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习近平时代》的叙述张力与结构体系
2021-02-03黄立安
摘要: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以独特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视角,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片中的中国故事由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构成,采用曲折迂回的叙事链,使故事的叙述充满张力。同时,通过戏剧化的序幕、悬念和视点构建了独特的故事结构体系。
关键词:中国故事;叙述张力;结构体系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068-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升广西革命文化与红色精神传播力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FXW005
由英国子午线制作公司制作、美国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出品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英文名为China:Time of Xi),又译《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于2017年10月14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在美国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与中国五洲传播中心(CICC)共同开办的周播栏目《神奇的中国》(Hour China)播出,共三集,节目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37个国家和地区。该纪录片以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为视角,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影响之下的故事,展示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历程,向全世界观众讲述不一样的当代中国故事。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该片改变“自己好自己说”的单一“自塑”方式,从内宣到外宣,从本土意识到全球视野,从主体意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到传播平台,运用新概念、新表述,“共塑”中国国家形象[1]。片中的中国故事以戏剧化的结构体系,充满叙述张力。节目一经播出,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
一、中国故事的叙述张力
(一)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中国国家形象
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宣传上注重体现传统文化、反映历史的中国元素,如功夫、书法、中医、中华美食、中式建筑、旗袍、熊猫、长城、兵马俑等。这种过于强调中国历史久远、博大精深、神秘古老的做法,会给外国人产生中国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印象,而神秘化往往意味着会被边缘化。纪录片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如何增强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第一集《人民情怀》讲述中国精准扶贫、教育、医改、高铁建设等涉及民生领域的故事,清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第二集《大国治理》讲述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国内领域的案例,生动阐释了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第三集《合作共赢》讲述“一带一路”倡议、蒙内铁路、中欧班列等故事,深度解读了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该纪录片的创作团队由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国成员组成。该片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融入现代化、国际化因素,形成既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有新时代的现代感和亲和力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快速融入世界话语体系,为国家形象增添新内容。这种以“共塑”中国国家形象的方式,从内宣到外宣,从本土意识到全球视野,从主体意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到传播平台,塑造了既真实、立体、全面又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中国国家形象,打造了融通中外的新故事、新范式、新表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曲折迂回的叙事链
《中国:习近平时代》的核心是解读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拍“政策”,其实就是在拍“人”。为此,该纪录片用国际视角透视小人物的故事。这就涉及纪录片要讲故事,要带领观众与故事一起在时间中推进。但纪录片要有中心主题,也就是说纪录片必须有一个总故事,并使这个总故事作为纪录片的叙事主干,形成串联起一部纪录片的链条,而这根链条就是叙事链。叙事链是故事的要素,它贯穿于纪录片的始终,同时推动纪录片发展。美国学者希拉·柯伦·伯纳德认为,一部纪录片如果能找到一个恰当的链条,并以此为基点展开故事,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制造一些“迂回”,如故事的开端、复杂的推理、补充的角色等。这些“迂回”能够帮助故事埋下一些将在纪录片后段交代清楚的信息。受叙事链的刺激,为了了解更多隐藏的信息,观众将循着这些“迂回”进行回溯[2]。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条向前推进的链条必须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回归到“正轨”——主题故事上来。如果纪录片没有这条推进的链条,那些“迂回”将失去方向,甚至有可能使纪录片变得呆板无趣,而链条也将彻底“出轨”。简而言之,纪录片要有贯穿始终的主干叙事链,围绕叙事链这一故事中心,可以设置更多迂回曲折的故事情节,向观众推送更多的其他信息,使整个纪录片的故事情节更充实丰满,故事叙述更富有张力。
《中国:习近平时代》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过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光辉历程,创造世界瞩目的彪炳成就。然而,这些都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国外的观众未必了解清楚。纪录片要讲述好这些中国故事、传播好这些中国声音,还必须创造性地安排故事结构体系。为此,该片设置了一条叙事链——人物故事。围绕这条叙事链,制作方选派3个摄制小组到国外多地和我国不同地区调研,挑选摄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如肯尼亚女火车司机在中国学习开火车、印度尼西亚工人用黏土制作安博、中国医护人员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卢旺达女孩向中国学习医护知识、中国文物保护专家在柬埔寨吴哥窟修复文物等等,再加上一些享誉国际的中国问题专家出镜为观众进行专业解读,让观众了解到闻所未闻、令人震撼的细节,使纪录片的叙述张力不断向前驱动。
二、戏剧化的结构体系
(一)戏剧性的序幕
第一集《人民情怀》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纪录片一开始,镜头呈现的是中国农民用车装运庄稼、修建公路、挑粪浇菜的三个连续画面;伴随着三个连续镜头,屏幕上同时出现字幕和画外音:“我可以肯定地说,我可不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有近14亿人期盼着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个挑战太大了。”接着切入说话者镜头——赞比亚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说话。这是戏剧化的序幕方式,在三个镜头依次转换的过程当中,画外音与字幕逐一展现。这一序幕方式暗示在丹比萨·莫约说这些话之前,习近平带领中国在系列民生领域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紧接着的镜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的含义是习近平情系人民、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也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同时,也解释丹比萨·莫约不想成为中国领导人的原因,因为“挑战太大”。
把戏剧化序幕运用于纪录片是一种创新。美国学者贝·迪克认为,序幕对导演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它迫使导演在序幕中作出创新。因为“一件发生在影片故事之前的事情,因此与影片本身分离。舞台上通常用一些方法:一个间歇、一个暗场、一次幕落暗示序幕独立于戏剧之外。影片中则用插入的或同时出现的字幕来指出这一点”[3]。打开序幕之后,纪录片第一集逐一讲述几个有代表性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从湖南十八洞村猕猴桃种植户石爬专,到北京出租车司机王春生;从西部山区立志当医生的藏族女孩亚玛青措,到东部农村电商店主娄文娥。这些故事记录了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切身感受。
(二)戏剧性的悬念迭出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不少纪录片采用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如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味食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用具体的人、食、材汇成故事,讲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活,其实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系列故事。有的纪录片采用史诗化的叙事方式,如大型政论纪录片《必由之路》,以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主题,全景式地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以风云激荡、感人至深的系列故事,讲述了一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奋进拼搏的壮丽史诗。而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则采用戏剧化的叙述方式,悬念迭出,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特点。戏剧性是指“在假定的情境中展开直观的动作,而这样的情境又能产生悬念、导致冲突;悬念吸引、诱导着观众,使他们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洞察到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本质”[4]。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由三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外国年轻主持讲述中国故事。外国人讲中国领导人、讲中国老百姓、讲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这本身就富有戏剧性,再加上各自的专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使故事在讲述之前就充满悬念。
第一集就开篇不凡,序幕部分设置三个悬念:设计师、电视人丹尼·福斯特想借助游览中国的机会,进一步了解习近平的人格魅力;工程师技术专家、企业家乔丹·阮想了解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面临的挑战;人类学家玛丽·安·沃赫德想了解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尤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正内涵。故事从湖南省十八洞村说起,镜头先聚焦猕猴桃种植户石爬专、蜂农龙先兰的故事,再讲述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医疗改革。在紧凑的讲述过程中,不时穿插国内外专家的精彩解读与分析,逐一回答开篇的悬念。
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设计师、电视人丹尼·福斯特再抛出几个疑问:什么是习近平关怀人民的情感根源?什么塑造了他的政治理念?他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而后,纪录片一一讲述习近平接受教育、下乡插队、地方执政等故事以及工程师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乔丹·阮从个人的专业角度,解释中国为解决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网络的构建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这些故事和解释都一一回答了丹尼·福斯特的几个疑问。
人类学家玛丽·安·沃赫德指出习近平和中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是消除贫困、消除城乡差距。对人民的独特关怀,不仅仅是关注全体,还关心每一个个体,这回答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回答了丹尼·福斯特关心的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格魅力。第一集结尾处,丹尼·福斯特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这个属于人民的共和国未来,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预期,激发他们进一步往下观看的欲望,使故事的叙述张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第二集,为第二集埋下叙述的铺垫。
(三)无所不在的戏剧视角
在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的导演魏克然·钱纳(Vikram Channa)看来,片中的人物既是平凡的小人物,也是时代的弄潮儿。关于人物故事的叙述,纪录片可以像电影和小說一样,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甚至不断地变换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在纪录片中常见的是用第一人称叙述,而由第三人称来表现故事情节。开头的序幕在第一人称“我”的简短引进之后,就开始讲述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于是纪录片的第一人称“我”就变成第三人称“他”或“她”。其实,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在纪录片中都只有一个视角——摄影机的戏剧视角。摄影机的戏剧视角是较为客观和较具新闻化的视角,它既忠实于第一人称“我”所见所闻的外在现实,也可以被第三人称“他”或“她”之类的旁观者证实。也就是说,纪录片在讲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摄影机来回变换叙事视角,这无形当中使摄影机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戏剧视角。
在该纪录片中,制作者不断地变换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叉叙事,使摄影机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戏剧视角。例如,第一集片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让三名主持人进行自我陈述的介绍;接着变换为第三人称,讲述猕猴桃种植户石爬专、蜂农龙先兰、出租车司机王春生的故事;最终,为了使故事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新闻性,纪录片再让他们变成第一人称,讲述自身真实的生活和切身感受。与此同时,片中涉及故事中的三个人物:石爬专、龙先兰、王春生,他们也不断地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之间来回变换。类似这样的例子,片中还有很多。但无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如何戏剧性地来回变换,摄影机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镜头对准他们,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戏剧视角。
三、结语
纪录片故事的叙述张力来源于事实性、真实性。纪录片使用非虚构要素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体系,并努力让这个故事在保留事实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不是简单地将故事的各要素相加所产生的效果,而是要求纪录片的非虚构故事叙述讲究一定的叙事手段。《中国:习近平时代》采用戏剧化的结构体系,使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演变成富有叙述张力的国际表达,中国故事也变得有滋有味,富有感染力。这给今后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也有助于国内外观众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新时代中国故事及其发展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黄立安.《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国家形象的国际“共塑”[J].当代广西,2020(21):58-59.
[2] [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17.
[3] 贝·迪克,华钧,齐洪.电影的叙事手段:戏剧化的序幕、倒叙、预叙和视点[J].世界电影,1985(3):46-58.
[4] 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518.
作者简介 黄立安,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媒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