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
2021-02-02姜凤君
姜凤君
近年来,医疗事业发展迅速,抗菌药物种类显著增多。抗菌药物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临床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也出现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在妇科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过程中尤为严重,需加强管理。其对保证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重大[1-5]。本研究对医院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情况展开调查,旨在推进抗菌药物应用合理化,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02例,年龄19~67(42.15±10.87)岁;手术切口类型:Ⅰ类31例,Ⅱ类248例,Ⅲ类23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临床资料中关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参考《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逐一审核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并记录审核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类型及使用方法等信息,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合理性。
2 结 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302例患者中,术前0.5~1 h用药者277例(91.72%);术前0~0.5 h用药者25例(8.28%)。术后6 h内停用抗菌药物者85例(28.15%);术后6~12 h停用抗菌药物者199例(65.89%);手术13~48 h后停用抗菌药物者18例(5.96%)。见表1。
表1 妇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 [例(%)]
2.2 抗菌药物应用类型 抗菌药物统计结果显示,第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最高,术前、术后使用率分别为45.36%和41.72%;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术前、术后使用率分别为26.82%和24.17%;第三位为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抗厌氧菌药物使用较少。见表2。
表2 妇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类型 [例(%)]
2.3 抗菌药物使用方法 Ⅰ类切口单独用药30例(96.77%),二联用药1例(3.23%);Ⅱ类切口单独用药、二联用药分别为231例(93.15%)、17例(6.85%);Ⅲ类切口单独用药、二联用药分别为21例(91.30%)、2例(8.70%)。见表3。
表3 妇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法 [例(%)]
3 讨 论
妇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术后感染效果显著,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则会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妇科手术一般会在术前0.5~2h内给予抗菌药物,若术中存在大出血或手术时间>2 h等情况,需行二次抗菌药物治疗,但总用药时间应<24 h[6-7]。由于妇科手术切口分类不同,故临床应据此不同调整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用法用量,例如Ⅰ类手术切口原则上不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Ⅱ类或Ⅲ类手术切口则需在诱导麻醉期或术前30 min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这既减轻了患者机体负担,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8-9]。本调查302例患者中,术前0.5~1 h用药者277例(91.72%);术前0~0.5 h用药者25例(8.28%)。术后6 h内停用抗菌药物者85例(28.15%);术后6~12 h停用抗菌药物者199例(65.89%);手术13~48 h后停用抗菌药物者18例(5.96%)。可见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及针对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方面仍存在一定不合理,应加强此方面的监督,提高药物使用合理率。
通常情况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所选取的药物具有广谱、高效、安全及经济性等特点。故头孢菌素类药物成为首选[10]。本调查结果显示,第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最高,术前术后使用率分别为45.36%和41.72%;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术前术后使用率分别为26.82%和24.17%;第三位为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抗厌氧菌药物使用较少。通常,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过度应用会增加医院耐药菌发生风险,而较低的抗厌氧菌药物及青霉素类药物使用率,则反映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的存在[9-12]。
临床上针对病因不明确或抗感染需预防性用药的患者多采用抗菌药物二联用药[13-14]。本调查中Ⅰ类切口单独用药30例(96.77%),二联用药1例(3.23%);Ⅱ类切口单独用药、二联用药分别为231例(93.15%)、17例(6.85%);Ⅲ类切口单独用药、二联用药分别为21例(91.30%)、2例(8.70%)。提示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情况,临床应将药物特点与患者实际用药需求结合,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用药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医院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和不合理现象,应针对这些情况加强监督和加以规范,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而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