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患者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2021-02-03惠锐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氟康唑不合理

惠锐玲

作者单位: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肿瘤化疗药物等使用较多,加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移植等侵入性操作的应用,增加了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明显增加[1]。由于抗真菌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应用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引起用药安全问题,故临床必须对其引起重视。为保证患者的安全,规范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住院患者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的使用合理性,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2019年1-9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14例住院患者使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临床资料,由主管医师填写药物使用情况,并经由患者确定。214例患者中男132例,女82例;年龄15~74(41.79±10.38)岁;其中血液科78例,呼吸内科56例,神经外科30例,骨髓移植科16例,心血管科10例,神经内科9例,感染科8例,移植科7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签署有关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指标主要有用药方法、用药指征、用药疗程及用药剂量。评价过程中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作为原则,将患者具体情况作为依据,参考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准确评价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2 结 果

2.1 深部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 214例住院患者共使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780例次,其中氟康唑占比40.00%(312例次),两性霉素B占比31.67%(247例次),伊曲康唑占比13.21%(103例次),伏立康唑占比10.00%(78例次),卡泊芬净占比3.72%(29例次),米卡芬净的占比1.41%(11例次)。见表1。

表1 深部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

2.2 深部抗真菌感染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780例次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中,使用不合理71例次占比9.10%。其中氟康唑占比最高为60.56%(43例次),其次是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不合理使用类型中,给药频率不合理占比最高为33.80%(24例次);其次是负荷剂量方式、未负荷剂量、无指征。见表2。

表2 深部抗真菌感染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3 讨 论

受检验方式及检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受限,对疾病的治疗和归转产生影响,疾病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按照3级诊断标准来看,此次参与调查的患者所依靠经验、预防性用药进行干预,少有确诊治疗及临床诊断用药患者。深部感染病情危重,死亡风险高,且预后极差,临床认为应对拟确诊患者采取经验性治疗,但对于预防性用药指征,临床中还存在许多争议。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化疗、艾滋病、移植物抗宿主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患者进行预防用药,临床中已经达成共识。但预防用药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耐药作用,对于不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临床并不建议进行预防性用药。在实际工作中,患者往往合并诸多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主要和次要临床特征的患者、存在指南明确预防指征的患者,应当考虑预防用药。

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是预后差、病情重、病死率高,对于艾滋病、恶性肿瘤、移植、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患者需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本研究中,214例次住院患者共使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780例次,其中氟康唑占比40.00%,两性霉素B占比31.67%,伊曲康唑占比13.21%,伏立康唑占比10.00%,卡泊芬净占比3.72%,米卡芬净占比1.41%。在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过程中,多数患者选择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以求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本研究中,氟康唑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多,其次是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也有较多不合理使用情况,两性霉素B及卡泊芬净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少。在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选择上,氟康唑出现较多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临床选择药物应将患者病情作为基础,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合理使用类型中,给药频率不合理占比最多,其次是负荷剂量方式、未负荷剂量、无指征,药品选择、给药途径不合理使用较少。给药频率不合理多表现在氟康唑上,由于氟康唑的半衰期保持在30 h,给药频率应保持在每天1次,与氟康唑相比,伏立康唑的半衰期较短,给药频率应保持在每天2次,有些患者混淆了两种药物,出现氟康唑每天服用2次,伏立康唑每天服用1次的情况,增强了真菌的耐受性,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4-6]。负荷剂量方式的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比如氟康唑说明书推荐的给药方式为单次剂量增加,但调查中发现部分患者直接增加了给药频率[7]。未负荷剂量则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例如肾病患者严重的肾毒性,其机体耐受性较差,给予药物时应缓慢增加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时机,情况稳定后才可持续用药,但很多患者出现初始药物剂量较大的情况,影响预后恢复效果[8-9]。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导致药效降低、交叉耐药、不良反应等严重问题。此次调查中,用药时未负荷剂量发生率达到15.49%,给药频率不合理发生率达到33.80%。实际临床中,部分患者因未给予负荷剂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其预后产生影响。例如严重肾毒性限制了两性霉素B的使用。由于患者机体对药物耐受性差,必须进行缓慢滴注,逐步增加剂量。治疗性用药时,为更快达到有效浓度标准,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应当适时采取负荷剂量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序贯给药。此次研究显示,参与调查的患者中,16.90%的患者负荷剂量不合理,以氟康唑负荷剂量给药为例,其推荐方式为增加单次剂量,但在此次调查中,给药频率和方式均有不恰当情况,伊曲康唑说明书推荐负荷剂量为给药2 d,实际中部分患者仅给药1 d,并按照该剂量维持治疗。上述所存在的负荷剂量不合理问题会延迟病情达到稳定的时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医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控制抗深部真菌感染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严格规范及界定抗深部真菌感染药使用指征、药品选择、给药剂量、频率等。国家和有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临床用药,强化督导和监管力度,在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与身体负担。

综上所述,在住院患者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中,常选择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不合理使用则表现在给药频率、负荷剂量等方面,医院应加强管理整治,降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氟康唑不合理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06例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比较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