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坡祥
2021-02-03陆宗合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拉高村有个自然屯名曰坡祥,地处拉高村八个自然屯的中心地带,屯前屯后平畴舒展,风清稻香,屯边碧溪环流,鱼跃鸭舞,是吉祥之地,故名坡祥。
坡祥现有78户351人(至2020年底),其中瑶族18户66人。1950年以前,坡祥全是壮族村民。坡祥人世代和谐共处,互助合作,邻里亲如一家,互敬互爱。
1950年,党和国家安排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边远山区部分群众搬迁,政府工作人员下到坡祥,动员群众接纳计划迁入10户左右瑶族村民。在动员会上群众顿感疑惑,很不理解:坡祥田地不多,居住环境也窄小,全屯就挤在一个小山包上,一下子增加这么多户人家,住哪里吃什么?其他村寨条件比我们优越,为什么不安排过去?
经过反复动员,个别谈心,村民们理解并同意了政府的安排。从1950年秋到1952年冬先后有7户瑶族村民迁入坡祥。他们来自不同的深山弄场,有凤山县金牙瑶族乡更沙村的,有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尚勤村、百久村的,西山乡勤兰村的等。
迁入之初,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问题,迁入户经与坡祥屯群众协商落实住房地址后,随即加紧备料建房。坡祥群众不仅安排筹建住房人员的吃住,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工投劳,义务帮助迁入户建房。上山砍木,割茅草,加工支架,竖柱搭梁,大家同心协力,赶时赶工,很快就解决了住房问题,使迁入户全家老小舒心入住。逢年过节,壮瑶共度,喜庆祥和,节味浓郁。两个民族,一个新来乍到,一个祖居久远,彼此却相敬如宾,亲如一家,其乐融融。县乡干部经常下到瑶族群众中间,与他们谈生产、话生活、叙家常,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安心生产生活,让迁入户倍受感动和鼓舞。村民们在茶余饭后串门聊天,壮瑶村民交心交底、消除隔阂、和谐共处。
在集体生产劳动中,壮瑶村民相互尊重,没有互相歧视,没有互相扯皮,始终坚持同等劳力同工同酬。选举生产队长时,也是壮瑶各一人。壮族任队长,瑶族就任副队长;瑶族任队长,壮族就任副队长。两个队长之间更是同心同德、互敬互勉,有事同商量、共承担,为群众带好头、树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两个民族都以理相待、爱幼尊老。谁家有困难热心相助相扶,红白喜事互相帮忙料理,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快速,一招即到。罗南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木架茅草房曾两次遭遇火灾,家中物品毁于一旦。火灾之后,乡亲们都伸手相助,慷慨解囊,捐物送米,帮工建房,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生活,令罗南倍感幸福与温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体制由生产队集体劳动变为各户自主劳作。两个民族更加团结,互援互助。不论春耕夏种或夏收秋割,各户都自觉互相帮助,没有哪一户因劳动力问题而耽误农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分彼此,三五结组,同在一个工地做工以便互相帮忙,彼此照应。脱贫攻坚开始时,坡祥全屯尚有14户贫困户,其中瑶族5户。在党的扶贫政策的激励下,坡祥人持续发力,不懈拼搏,携手并进,怀着一股报答党恩、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干劲,苦战脱贫攻坚,增加收入,改善住房,硕果累累。2018年通过验收,如期脱贫。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坡祥壮瑶民族之间已没有语言障碍。壮瑶男女青年交朋结友、谈情说爱,结为连理已习以为常。瑶族人韦德是坡祥第一个打破两个民族通婚忌讳的带头人。他高中毕业回乡后,认识了邻屯一位壮族女青年,他俩一见钟情,从相识到相爱,彼此心恋对方,说服了双方父母后,喜结良缘,情定终身。现在他俩已双双年入稀齡,三代同堂,家庭生活幸福温馨。
在政府惠民政策的扶助下,如今的坡祥欣欣向荣,屯容户貌焕然一新,全屯楼房林立,巷道整洁干净,老少通情达理,见面总有笑脸相迎,招呼入座,令人倍感祥和与亲切。在屯里散步,遇人逢楼,已不知谁是瑶家,孰为壮户。人们的语言尽是坡祥口音,笑脸如花灿烂,生活似蜜甜。
家和业兴,人和岁寿。坡祥的民族融合给坡祥人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快乐与温馨,带来了健康与长寿。长期在充满和谐、喜悦氛围里生活的坡祥人,长寿老人比例不断升高。据2020年底统计,全屯总人口351人,竟有8位80岁以上老人,其中有2人是百岁寿星,占全屯总人口的0.57%。首批瑶家迁入坡祥安居的黄美红(女),1918年4月生,一生勤劳朴素,善于待人,与邻居和谐相处,生活节俭,开朗活泼,爱与邻里姐妹闲聊叙旧,共话家常,乐享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是乡亲邻里爱戴的寿星。祖居坡祥的壮族寿星黄卜才,1919年出生,现年已102岁,年老体尚健,可徒步赶距家2公里路程的甲篆圩,他每逢圩日必走,一路与赶圩的村民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尽享儿孙满堂的快乐人生??
坡祥,独特的壮瑶两个民族共居之屯,它以包容唤来了祥和,以祥和凝聚了人心,它是一朵盛放的民族团结之花。
一首首山歌不时在坡祥悠扬:
壮瑶同住一个坡,双方情谊长似河;
壮家帅哥恋瑶妹,瑶妹心里爱壮哥。
壮瑶和谐住一庄,得党照顾恩情长;
脱贫致富变了样,家家幸福喜洋洋。
作者简介:陆宗合,壮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寿乡》《河池诗词》《八桂诗词》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