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与现代主义建筑
2021-02-03张琳
贝聿铭作为一位华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将东西方文化融会于现代建筑语言之中,把自然与人文因素考虑进建筑空间设计,以几何形体来提炼并概括建筑布局,引庭院与胜景于形体之中,使历史文化重现于当代。他的建筑思想与设计观念被建筑界予以“普利兹克奖”得主的最高认可,同时也给予了后世建筑师启迪与思考。本文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贝聿铭建筑设计创作的三个阶段谈起,通过分析其作品所反映出的功能主义与形式美学、通过对比贝聿铭与同时代建筑大师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来认识贝氏建筑的独特之处,最后总结他在建筑设计历史上的杰出地位。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贝聿铭创作的三个阶段
1917年在中国广州出生的贝聿铭在苏州、上海和香港等城市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1],中国传统的建筑如苏州古典园林等,很早的时候就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而后来开始接触到西方当时先锋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在他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留美期间。1935年,刚刚去到国外求学的贝聿铭听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现代主义建筑所提倡的功能至上、形式简洁、拥抱工业化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认为这一段是“中国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2]。硕士毕业便被聘任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的贝聿铭无疑是优秀且上进的,而他对建筑设计的热爱也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上。1948年他在建筑领域开始执业,并在1955年正式以“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的名号独立执业,开始了他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
跨越几十年的建筑作品代表了各时期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下的思考和建筑设计理念,有学者从时间维度上将贝聿铭的建筑创作和设计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3],分别是1948—1959年的早期阶段、1960—1988年的中期阶段和1989—2019年的晚期阶段。
在早期阶段,跟随包豪斯(BAUHAUS)[4]创办者、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贝聿铭先是任职于导师的“建筑师合作社”,并任教于哈佛大学。而一段时间后,贝聿铭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学术界,成为商业建筑师。他接受了韦伯纳普公司的邀请,跟随当时杰出的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齐肯多夫从事战后美国城市地产项目的开发[5],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建造新兴住宅区,在这个阶段,贝聿铭秉承现代主义建筑功能至上、反对装饰的原则,拆除原有老街区,打造了一批外观简洁的“住宅机器”。这段经历虽然在当时来讲不是正统的建筑师职业道路,但对贝聿铭来讲意义非凡,因为从开发商的视角来看,建筑并非纯粹的艺术品,需要面对选址等各种现实条件,这些使他在之后独立执业时具备更全面的视野。
在中期阶段,贝聿铭开启了建筑师的身份转型,努力将从前的“地产开发商业建筑师”形象转变为声誉崇高的正统建筑师,因此他逐渐在业务上与齐肯多夫脱离,开始独立执业,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开始了一系列后来广为人知的公共建筑项目设计。纽约大学公寓塔楼建筑群是这阶段的第一个项目,因其创新性的结构和雕塑感被列入“十大面向未来之作”和“时代十大巅峰建筑”,而后坐落于美国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图1)、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等作品更加凸显出贝聿铭运用具有雕塑感的不规则几何形态以更好地结合周边城市环境的设计理念。
这一阶段贝聿铭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条条框框,也不再受导师格罗皮乌斯所倡导的包豪斯学派理论的桎梏,开始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改进。这一设计理念的改變使其后续创作出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这样的闻名世界的精妙建筑作品。此外贝聿铭也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加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等因素,也将中西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在了作品中,设计理念和手法更加多元。
在晚期阶段,贝聿铭结束了在事务所的工作,在退休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共文化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此阶段的重要作品有日本美秀博物馆、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德国历史博物馆等(图2)。这一阶段贝聿铭的设计思想更具文化底蕴,也更加成熟,主要关注不同文明、文化地域的建筑体现。
二、建筑观中的功能主义与形式美学
形式与功能是建筑设计永恒的话题。建筑功能主要指建筑的使用功能,例如居住功能、商业功能、文教功能等。通常人们将不同主要功能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等。在一个建筑的功能设计研究中,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空间构成等都是需要设计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筑中的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建筑完全根据建筑物的目的和功能进行设计。19世纪八九十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建筑的形式应服从功能,将功能主义建筑发扬光大。而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的勒·柯布西耶正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倡导者,可见现代主义与功能主义的渊源。而在建筑形式方面,主要指在建筑外观或结构上人们能直观感知到的美学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整体外观、材质、梁柱结构、门窗等。在建筑的形式美学上,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机器美学”,认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提倡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相一致,反对19世纪以来传统的复古主义[6]、折中主义[7]在建筑形式上繁复的装饰风格,认为简洁的形式更能适应机械化、工业化的新时代建筑建造方法。
受勒·柯布西耶及现代主义思想影响颇深的贝聿铭自然在建筑观上对功能与形式有着与现代主义建筑相似的理解,但中国的文化背景同样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的固定框架。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到苏州博物馆新馆,均展示出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除了在建筑室内功能上设置展览厅、艺术品商店等,也在户外庭院设置了可供参观者休闲游憩的小桥、影壁、石阶等景观(图3),在交通流线上注重室内外的沟通与联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现代的苏州园林。此外在建筑形式上,童年在苏州名园狮子林生活过的贝聿铭保留了具有苏州地域风格的白墙和黑瓦,在造园上与周边古典园林建筑保持形态上的延续,营造出高低错落、空间灵动的建筑群体;而现代主义的简约风格也在这里体现出来,以简单几何形态概括苏州原本的斜坡瓦屋顶,同时运用现代建筑材料,使建筑在具备地域特点的同时兼具现代性。
此外,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使贝聿铭对其他文明保持尊重的态度,在其他地区设计建筑时会考虑到当地的自然、人文与社会环境与建筑的协调性。例如为贝聿铭赢得了国际声誉的巴黎卢浮宫改造工程,用具有现代特征的玻璃材料设计了一个金字塔结构作为博物馆的主入口(图4)。
虽然在方案公布之初被巴黎人认为会破坏卢浮宫古建筑的整体性,但实际上建成后的现代玻璃金字塔与卢浮宫古典建筑的搭配是协调的。金字塔的玻璃材质映出了天空和周围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其自身也很好地融入了整体环境;此外他也将自然光引入博物馆地下空间,营造了高品质的博物馆入口大厅,从下向上透过金字塔可看到被巴黎人熟知的优秀历史建筑。金字塔并未对周围造成干扰,反而将整个场地凝聚起来,形成了博物馆清晰的主入口,同时与环境融为一体。这其实要归功于贝聿铭对法国文化的理解和精准的设计判断,金属和玻璃构成的金字塔象征着法兰西宫殿已成历史,新的公共博物馆开始欢迎人民[8]。最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一样,虽在初期不被市民认可,但建成后得到法国乃至世界人们的一致称赞。
功能与形式的融合造就了独特的“贝氏建筑空间”,也形成了“贝氏建筑空间”的审美意境。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多是创造一种情境,利用场地的特性进行设计,做出流线引导。日本美秀美术馆(图5)便借用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建筑意境构思,让游客进入美术馆的过程仿佛是在探寻美丽的桃花源,从入口接待厅到达美术馆主厅需要途经廊道、吊桥等窄空间,直至豁然开朗的美术馆建筑[9]。
除了空间流线上的审美意趣,艺术和建筑空间的结合也体现在贝聿铭对户外艺术雕塑和装置的设置上,例如纽约大学公寓广场的毕加索雕塑作品(图6),他为这座2008年被指定为纽约地标建筑的杰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旨趣[10]。
三、時代中的贝聿铭与建筑大师同行
贝聿铭的成功除了要归功于他优秀的建筑理念和强大的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承认的是,他非常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这一点使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能用自己极具说服力的方案讲述打动客户和决策者。擅长为人们“创造生活工作环境”的他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11],他也在实践中逐步打开自己的事业局面,成为一代建筑大师。而与他同时期的建筑大师路易斯·康却没有贝聿铭这样的际遇,内向又不善言辞的他更愿意与砖头等建筑材料对话,尽管在建成作品的数量上远远落后于贝聿铭[12],但在设计上与贝聿铭同样是有深度的。这两位建筑大师因其完全不同的处事风格经常被后世拿来比较,而他们在肯尼迪图书馆和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项目上的两次竞标交锋背后的故事也被人津津乐道——人们倾向于认为贝聿铭的两次全胜是由于贝聿铭整洁的仪表和外交家气质。其实,贝聿铭与同时代建筑大师路易斯·康在建筑思想上的异同也很值得一提。
被后世盛赞的路易斯·康在建筑设计思考上像一位哲人,他认为“形式唤起功能”[13],把受现代主义忽视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形式重新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支持者;而贝聿铭虽然一定程度上也挣脱了现代主义对形式漠不关心的态度,也在建筑作品上注重有地域色彩的形式表达,但贝聿铭不会抛弃对他影响颇深的现代主义,也不愿旗帜鲜明地公开发表言论陈述自己与现代主义的割裂,而是默默地在持续的建筑实践中尝试将更多的内涵赋予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14]。在更加具体的建筑空间设计原型方面,路易斯·康曾游历罗马,并在古罗马的拱券和柱廊中获得营养,因此可以看到金贝尔美术馆的一个个被再创造了的拱廊并置在一起,结合拱顶上部的特殊采光,使美术馆的室内呈现出沉静的古典之美(图7);而贝聿铭童年受中国古典园林的熏陶,有学者在文章中提及贝聿铭的晚年忆述,写道“我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让我学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应该说那些经验对我后来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的,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苏州园林教会了我这一点”[15],可以看到贝聿铭作品中的自然观与苏州园林的启示密不可分。
同为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彼此是欣赏对方的,也在建筑思想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例如建筑形体中基本几何形体的运用,在建筑观上也都曾先后受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路易斯·康设计的神似古希腊庙宇的混凝土建筑萨克生物研究学院曾被贝聿铭称赞是“二战后以来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有学者提出,贝聿铭1967年完工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是受路易斯·康的鼓舞,才实现了突破性创造[16]。在面对建筑理论家菲利普·约翰逊称研究中心为“第一座后期现代派的建筑”时,贝聿铭承认自己并没有死守现代主义建筑“形式追随功能”的法则。可见无论是路易斯·康,还是贝聿铭,都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并在作品中跳脱束缚,追求建筑与环境中更加丰富的艺术和历史内涵。
四、对贝聿铭的评价
作为一位杰出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
设计硕果累累,从建筑类型上涉猎广泛,不仅涵盖了美国国家美术馆、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新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文化艺术建筑,也包括港湾石油公司办公楼、丹佛美国国家办公楼、中银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等办公类建筑,同时也有达拉斯市政厅、中国驻美大使馆等涉及国家或政府形象的重要建筑,还有像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这样的科研建筑,除此之外也有罗斯福广场购物中心、丹佛市希尔顿饭店、香山饭店等商业建筑。教堂、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也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有所出现。拥有众多享誉全球建筑作品的贝聿铭几乎横扫建筑界的各大奖项,就连建筑设计领域的最高奖——被戏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也在1983年被其收入囊中。
而即使是被称作“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一位大师”,贝聿铭的建筑师之路也是充满坎坷的。因为选择投身房地产建筑业而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排挤,后来凭借肯尼迪图书馆项目的精彩设计扳回一城;又遭遇建筑玻璃的安全事故而蒙上阴影[17],处在破产边缘一度蛰伏,而新的美术馆项目又使得他重回巅峰。另一方面,围绕贝氏建成建筑作品的争议也不少。除了在前期备受争议但后来好评如潮的玻璃金字塔,真正一直存在反对声音的是北京香山饭店(图8)。
批评者认为,建筑面积高达3.6万平方米的香山饭店选址在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北京香山半山腰是相当错误的,在规划上完全破坏了香山优美的环境;此外,对于香山饭店“新中国人民的建筑”风格,评论家并不买账,提出直接采集园林建筑中的花窗等形式并不能算是真正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建筑[18][19]。对此,贝聿铭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香山饭店这条路子是对的,但不一定是大路,因为大路也有分岔路[20]。
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负面评价,贝聿铭在历史上的建筑地位仍毋庸置疑。尤其是对中国人而言,贝聿铭作为在美国建筑界乃至全球赢得声誉的华人建筑师可谓是“华人之光”。贝聿铭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在自己的所有建筑作品中,他的最爱是苏州博物馆新馆[21]他曾提到:
“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向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存在。我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知道,中国建筑的根还可以发芽。宫殿、庙宇上的许多东西不能用了,民居上有许多好的东西。活的根还应当到民间采取。民居用的材料很简单,白墙、灰砖很普通。灰砖是中国特殊的建筑材料。光寻历史的根还不够,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否则人们不能接受。”[22]
曾获“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贝聿铭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集中糅合,独创“贝式建筑风格”,在设计理念上很大程度上启迪和影响了后世的建筑师们。
五、结语
2019年5月16日,刚过102岁生日20天的贝聿铭在家中逝世。他的建筑作品遍布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大型建筑超过一百座,诸如卢浮宫金字塔、美国国家图书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等优秀建筑广为人知,是当之无愧的建筑设计大师。一个世纪的建筑实践,造就了“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而贝聿铭也凭借自己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建筑观,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华人建筑师的风采,正如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评委会对他的评价那样,“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式”。
注释:
[1]张一苇.神秘的东方贵族:贝聿铭和他的家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2]贝聿铭:寿终百年,而他的作品将屹立不朽[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3778375876988429&wfr=spider&fo r=pc.
[3]郭立群.东西之间——贝聿铭建筑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4]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风格即代表现代主义风格。
[5]廖小东.贝聿铭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6]继古典主义建筑之后于19世纪流行于欧洲和美国的建筑风格,以模仿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和格局为特征,包含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建筑等,整体装饰繁复。
[7]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巴黎歌剧院为代表,注重纯形式美,是一种保守的建筑思潮。
[8]同注释[3]。
[9]黄健敏.贝聿铭建筑十讲[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10]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香港: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6.
[11]顾孟潮.贝聿铭的建筑哲学[J].重庆建筑,2011,10(01):54-57.
[12]康的建成建筑作品仅十余个,而贝聿铭的建成作品超过一百个。
[13]冯骥千,胡璇.“建筑诗哲”路易斯·康作品中的类型学思想探析[J].中外建筑,2010(09):51-53.
[14]万璐,赵志青.“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建筑生涯回顾[J].建筑与文化,2019(09):27-28.
[15] VON BOEHM G.I.M.PEI.Conversations with I.M.Pei: Light is the Key[M]. New York,London:Prestel Publishing,2000.
[16]道格拉斯·戴維斯,薛求理.贝聿铭与现代派建筑[J].世界建筑,1980(01):74-77.
[17]同上。
[18]荒漠.香山饭店设计的得失[J].建筑学报,1983(04):65-71.
[19]胡恒.当他们谈论“现代建筑”时,他们在谈论什么?——1980-1992年的《建筑学报》与香山饭店[J].建筑学报,2014(Z1):40-45.
[20]黄健敏.阅读贝聿铭[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香港: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7.
[21]同注释[10]。
[22]同注释[11]。
作者简介:张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