳习练者学历普遍偏低,这也是佛汉拳理论研究极度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佛汉拳相比,传承发展成熟的梅花拳习练者的学历水平明显较高。习练者学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武术拳种体系的理论研究。

(2)习练者的练习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佛汉拳习练者每次活动的时间少于1h的占80%。与佛汉拳相比,梅花习练人群每次的活动时间相对较长,每次活动超过1h的人占57%。

表3 习练者每次活动时间

佛汉拳习练的一部分主要活动场地在社区广场和街头巷尾的空地。至于其他场地,通过走访发现,不少场地是在佛汉拳习练者的院子或者租用的一些室内场所,原因在于佛汉拳历代祖训的约束:“不是佛汉拳弟子不传拳、不可以在大众前训练。”与之相较,梅花拳的习练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广场,公园和街头巷尾的空地。

(3)参加武术比赛及表演活动情况。

通过调查,整理数据可知:佛汉拳习练者有参加武术比赛及表演活动经验的人占比不足。其中,每年都有参加武术比赛及表演活动的人相对较少。经实地走访调查可知,有参加武术比赛经验的人更是少,绝大多数都是演出活动,虽然大量演出活动有利于传统武术的推广与传播,但太少频次的武术比赛不利于武术深度的发展。

3、结论

(1)佛汉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论文较少。在网络宣传方面,佛汉拳没有专业的官方网站,公众号也凤毛麟角;

(2)佛汉拳的职业传承者少,大多数佛汉拳弟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充分利用东明县武术之乡的优势,参加国内传统武术类比赛和演出的次数也较少;

(3)佛汉拳和梅花拳物质性传承均包括了器械、拳谱,但非物质性内容佛汉拳相对较少;

(4)佛汉拳和梅花拳的主要传承方式都是师徒传承,习练地域大部分分布在本土乡镇及城关镇等;

(5)佛汉拳传播经费投入不足、来源单一;

(6)佛汉拳的习练者主要是以40岁以上的中老人群为主,不仅经济收入有限且相对精力不足。佛汉拳传播后辈力量短缺,可能面临职业断层的尴尬。佛汉拳习练者学历较高的也很少,因此导致佛汉拳理论研究匮乏。受当地经济的制约,不能保证定期举行佛拳联谊会活动和拳技交流活动,更不用说全国范围内传播。

猜你喜欢

东明县物质性习练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东明县绿色通道建设方案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